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下,白色血栓为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或称头部。白色血栓可独立存在,如风 湿性心内膜炎时瓣膜闭锁缘上的赘生物 合血栓肉眼观察呈红褐色与灰白色条纹相间的纹状结构。镜下见珊瑚状血小板, 小梁表面附着有白细胞,小梁间纤维蛋白网架形成,其内可见红细胞。混合血栓主 要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心房纤颤时心房内形成的球形血栓及心肌梗死时形成的 附壁血栓均为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镜下见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血细胞,血细胞比例与正常血液相似,绝大 多数为红细胞和呈均匀分布的少量白细胞。肉眼观察呈暗红色。新鲜时表面光滑、 润、有弹性:陈旧时干燥易碎,容易脱落,造成栓塞。红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 的尾部。 明血栓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见 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的结局 软化、溶解和吸收 小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和吸收:大的血栓则可被部分溶解而软化,易受血流冲击 脱落形成栓子 机化与再通 机化血栓形成后,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形成肉芽组 并逐渐取代血栓,这一过程称为血栓机化。机化过程一般在血栓形成后1天~2 庆即开始:较大的血栓在2周左右可以完全机化。机化后的血栓不再有脱落的危险。 ☆再通有些情况下,血栓干燥收缩,血栓内部或血栓与血管壁间可岀现许多裂隙
36 情况下,白色血栓为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或称头部。白色血栓可独立存在,如风 湿性心内膜炎时瓣膜闭锁缘上的赘生物。 混合血栓 肉眼观察呈红褐色与灰白色条纹相间的纹状结构。镜下见珊瑚状血小板, 小梁表面附着有白细胞,小梁间纤维蛋白网架形成,其内可见红细胞。混合血栓主 要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心房纤颤时心房内形成的球形血栓及心肌梗死时形成的 附壁血栓均为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 镜下见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血细胞,血细胞比例与正常血液相似,绝大 多数为红细胞和呈均匀分布的少量白细胞。肉眼观察呈暗红色。新鲜时表面光滑、 湿润、有弹性;陈旧时干燥易碎,容易脱落,造成栓塞。红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 的尾部。 透明血栓 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见 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三、血栓的结局 软化、溶解和吸收 小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和吸收;大的血栓则可被部分溶解而软化,易受血流冲击 脱落形成栓子。 机化与再通 ☆机化 血栓形成后,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形成肉芽组 织并逐渐取代血栓,这一过程称为血栓机化。机化过程一般在血栓形成后1天~2 天即开始;较大的血栓在2周左右可以完全机化。机化后的血栓不再有脱落的危险。 ☆再通 有些情况下,血栓干燥收缩,血栓内部或血栓与血管壁间可出现许多裂隙
血管内皮细胞被覆于裂隙的表面,形成新的相互沟通的管道,使血流得以通过,这 现象称为再通 钙化血栓形成后,既未被溶解吸收,又未被完全机化时,可发生钙盐沉积。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栓形成对于被病变侵蚀而可能发生破裂性出血的血管,有阻止出血的作用。但在 大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会给机体带来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危害 命阻塞血管 ☆动脉内血栓形成,若部分阻塞管腔时,局部组织或器官可因缺血而发生萎缩 若完全阻塞管腔而又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可引起局部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如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死,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血栓闭塞性脉 炎所致的患肢坏疽等 ☆静脉内血栓形成,若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 L甚至发生坏死。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可导致肠出血性坏死。 引起栓塞 栓因部分或全部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形成栓塞。 引起心瓣膜病 发生于心瓣膜上的血栓,机化后可引起瓣膜粘连、增厚,使瓣膜变形,导致瓣膜的 侠窄或关闭不全 出血和休克 循环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可引起全身性广泛出血和休克,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7 血管内皮细胞被覆于裂隙的表面,形成新的相互沟通的管道,使血流得以通过,这 种现象称为再通。 钙化 血栓形成后,既未被溶解吸收,又未被完全机化时,可发生钙盐沉积。