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中考试卷(金华义乌卷) 语文 满分均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备注:义乌卷第5题同金华卷第5题的前3小题,且为必做题;第6题同金华卷第7题;现 代文阅读完全相同,题号分别为:义乌卷7-11题同金华卷12-16题;义乌卷12-15题同金华 卷8-11题;义乌卷课外文言文和古诗文阅读除19-20题外,其余与金华卷相同,题号分别 对应:义乌卷16-17题同金华卷17-18题;义乌卷18、21题同金华卷22、24题;义乌卷作 文题和金华卷作文题相同,但评分标准略有差异。义乌卷未单篇考査课内文言文。 【以下为金华卷】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卑微(bei)猝然(mu)主宰(zai)人迹罕至(han) B.仄歪(2e)差使(chai)愧怍(zuo)惟妙惟肖(xio) C.请责(jie)禁锢(gu)稽首(j1)广袤无垠(mao) D.妖娆(no)愕然(e)庖代(po)鳞次栉比(zh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零落倔强头晕目眩 拍既合 B.琐屑烦燥锐不可挡销声匿迹 C.恣睢胆怯开卷有益顾名思义 D.厚实慰籍鸡犬不宁一泄千里 3.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 之识:多畏者,必无之见 多欲者,必无之节:多言者,必无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 值得玩味 A.卓越笃实沉潜慷慨B.慷慨沉潜笃实卓越 C.笃实慷慨卓越沉潜 沉潜卓越慷慨笃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B.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 C.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负责市区约70多万人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 【以下为义乌卷】 、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rao)(1) 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说柔日 读史,(gng)(2)日读经。这是说,意志懈(dai)(3),时读史以明志,读史
2014 年浙江省中考试卷(金华义乌卷) 语文 满分均为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备注:义乌卷第 5 题同金华卷第 5 题的前 3 小题,且为必做题;第 6 题同金华卷第 7 题;现 代文阅读完全相同,题号分别为:义乌卷 7-11 题同金华卷 12-16 题;义乌卷 12-15 题同金华 卷 8-11 题;义乌卷课外文言文和古诗文阅读除 19-20 题外,其余与金华卷相同,题号分别 对应:义乌卷 16-17 题同金华卷 17-18 题;义乌卷 18、21 题同金华卷 22、24 题;义乌卷作 文题和金华卷作文题相同,但评分标准略有差异。义乌卷未单篇考查课内文言文。 【以下为金华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微(bēi) 猝.然(zú) 主宰.(zǎi)人迹罕.至(hǎn) B.仄.歪(zè) 差.使(chāi) 愧怍.(zuò) 惟妙惟肖.(xiào) C.诘.责(jié) 禁锢.(gù) 稽.首(jī) 广袤.无垠(mào) D.妖娆.(náo) 愕.然(è) 庖.代(páo)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零落 倔强 头晕目眩 一拍既合 B.琐屑 烦燥 锐不可挡 销声匿迹 C.恣睢 胆怯 开卷有益 顾名思义 D.厚实 慰籍 鸡犬不宁 一泄千里 3.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_________之识;多畏者,必无___ 之见; 多欲者,必无____之节;多言者,必无_____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 旨远, 值得玩味。 A.卓越 笃实 沉潜 慷慨 B.慷慨 沉潜 笃实 卓越 C.笃实 慷慨 卓越 沉潜 D.沉潜 卓越 慷慨 笃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B.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 C.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负责市区约 70 多万人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 【以下为义乌卷】 一、书写(4 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rǎo)(1) ,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说柔日 读史,( gāng) (2)____日读经。这是说,意志懈(dài)(3) ____时读史以明志,读史
书,能养浩然正气: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 2.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5)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 《黄鹤楼》),写登楼所 见,真情感人。江南初夏,赵师秀沉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绘 乡间风情,诗意醉人 (6)义乌古称乌伤,“乌”是义乌人的文化图腾。古诗文中有很多与乌鸦有关的名句,请写 出连续的两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无案牍之劳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B.渔人甚异之辍耕之垄上 C.相与步于中庭所欲有甚于生者 D.其间千二百里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以下题目大部分两市相同,未注明的皆为金华卷,两者不同之处随题注明】 5.名著阅读。(4分) 【金华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或情节。(任选其中四小题) (1)武松抢过林子(快活林)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 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 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 神荼郁垒象,却非立地顶天人。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 汉,一定是 人物)了。”直抢过去。(《水浒全传》)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是因 为(情节)。(《故乡》) (3)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 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一—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骆驼祥子》) 她”是(人物) 【以上三题金华卷与义乌卷相同,且义乌卷只有这三题,为必做题】 (4)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你们 走吧。”(《最后一课>) 他”是(人物)。 (5)在法庭上,高利贷者夏洛克要按照契约 (情节),由此展开了 场生死交锋。《威尼斯商人》中的这场戏引人人胜,扣人心弦 【金华卷】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书,能养浩然正气;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 2.古诗文名句填空。(8 分) (l)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5)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___________”(《黄鹤楼》),写登楼所 见,真情感人。江南初夏,赵师秀沉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绘 乡间风情,诗意醉人。 (6)义乌古称乌伤,“乌”是义乌人的文化图腾。古诗文中有很多与乌鸦有关的名句,请写 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 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 ) (2)无案牍之劳.形 (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B.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 C.相与步于.中庭 所欲有甚于.生者 D.其.间千二百里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以下题目大部分两市相同,未注明的皆为金华卷,两者不同之处随题注明】 5.名著阅读。(4 分) 【金华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或情节。(任选其中四小题) (l)武松抢过林子(快活林)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 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 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 神荼郁垒象,却非立地顶天人。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 汉,一定是______(人物)了。”直抢过去。