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固态相变的特点 3.相界面 新旧两相形成的界面 共格。 界面类型<半共格. 降低界面能形成共格、半共格界面位向关系 非共格 图101三种相界示意图 a)共格界而b)半共格界面c}非共格界面 界面结构对固态相变的形核和生长以及相变后的组织形态都有很 大的影响
3.相界面 新旧两相形成的界面 共格. 界面类型 半共格. 降低界面能,形成共格、半共格界面 位向关系 非共格. 7.1固态相变的特点 界面结构对固态相变的形核和生长以及相变后的组织形态都有很 大的影响
4.位向关系 固态相变时,为减少新旧两相之间的界面能, 两种晶体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他们 常以低指数、原子密度大而艾彼此远配较好的 晶面互相平行。 例如,钴发生面心立方结构向密排六方结构的 同素异构转变时,母相的密排面111}与新相 的(0001)面平行,母相的<110>晶向与新 相的<1120>晶向平行。 当相界面为共格或半共格界面时,新旧两相之 间必须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如果两相之间没有 确定的位向关系,则界面一定是非共格关系
4.位向关系 ◼ 固态相变时,为减少新旧两相之间的界面能, 两种晶体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他们 常以低指数、原子密度大而又彼此匹配较好的 晶面互相平行。 ◼ 例如,钴发生面心立方结构向密排六方结构的 同素异构转变时,母相的密排面{111}与新相 的(0001)面平行,母相的<110>晶向与新 相的<1120>晶向平行。 ◼ 当相界面为共格或半共格界面时,新旧两相之 间必须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如果两相之间没有 确定的 位向关系,则界面一定是非共格关系
5.惯习面 *新相沿特定的晶向在母相特定晶面上形成,这个晶面称为惯习面。 惯习方向 (母相)惯习面 原因:沿应变能最小的方向和界面能最低的界面发展
* 新相沿特定的晶向在母相特定晶面上形成,这个晶面称为惯习面。 惯习方向 (母相) 惯习面 原因:沿应变能最小的方向和界面能最低的界面发展。 5.惯习面
例如,在亚共析钢中,先共析铁素体从 粗大的奥氏体晶粒析出时,除沿奥氏体 晶界呈网状分布外,还沿奥氏体的{111} 晶面析出,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这 个{111)y面就是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惯 习面
◼ 例如,在亚共析钢中,先共析铁素体从 粗大的奥氏体晶粒析出时,除沿奥氏体 晶界呈网状分布外,还沿奥氏体的{111} 晶面析出,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这 个{111} γ面就是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惯 习面
6.非均匀形核 固相中的形核都是非均匀形核。如,非 平衡空位、位错、晶粒边界、堆垛层错, 夹杂物和自由表面等非平衡缺陷都提高 了材料的自由能,都是合适的形核位置。 如果晶核的产生使缺陷消失,就会释放 出一定的自由能,因此减少了激活能势 垒。母相的晶粒愈细,缺陷的密度愈高, 则晶核愈多,想变速度愈大
6.非均匀形核 ◼ 固相中的形核都是非均匀形核。如,非 平衡空位、位错、晶粒边界、堆垛层错, 夹杂物和自由表面等非平衡缺陷都提高 了材料的自由能,都是合适的形核位置。 如果晶核的产生使缺陷消失,就会释放 出一定的自由能,因此减少了激活能势 垒。母相的晶粒愈细,缺陷的密度愈高, 则晶核愈多,想变速度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