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对于被病变侵蚀而可能发生破裂性出血的血管,有阻止出血的作用。但在 大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会给机体带来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危害。 阻塞血管 ☆ 动脉内血栓形成,若部分阻塞管腔时,局部组织或器官可因缺血而发生萎缩; ☆ 若完全阻塞管腔而又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可引起局部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如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死,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血栓闭塞性脉 管炎所致的患肢坏疽等。 ☆ 静脉内血栓形成,若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 血甚至发生坏死。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可导致肠出血性坏死。 引起栓塞 血栓因部分或全部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形成栓塞。 引起心瓣膜病 发生于心瓣膜上的血栓,机化后可引起瓣膜粘连、增厚,使瓣膜变形,导致瓣膜的 狭窄或关闭不全。 出血和休克 微循环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可引起全身性广泛出血和休克,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第四节栓 塞 定义: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 种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 栓子的运行途径 栓子的运行途径通常与血流方向一致,其途径主要有: 左心和大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栓塞于口径相当的动脉分支,如脑、肾、脾和下 肢的动脉 ●右心和大循环静脉内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干或其分支 汇入门静脉内的栓子(如肠系膜静脉或脾静脉内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 的阻塞。 ◎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者,心腔内的栓子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处进入另 侧心腔,产生动静脉栓子的交叉运行,称为交叉性栓塞或反常性栓塞。 ◎偶见逆向性栓塞,即下腔静脉内的栓子,在胸、腹腔压力骤然增加时(如咳嗽、 吐),可逆血流方向栓塞于下腔静脉所属的分支 、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栓塞 由脱落的血栓栓子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是最常见的栓塞类型,占栓塞 总数的99% 肺动脉栓塞
38 第四节 栓 塞 定义: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 这种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栓子的运行途径通常与血流方向一致,其途径主要有: 左心和大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栓塞于口径相当的动脉分支,如脑、肾、脾和下 肢的动脉。 右心和大循环静脉内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干或其分支。 汇入门静脉内的栓子(如肠系膜静脉或脾静脉内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 的阻塞。 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者,心腔内的栓子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处进入另一 侧心腔,产生动静脉栓子的交叉运行,称为交叉性栓塞或反常性栓塞。 偶见逆向性栓塞,即下腔静脉内的栓子,在胸、腹腔压力骤然增加时(如咳嗽、 呕吐),可逆血流方向栓塞于下腔静脉所属的分支。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栓塞 由脱落的血栓栓子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是最常见的栓塞类型,占栓塞 总数的 99%。 ☆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 栓子来源:90%以上来自下肢深静脉 栓子小且少,肺动脉小 机制:肺循环机械性阻 果 分支栓塞,无明显后果 塞,循环血量大量减 少,导致急性右心衰 取决于 中等大小栓子栓塞叶及段 栓子刺激肺A壁引起迷 栓子大 肺动脉,肺缺血导致肺梗死 走神经反射及栓子中 小、数目 栓子小,数目多,大量肺A小 血小板释放大量5-HT 分支栓塞,肺循血量锐减,引 使肺、支气管动脉、冠 功能情 起右心室压力上升和右心衰竭 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 况 缺氧,心衰加重 大栓子栓塞主干或肺循环血 量减少50%以上 猝死 大循环动脉栓塞栓子绝大多数来自左心,如附壁血栓(心肌梗死、二尖瓣狭窄 )、左心瓣膜的赘生物(细菌性心内膜炎);其次为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的血栓。动 栓塞以下肢、脑、肾、脾常见。栓塞的局部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局部组织可 伐生缺血、梗死(如心、肾、脾)。至于肝脏,因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故肝动脉分支阻塞很少引起肝梗死。 (二)脂肪栓塞 喵滴进入血流,栓塞小血管的现象称为脂肪栓塞。多见于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有严 重挫伤时,脂肪细胞释出脂滴进入血流 脂肪栓塞的后果取决于脂滴量和栓塞的部位。肺内少量的脂肪栓塞,不引起严重的
