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混合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教学目的:分析混合侵蚀发生机制及其发展规律,阐述 混合侵蚀分类、形式及影响混合侵蚀的自然 因素。掌握防治混合侵蚀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以学生课堂及课下自学为主,参阅课外书及 野外实习为辅 2|计划学时:约4学时
第6章 混合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教学目的:分析混合侵蚀发生机制及其发展规律,阐述 混合侵蚀分类、形式及影响混合侵蚀的自然 因素。掌握防治混合侵蚀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以学生课堂及课下自学为主,参阅课外书及 野外实习为辅。 计划学时:约4学时
第6章混合侵蚀 6.1泥石流形成、分布及分类 6.2泥石流物质组成 6.3泥石流特征 6.4泥石流输移和冲淤变化
第 6章 混合侵蚀 6.1 泥石流形成、分布及分类 6.2 泥石流物质组成 6.3 泥石流特征 6.4 泥石流输移和冲淤变化
6.1泥石流形成、分布及分类 5.1.1坡面重力侵蚀作用 重力侵蚀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 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由于坡 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 块体运动
6.1 泥石流形成、分布及分类 5.1.1 坡面重力侵蚀作用 重力侵蚀是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 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由于坡 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 块体运动
当重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力和摩擦阻 力时,物体就要向下移动 在块体运动中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地 震等因素往往起促进和触发作用
当重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力和摩擦阻 力时,物体就要向下移动。 在块体运动中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地 震等因素往往起促进和触发作用
5.1.2坡面重力侵蚀应力 土粒岩屑或石块运动 坡面上块体的重力G可分解为与坡面平行的下滑 力7与垂直坡面的法向力M,其关系为: T=G Sin B N=G cos 6 式中:一坡角。 从以上分析知坡面上块体愈重,则下滑力愈大 同时坡面上坡角愈陡,则其下滑力也愈大
5.1.2 坡面重力侵蚀应力 ❖ 土粒岩屑或石块运动 坡面上块体的重力G 可分解为与坡面平行的下滑 力T与垂直坡面的法向力N,其关系为: T=G sinθ N=G cosθ 式中:θ―坡角。 从以上分析知坡面上块体愈重,则下滑力T愈大。 同时坡面上坡角愈陡,则其下滑力也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