欧文的计划经济实验 ·1825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建立了名为“新和 谐公社”的社会组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试验,试图建立一个没有没有 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世外桃源” ·“新和谐公社”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 主权利,通过建立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保有财产和权力,欧文 蒂望直鼠家群型需新个琴霜颈蒋是公省、财产公浴(除首 ·“新和谐公社”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5岁到7岁的儿童,一律无条件入学,12岁以上的青少年,必须在学习 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工厂、作坊等学习一定的手工技能,以便将来为 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欧文的计划经济实验 • 1825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建立了名为“新和 谐公社”的社会组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试验,试图建立一个没有没有 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世外桃源” • “新和谐公社”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 主权利,通过建立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保有财产和权力,欧文 让劳动者自己掌握生产和流通,体现生产资料公有、财产公有(除日 常生活品以外)、计划生产的新社会组织特征 • “新和谐公社 ”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 5岁到7岁的儿童,一律无条件入学,12岁以上的青少年,必须在学习 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工厂、作坊等学习一定的手工技能,以便将来为 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20岁到25岁的青年人,是公社建设的主力,因分工不同,有的在 工厂作工,有的在农田参加农业劳动,或是参加一定的脑力劳动。 每天只需以参加两个小时的生产劳动,其余时间则从事公社的保 卫工作和参与产品的分配工作,也有一部分人从事科学研究和艺 术工作等脑力劳动。 ·30岁到40岁的人负责管理、组织和领导各个部门的生产工作。 ·40岁到60岁的人,则主持对外交往。接待宾客或是产品交换等 ·6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老人集体,负责捍卫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监督宪法的实施落实等,实行免费医疗和养老制度 ·“新和谐公社"实验4年后失败
• 20岁到25岁的青年人,是公社建设的主力,因分工不同,有的在 工厂作工,有的在农田参加农业劳动,或是参加一定的脑力劳动。 每天只需以参加两个小时的生产劳动,其余时间则从事公社的保 卫工作和参与产品的分配工作,也有一部分人从事科学研究和艺 术工作等脑力劳动。 • 30岁到40岁的人负责管理、组织和领导各个部门的生产工作。 • 40岁到60岁的人,则主持对外交往。接待宾客或是产品交换等。 • 6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老人集体,负责捍卫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监督宪法的实施落实等, 实行免费医疗和养老制度 • “新和谐公社”实验4年后失败
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 主义学说,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设想,实行计划经济成为其要件之 一,认为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的历史 趋势 ·针对资本主义生产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企业内部生 产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开 出的药方是:政治上的“自由人联合体”+经济上的“社会化大工厂” 模式 ·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按需计划、按需生产、按需分配, 避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 主义学说,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设想,实行计划经济成为其要件之 一,认为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的历史 趋势 • 针对资本主义生产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企业内部生 产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开 出的药方是:政治上的“自由人联合体” +经济上的“社会化大工厂” 模式 • 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按需计划、按需生产、按需分配, 避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计划经济的论述 ·马克思:“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 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 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 一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454页 ·恩格斯:“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 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 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一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23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计划经济的论述 • 马克思:“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 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 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454页 • 恩格斯:“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 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 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23页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计划经济的论述 ·列宁:“资本主义必不可免地要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这个制 度将实行计划经济。” 一一 《列宁全集)第35卷,555页 ·斯大林:“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是当竞争和 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 上产生的。它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只有 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 一一《斯大林选集)下,544页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计划经济的论述 • 列宁:“资本主义必不可免地要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这个制 度将实行计划经济。” ——《列宁全集)第35卷,555页 • 斯大林:“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是当竞争和 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 上产生的。它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只有 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 ——《斯大林选集)下,5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