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唐玄宗时期,有个状元出身的考官叫李昂,以公正刚直著 称。科举考试前,他对应试者说:“文章的好坏,是可以衡量 的;如托人情,一律不录取。”李昂的舅舅与应试的李权私交 很深,舅舅找到李昂为李权说情,李昂大为不满,表示要让李 权当众出丑。考试结束,李昂将李权文章中的不通之处,摘出 来贴在墙上,让众人品评。李权不仅没有考中,还丢了颜面。 科举考试究竟是怎么回事? 科举制的诞生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屮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 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 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止式设置进上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 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史 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隋朝科举制刚刚开始实行,录取的人还不算太 多,但已有房玄龄、孔颖达等考取,后来他们有的成 为唐初名相,有的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经学家。 房玄龄
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土、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太宗、武则天、唐幺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 建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 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进士。进士科考中 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 白负。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们 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教(qg0u)中矣”。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 得英雄尽白头!” 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 力提倡科举。有一年,她将应举 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 唐太宗时新科进土鱼贯而出 题面试,用了几天时间。这是殿 试的开始。武则天还让各州每年 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 @脑霞 考试,称为武举。在武则天时, 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 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 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 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 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 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 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 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 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学的人。 有一年,玄宗在宫内亲自面试,发现合格者不到十分之 有个大官的 儿子,虽素不知书,却名列榜首。在皇帝亲试时,他手拿试纸,一天下来一个 字也写不出来。人们笑称他为“曳( zhuai)白”,即生拉硬扯什么都不懂的白 ①明经,考儒家经书。 ②网学即国子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④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18
痴。唐玄宗为此大怒,把主考官降了职。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2/3。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 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 因为进上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不碧美 不由 进 士 唐摭 言终人 宋朝科举考场 那时候,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 称为“登龙门”。发榜之后,新科进士聚集在 京城长安的曲江参加国宴,有时皇帝也在曲江 边的檨上垂帘观看。宴后,这些新科进士还要 在大雁塔下题名留念。还有不少高门权,到 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许多新科进士兖满了 春风得意的情怀,有一首《及第谣》,反映了他 们当时的心情:“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 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大雁塔 ①缙(in)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新 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许多外国 @脑的 你认为唐朝的进士 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新罗著 利重视考诗赋好不好? 名文学家崔致远,就是唐朝时新罗在长安 为什么? 中进士的佼佼者。 练一练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活动与探究 (任选) 阅读分析: 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 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 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 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 不热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 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 是否有道理? ①新罗,隋唐时期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
2.闯读分析 对于下面这些说法, 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 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 的看法。 其 朵的说 度孙 定用考: 中致°中 期的我英 举建们国 国剃穿山伟 学度琥不在说大 行举度所大 这’顎罗賽过的 的 百 春原源鄂圆民 度是道科 的來'是的主 试①中的全 是学考革 ■聂书 从圆英贰命 及所早中 我的国荆家 自山阅读 最大最重的石头书 石头书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唐朝时印刷术 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 《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 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当时共 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 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这一工程历时七 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竣工,所 以被称为《开成石经》。清朝康熙年间,有 人用九块石板补刻了《孟子》一书,同开成 石经放在一起,所以又称十三经刻石。 ①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