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第一节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二、建国前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工业化的萌动时期。 当时的主要部门是/船舶、-枪炮制造、纺-织和粮油加 工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其中 东南沿海区域约占全部工业的70%。 自1895年至1936年,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是我国建国前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主要的发展部门是煤 炭、纺织、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在工业结构方面,重工 业的发展规模大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形成了以上海为中 心、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城市群和辽宁中 南部的工业城市群。另外,天津、青岛的轻纺工业在全国 的地位也很重要。而在广大的内地,只有南方(包括西南) 金属矿产的开采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二、建国前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工业化的萌动时期。 当时的主要部门是/船/舶、-枪`炮制造、~纺-织和粮油加 工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其中, 东南沿海区域约占全部工业的70%。 自1895年至1936年,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是我国建国前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主要的发展部门是煤 炭、纺织、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在工业结构方面,重工 业的发展规模大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形成了以上海为中 心、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城市群和辽宁中 南部的工业城市群。另外,天津、青岛的轻纺工业在全国 的地位也很重要。而在广大的内地,只有南方(包括西南) 金属矿产的开采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二、建国前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自抗日战争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工业生 产显著衰退。特别是东南沿海和华中地区,工业生产受到 战乱的持续破坏。至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大幅度地降 到战前(1936年)的一半左右。 但在我国东北、华北,日本侵略者由于军事需要相继 开办了一批煤矿和金属矿山,建起了钢铁厂、有色金属冶 炼厂、制碱厂等
二、建国前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自`抗日战争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工业生 产显著衰退。特别是东南沿海和华中地区,工业生产受到 战乱的持续破坏。至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大幅度地降 到战前(1936年)的一半左右。 但在我国东北、华北,日本侵略者由于军事需要相继 开办了一批煤矿和金属矿山,建起了钢铁厂、有色金属冶 炼厂、制碱厂等。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第一节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二、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方针与结构特点 1.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迅速加强国 家实力,在“一五”期间,我国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8%在工业基本 建设总投资中,冶金工业居第一位,占18.6%,其次是机械 (主要是军工)、煤炭、电力、化学、石油,加上森林与建 材工业,重工业部门的总投资约占89%轻工业中以纺织工 业为主,其次是食品工业中的制糖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方针体现得十分明显
二、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方针与结构特点 1. 20世纪50年代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迅速加强国 家实力,在“一五”期间,我国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8%。在工业基本 建设总投资中,冶金工业居第一位,占18.6%,其次是机械 (主要是军工)、煤炭、电力、化学、石油,加上森林与建 材工业,重工业部门的总投资约占89%。轻工业中以纺织工 业为主,其次是食品工业中的制糖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方针体现得十分明显
第一节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二、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方针与结构特点 2.20世纪60~70年代 据不完全统计,“二五”期间全国施工的大中小型项目达 216万之多,新-铺的工业点数以万计。整个“二五”期间, 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只有163%。越是投资增加幅度 大的省(区)市,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愈低,有少数重点投资 省如四川省出现了负增长 三五”时期全国投资总规模达到1200亿元左右。这 时期的投资从单纯国防观点出发,没有讲究经济、社会和环 境效益。 在1969~1972年期间,工业发展的年增长速度下降到 5%~7%1973~1980年间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是针对6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工业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安 排的。在投资方向上主要是电力工业,其次是化学工业和钢 铁工业,以解决极为紧张的原材料和电力供应问题
二、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方针与结构特点 2. 20世纪60~70年代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二五”期间全国施工的大中小型项目达 21.6万之多,新-铺的工业点数以万计。整个“二五”期间, 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只有1.63%。越是投资增加幅度 大的省(区)市,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愈低,有少数重点投资 省如四川省出现了负增长。 “三五”时期全国投资总规模达到1200亿元左右。这一 时期的投资从单纯国防观点出发,没有讲究经济、社会和环 境效益。 在1969~1972年期间,工业发展的年增长速度下降到 5%~7%。1973~1980年间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是针对6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工业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安 排的。在投资方向上主要是电力工业,其次是化学工业和钢 铁工业,以解决极为紧张的原材料和电力供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