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19 座位■■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医护心理学 试题(开卷) 2015年7月 题 号 二 总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 W.)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年代为()。 A.1879年 B.1899年 C.1919年 D.1939年 E.1959年 2.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是( )。 A.魏特默 B.詹姆士 C.华生 D.皮亚杰 E.冯特 3.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E.想象 4.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 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理解性 E.恒常性 408
试卷代号 :2119 座位号rn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得分|评卷人| | 医护心理学试题(开卷) 一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60 分} 2015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Wundt W.)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年代为( )。 A. 1879 B. 1899 c. 1919 D. 1939 E. 1959 2. 提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是( )。 A. 魏特默 B. 詹姆士 c. 华生 D. 皮亚杰 E. 冯特 3.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 A.感觉 B. 知觉 c.记忆 D. 思维 E. 想象 4.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 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稳定性 D. 理解性 E. 恒常性 408
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包括()。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整理问题 D.提出假设 E.检验假设 6.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称为( ). A.情绪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E.记忆 7.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 )。 A.情感 B.情绪 C.认知 D.思维 E.行为 8。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 )。 A.人际情感 B.人际关系 C.人际情绪 D.人际状态 E.人际体验 9.人格形成的标志为()。 A.自我意识与社会化 B.独立经验与道德化 C.共同经验与社会化 D.遗传素质与环境 E.自我成长与教育 10.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独特的色彩指 的是(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意志 E.情绪 11.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是指( A.精神疾病 B.躯体疾病 C.心身疾病 D.传染疾病 E.慢性疾病 409
5.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包括( )。 A. 发现问题 B. 分析问题 C. 整理问题 D. 提出假设 E. 检验假设 6. 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称为( )。 A. 情绪 B. 感觉 C. 知觉 D. 思维 E 记忆 7. 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 )。 A. 情感 C. 认知 E. 行为 B. 情绪 D. 思维 8. 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 )。 A. 人际情感 C. 人际情绪 E. 人际体验 9. 人格形成的标志为( )。 A. 自我意识与社会化 C. 共同经验与社会化 卫自我成长与教育 B. 人际关系 D. 人际状态 B. 独立经验与道德化 D. 遗传素质与环境 10. 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独特的色彩指 的是( )。 A.能力 C. 气质 E. 情绪 B. 性格 D. 意志 1.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是指( )。 A. 精神疾病 C. 心身疾病 E. 慢性疾病 B. 躯体疾病 D. 传染疾病 409
12.心身疾病的心理学诊断包括()。 A.病人的人格特点 B.病人的家族病史 C.病人的兴趣爱好 D.病人的业余生活 E.病人的人际关系 13.高温、低温、辐射、电击、强噪声、损伤、微生物和疾病等对人造成损害时属于()。 A.社会性应激源 B.躯体性应激源 C.文化性应激源 D.心理性应激源 E.环境性应激源 14.过度换气综合征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 A.急性应激反应 B.慢性应激反应 C.急性休克反应 D.上消化道出血 E.下消化道出血 15.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真诚原则 B.时限原则 C.中立原则 D.关系原则 E.标准化原则 16.借助各种问卷、调查表和晤谈等方式,向了解被评估者的人了解情况,据此评估被评 估者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评估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会谈法 D.实验法 E.作品分析法 17.告诉患者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是一种发展阶段常见的暂时的困境的技术称为 A.一般化 B.对峙 C.解释 D.共情 E.自我表露 18.心理治疗的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 A.治疗关系 B.社会环境 C.情绪的释放 D.对治疗的期待 E.对自身状况的理解 410
12.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诊断包括( A. 病人的人格特点 C. 病人的兴趣爱好 E. 病人的人际关系 B. 病人的家族病史 D. 病人的业余生活 13. 高温、低温、辐射、电击、强噪声、损伤、微生物和疾病等对人造成损害时属于( )。 A. 社会性应激源 C. 文化性应激源 E. 环境性应激源 B. 躯体性应激源 D.心理性应激源 14. 过度换气综合征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 )。 A. 急性应激反应 B. 慢性应激反应 C. 急性休克反应 下消化道出血 15. 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包括( )。 D. 上消化道出血 A. 真诚原则 B. 时限原则 C. 中立原则 D. 关系原则 E. 标准化原则 16. 借助各种问卷、调查表和晤谈等方式,向了解被评估者的人了解情况,据此评估被评 估者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评估方法是( A. 调查法 c.会谈法 E. 作品分析法 〉。 B. 观察法 D. 实验法 17. 告诉患者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是一种发展阶段常见的暂时的困境的技术称为 A. 一般化 c.解释 E. 自我表露 18. 心理治疗的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A. 治疗关系 c.情绪的释放 E. 对自身状况的理解 410 B. 对峙 D. 共情 B.社会环境 D. 对治疗的期待 ( )