(《水浒全传》)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是因 为____(情节)。(《故乡》) (3)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 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骆驼祥子》) “她”是____(人物)。 【以上三题金华卷与义乌卷相同,且义乌卷只有这三题,为必做题】 (4)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你们 走吧。”(《最后一课>) “他”是 (人物)。 (5)在法庭上,高利贷者夏洛克要按照契约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由此展开了 一场生死交锋。《威尼斯商人》中的这场戏引人人胜,扣人心弦。 【金华卷】6.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l)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5)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 ”(《黄鹤楼》),写登楼所 见,真情感人。江南初夏,赵师秀沉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绘 乡间风情,诗意醉人。 【金华卷、义乌卷相同】7.综合性学习。(6分)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 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 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2分)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② ③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 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 明制作过程。(2分)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 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 食所蕴含的意义。(2分) 示例:月饼一一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金华卷】(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2分) 【义乌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2分)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这把“火”灭得对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 “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 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经审理查明,秦志晖利用信息 网络,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发大量网民对杨澜 等人的负面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4100余次 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 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 络上散布,被转发110次,评论3300余次,不 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 相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 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 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秦志晖当 g夏函终间美 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2013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 以及最髙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 案
(4)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5)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___________”(《黄鹤楼》),写登楼所 见,真情感人。江南初夏,赵师秀沉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绘 乡间风情,诗意醉人。 【金华卷、义乌卷相同】7.综合性学习。(6 分)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 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 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l)【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2 分)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 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 明制作过程。(2 分)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 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 食所蕴含的意义。(2 分)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二、现代文阅读(26 分) 【金华卷】(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l2 分) 【义乌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l2 分)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这把“火”灭得对 2014 年 4 月 17 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 “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 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经审理查明,秦志晖利用信息 网络,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发大量网民对杨澜 等人的负面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 4 100 余次; 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 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 络上散布,被转发 11 000 次,评论 3 300 余次,不 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 相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 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 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秦志晖当 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 2013 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 案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 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往被海量信息淹没。 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网 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 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实社会 中,造谣诽谤可能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 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 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査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网络造 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 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为虚假 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性、客观”的态度, 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随便站队、不负责任地转发。网络本身找资 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 表现。” 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21日第5版,有删改) 8.