39 ☆ 大循环动脉栓塞 栓子绝大多数来自左心,如附壁血栓(心肌梗死、二尖瓣狭窄 时)、左心瓣膜的赘生物(细菌性心内膜炎);其次为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的血栓。动 脉栓塞以下肢、脑、肾、脾常见。栓塞的局部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局部组织可 发生缺血、梗死(如心、肾、脾)。至于肝脏,因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故肝动脉分支阻塞很少引起肝梗死。 (二)脂肪栓塞 脂滴进入血流,栓塞小血管的现象称为脂肪栓塞。多见于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有严 重挫伤时,脂肪细胞释出脂滴进入血流。 脂肪栓塞的后果取决于脂滴量和栓塞的部位。肺内少量的脂肪栓塞,不引起严重的 肺动脉栓塞 栓子小且少,肺动脉小 分支栓塞,无明显后果 栓子来源:90%以上来自下肢深静脉 后 果 取决于 栓子大 小、数目 和心肺 功能情 况 栓子小,数目多,大量肺A小 分支栓塞,肺循血量锐减,引 起右心室压力上升和右心衰竭 中等大小栓子栓塞叶及段 肺动脉,肺缺血导致肺梗死 大栓子栓塞主干或肺循环血 量减少50%以上 机制:肺循环机械性阻 塞,循环血量大量减 少,导致急性右心衰; 栓子刺激肺A壁引起迷 走神经反射及栓子中 血小板释放大量5-HT 使肺、支气管动脉、冠 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 缺氧,心衰加重。 猝死
后果。大量的脂滴广泛栓塞于肺循环时,可致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右心衰竭 而死亡。脑脂肪栓塞可引起脑水肿和点状出血 (三)气体栓塞 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已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均可造成 体栓塞 静脉受损后,空气进入具有负压的静脉,最后进入右心,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 和血液搅拌形成大量泡沫,当心脏收缩时泡沫状血液可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猝死 般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的空气量在100m1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引起的气体栓塞见于减压病。血液内溶解的空气量 与大气压有关,压力越高,溶解度越大。如潜水员,深海内气压高,残留在关节或 身体组织中的气体较多地溶解于血液和组织内。如果从深水中上升到水面过于迅速 使原来的高压环境迅速降低,溶解于血液内的氧、二氧化碳和氮很快游离形成气泡, 二氧化碳会迅速被再溶解,而氮气溶解度低,小气泡很快形成较大气泡,在血 内形成的气体栓塞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和梗死。 (四)羊水栓塞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起的栓塞称为羊水栓塞。这是分娩 过程中一种较罕见的疾病,镜下栓塞的肺小血管内可见羊水成分,包括角化上皮、 胎毛、胎脂、胎粪。由于患者对羊水成分发生剧烈的过敏反应,而且肺小血管发生 大量栓塞,因此,发病迅速,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和休克,绝大多数迅速死亡
40 后果。大量的脂滴广泛栓塞于肺循环时,可致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右心衰竭 而死亡。 脑脂肪栓塞可引起脑水肿和点状出血。 (三)气体栓塞 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已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均可造成 气体栓塞。 ☆静脉受损后,空气进入具有负压的静脉,最后进入右心,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 和血液搅拌形成大量泡沫,当心脏收缩时泡沫状血液可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猝死。 一般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的空气量在 100ml 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引起的气体栓塞见于减压病。血液内溶解的空气量 与大气压有关,压力越高,溶解度越大。如潜水员,深海内气压高,残留在关节或 身体组织中的气体较多地溶解于血液和组织内。如果从深水中上升到水面过于迅速, 使原来的高压环境迅速降低,溶解于血液内的氧、二氧化碳和氮很快游离形成气泡, 氧、二氧化碳会迅速被再溶解,而氮气溶解度低,小气泡很快形成较大气泡,在血 管内形成的气体栓塞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和梗死。 (四)羊水栓塞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起的栓塞称为羊水栓塞。这是分娩 过程中一种较罕见的疾病,镜下栓塞的肺小血管内可见羊水成分,包括角化上皮、 胎毛、胎脂、胎粪。由于患者对羊水成分发生剧烈的过敏反应,而且肺小血管发生 大量栓塞,因此,发病迅速,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和休克,绝大多数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