19.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称为()。 A.护患关系 B.医患关系 C.互动关系 D.利弊关系 E.联盟关系 20.护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包括()。 A,技术与非技术形式 B.语言与非语言形式 C.高技术与低技术形式 D.专业与非专业形式 E.职业与非职业形式 21.指导一合作型护患关系模式常见于的疾病为()。 A.慢性疾病 B.急危重症 C.昏迷 D.休克 E.癫痫 22.护患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医院管理工作的混乱 B.法制不健全的结果 C.医院健康教育的缺失 D.护理教育制度不健全 E.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目标存在冲突 23.亲密距离的大小为()。 A.约0.5m以内 B.约0.6m以内 C.约0.7m以内 D.约0.8m以内 E.约0.9m以内 24.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称为( )。 A.互动距离 B.空间距离 C.人际距离 D.相互距离 E.来往距离 25.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 A.信息源 B.信息 C.通道 D.反馈 E.人际 411
19.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称为( )。 A. 护患关系 C. 互动关系 E. 联盟关系 20. 护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包括( )。 A. 技术与非技术形式 C. 高技术与低技术形式 E. 职业与非职业形式 B.医患关系 D. 利弊关系 B. 语言与非语言形式 D. 专业与非专业形式 1.指导一合作型护患关系模式常见于的疾病为( )。 A. 慢性疾病 B. 急危重症 C. 昏迷 D. 休克 E. 癫痛 22. 护患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 医院管理工作的混乱 B. 法制不健全的结果 c.医院健康教育的缺失 D. 护理教育制度不健全 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目标存在冲突 23. 亲密距离的大小为( )。 A. 0.5m 以内 B. 0.6m 以内 c.约 0.7m 以内 D.约 0.8m 以内 E. 0.9m 以内 24.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称为〈 A. 互动距离 c.人际距离 E. 来往距离 〉。 B. 空间距离 D. 相互距离 25. 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 A. 信息源 B. 信息 C. 通道 D. 反馈 E. 人际 411
26.正确的沟通态度不包括()。 A.注意力要集中 B.与患者紧密目光接触 C.展现适当的身体语言 D.使用一般性礼貌用语 E.不要随便打断病人的谈话 27.心理护理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 A.协助患者适应社会角色 B.治疗抑郁等消极情绪 C.协助患者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 D.采取措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E.了解和分析患者的不同需要 28.儿童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 ). A.病房环境轻松活泼 B.重视对患儿自尊心保护 C.用冲击法缓解患儿恐惧 D.加强与患儿父母的沟通 E.应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29.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一般不包括( )。 A.容易悲观 B.情绪多变 C.生活单调 D.不易激惹 E.易感孤独 30.临终关怀的实质不包括( )。 A.尊重生命 B.关注护理 C.积极治疗 D.注重生命质量 E.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得 分 评卷人 二、问答题(四选二,每题20分,共40分)】 31.马斯洛的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2.心理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33.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4.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有哪些? 412
26. 正确的沟通态度不包括( )。 A.注意力要集中 c. 展现适当的身体语言 E. 不要随便打断病人的谈话 27. 心理护理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 A.协助患者适应社会角色 B. 治疗抑郁等消极情绪 c. 协助患者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 D. 采取措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了解和分析患者的不同需要 28. 儿童期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不包括( A.病房环境轻松活泼 c. 用冲击法缓解患儿恐惧 应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29.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一般不包括( A.容易悲观 c. 生活单调 E. 易感孤独 30. 临终关怀的实质不包括( )。 B. 与患者紧密目光接触 D. 使用一般性礼貌用语 B. 重视对患儿自尊心保护 D. 加强与患儿父母的沟通 B. 情绪多变 D.不易激惹 A. 尊重生命 B. 关注护理 c. 积极治疗 D. 注重生命质量 E. 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得分|评卷人| | 二、问答题{四选二,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马斯洛的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2. 心理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33.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4.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有哪些?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