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普朗克常数实验简介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文注意事项实验原理数据处理X.实验仪器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黄勇E-mail:hy2000@whut.edu.cn
实验 测普朗克常数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黄勇 E-mail:hy2000@whut.edu.cn
实验简介光电效应是赫兹在1887年为验证电磁波存在时偶然发现的。其后许多科学家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光电效应的一些基本实验事实,然而却无法用经典电磁理论对它作出完满解释。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推广了普朗克量子理论,大胆地提出“光量子”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项基本规律。密立根通过10年艰苦的实验研究,全面验证了爱因斯坦方程,并准确测出了普朗克常数h=6.56×10-34J:S。两位科学家也因在光电效应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分别获得诺贝尔奖。光电效应为量子论提拱了直观而明确的论证,两者在物理学发展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普朗克常数是自然界一个重要的普适常数,利用光电效应可简单而较准确地测出,光电效应实验有益于学习和理解量子论
实验简介 光电效应是赫兹在1887年为验证电磁波存在时偶然发现 的。其后许多科学家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 光电效应的一些基本实验事实,然而却无法用经典电磁理论对 它作出完满解释。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推广了普朗克量子理 论,大胆地提出“光量子”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 项基本规律。密立根通过10年艰苦的实验研究,全面验证了爱 因斯坦方程,并准确测出了普朗克常数 h=6.56×10- 34J·s 。两位科学家也因在光电效应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而 分别获得诺贝尔奖。 光电效应为量子论提拱了直观而明确的论证,两者在物 理学发展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普朗克常数是自然界一个重要的 普适常数,利用光电效应可简单而较准确地测出,光电效应实 验有益于学习和理解量子论
实验目的通过光电效应实验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验证爱因斯坦方程,测定普朗克常数h
实验目的 • 通过光电效应实验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 • 验证爱因斯坦方程,测定普朗克常数h
实验原理当一束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时,金属内部的电子会从表面逸出,这一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金属表面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包括:①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②光电效应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光电子产生;③光电子的动能与光强无关,但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④光电效用是瞬时效应。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光量子概念,认为一束频率为v的光以hv为能量单位的形式一份一份地向外辐射
实验原理 当一束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时,金属内部的电子会 从表面逸出,这一现象称为光 电效应,逸出金属表面的 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包括:①光电流 与光强成正比;②光电效应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当入射 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光 电子产生;③光电子的动能与光强无关,但与入射光的 频率成正比;④光电效用是瞬时效应。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光量子概念,认为一束频率 为v的光以hv为能量单位的形式一份一份地向外辐射
实验原理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v后,如果它的能量足以克服金属表面的势垒就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为mV?= hv-W(4-4-1)(4-4-1)式即是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式中W是电子为克服金属表面的位能势垒而逸出时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逸出功。对于确定的材料,W值为一常数爱因斯坦光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各种基本规律
实验原理 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 子的能量hv后,如果它的能量足以克服金属表面的势垒, 就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逸出的光 电子的初动能为 (4-4-1)式即是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式中W 是电子为克服金属表面的位能势垒而逸出时所需要的能 量,称为逸出功。对于确定的材料,W值为一常数。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各种基本 规律。 mV = hv −W 2 2 1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