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第二章短被通信与短波通信系统 第11页 可能传播路径示意图 >MUF ∫=18MH MUF 20MHz =14MH R 图2-在某是离为200km的通信线路上可能存任的传播路径示意图 频率高于MUF,电波穿出电离层; 频率等于MUF,仅存在一条传播路径 频率小于MUF,存在两条传播路径
厚第二章短被通信与短被通信系 第12页 (2)传输模式(不同模式跳数不同,如1跳、2跳等) ■ F2层 (a) E层 F3层 (b> 上层 R F2层 ( E层 书层 R 图27短波线路」可能出现的传播模式
7第二章短被通信与短波通信系统 第13页 (3)多径传播: 通过若干条路径或者多个传输模式到达接收端的传播时间不同,导致数据符号时间上 弥散. 这是产生符号间干扰的重要因素。 严重的符号间干扰导致传输可靠性大大下降。 表2-1不同码元长度允许的最大延时差 电报速率(波特) 码元长度 允许的最大延时差(ms) 50 20 2 100 10 200 5 0.5
了第二章短波通信与短被通信系统 第14页 表2-2路径长度3770km时的延时和延时差 模 式 路径延时(ms) 延时差(s) 1E 2E 12.73 ·---一-90 3E 12.82 E 12.93 一一 …·--30 IF 12.96 -----·-·100 N 13.06 --350 M 13.41 10 2F 13.4 -2400 2FE 13.63 一一一一。一 -300 JFM 13.95 -----230 3F 11.8 .-----620 2FM 14.8 ·-----一-330 F 15.13 -----·一1130 5F 16.26
第二章短被通信与短波通信系统 第15页 短波信道多径延时的特征 ◆多径延时随着工作频率偏离MF的增大而增大 MUF是实时变化的。实时预报频率是非常重要的。 ◆多径延时和通信距离有关 由于不同距离上传播模式的不同。 在200-300公里的短波线路上,存在多次反射,多径时延最严重,达 8ms。 在2000-8000公里的线路上,可能存在的传输模式减少,多径时延只有 2-3ms。 距离进一步增大,不存在单跳模式,时延又随之增大。 (参加图2-10) ◆多径延时随时间变化 由于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