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3分) 9.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2分)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秦火火”案是2013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 罪行动以来依法査处的第一起案件,因此,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B.秦志晖编造“7·23”甬温线动车事故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 散布,是一种寻衅滋事行为 C.高考前夕,小王收到“十八中附近捡到李亚成高考准考证,好心人帮转,别误了孩子 高考。电话:138**8131”的信息,随手就转发出去。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提倡的 D.网络空间的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混乱,是 因为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 11.中国有6.18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一些腐败 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 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阐述。(4分) 【金华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4分) 【义乌卷】(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4分) 挽歌 徐树建 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 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往被海量信息淹没。 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网 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社 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实社会 中,造谣诽谤可能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 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 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 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查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网络造 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 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为虚假 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性、客观”的态度, 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随便站队、不负责任地转发。网络本身找资 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 表现。” 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 年 4 月 21 日第 5 版,有删改) 8.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3 分) 9.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2 分)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秦火火”案是 2013 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 罪行动以来依法查处的第一起案件,因此,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B.秦志晖编造“7·23”甬温线动车事故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 散布,是一种寻衅滋事行为。 C.高考前夕,小王收到“十八中附近捡到李亚成高考准考证,好心人帮转,别误了孩子 高考。电话:138 ****8131”的信息,随手就转发出去。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提倡的。 D.网络空间的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混乱,是 因为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 11.中国有 6.18 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一些腐败 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 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阐述。(4 分) 【金华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6 题。(14 分) 【义乌卷】(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1 题。(l4 分) 挽 歌 徐树建 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
他的血液。可是现在却不得不离开农村了,而且这一离开就是永远,因为土地被征用了.房 子被拆迁了,老牛头将不得不进城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过上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 老牛头走倒不要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问题是家里那些牛怎么办。老牛头一辈子养牛, 靠养牛养活了一家人,并送儿子上大学、在城里安家结婚。当听说非搬家不可后老牛头蒙头 睡了三天三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卖牛,一头一头油光水滑的牛给人家牵走了,那时刻 牛纷纷回过头朝着他哞哞叫,老牛头背过脸去假装看不见,假装那是人家的牛 可到只剩下最后一头最高最健壮、短短的黑毛如绸缎一样闪光的大黑时,无论人家出多 少钱老牛头都不卖了,因为大黑非同寻常,它救过自个儿的命。前年的一场洪水中,是大黑 用两只犄角把老牛头拱上了岸。 它是老牛头的救命恩人,也是老牛头对农村的最后一丝依恋,你说他哪舍得把它卖掉? 可是不卖不行啊,城里那鸽子笼一样的房子哪能容得下一头牛? 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 说:“老伙计,大黑……对不起你了……” 老牛头把大黑牵上了集市。这样的一头大黑牛太馋人了,大伙纷纷簇拥过来,价钱出的 一个比一个高。老牛头只是不言语,到最后老牛头问人家:“牛卖给你后你怎么对它?” 有人说耕田,老牛头黑了脸;有人说杀了卖肉,被老牛头啐了一脸的唾沫星子……大半 天过去了,谁也没能买走大黑。天色渐渐黑下来,他看到还有个人一直没走。 那人老牛头认识,是邻村的一位老哥们儿,也是个常年养牛的。 老牛头问他:“我说老哥,你怎么还不回家?” 那人听了先递根烟给老牛头,点上后叹口气,说:“我养了一辈子牛,从没见过这么好 的牛,老哥,你怎么就狠了心卖它呢? 老牛头正抽烟,一听这话含在嘴里的烟就抖起来了,好半响才开得了口:“不卖不行啊, 房子全拆迁了,没处养它了。你们村子没拆吧?唉,真好啊!” 那人点点头,看着大黑的眼里全是赞叹的神色,又像老牛头一样爱怜地一遍遍抚摸牛 说:“我倒是想买它哩,它要是到我家啊,我天天让它喝最干净的泉水,吃最嫩最香的草 不会让它受一丁点委屈的,可是,我出不起钱啊……” 老牛头大叫起来:“老哥,就冲你这番话,大黑一一我送给你,一分钱都不要!我只有 个条件,隔三差五的我从城里回来时,你得让牛跟我做会伴!” 就这么谈成了,真的一分钱不要,老牛头把缰绳交到那邻村的老哥手里后,掉头就走, 在夜色里一步也没有回头,任凭大黑一个劲地叫唤,他决不回头! 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牛头从城里回来了,直奔邻村。那老哥正在小溪边为大黑牛 冲洗,一个多月不见,大黑的毛发越发乌亮了 乍见老牛头,那老哥一脸的惊诧,说:“我说,个把月不见,你白是白了,可精气神不 那么旺哩。” 老牛头喉头涌动,双眼痴迷地盯着大黑看,说:“老伙计,可想死你了,我夜夜睡不着 觉哩…”便伸出手去摸,谁知大黑牛猛地一伸脖子,那双月牙一样的尖角示威似的一扬 老牛头大惊:“大黑,是我啊,我是老牛头啊!” 可是大黑还是冲他发脾气,一点也不让他亲近 老牛头终于双手捂脸凄叫起来:“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 (选自《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略有删改) 12.文章开头说:“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 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
他的血液。可是现在却不得不离开农村了,而且这一离开就是永远,因为土地被征用了.房 子被拆迁了,老牛头将不得不进城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过上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 老牛头走倒不要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问题是家里那些牛怎么办。老牛头一辈子养牛, 靠养牛养活了一家人,并送儿子上大学、在城里安家结婚。当听说非搬家不可后老牛头蒙头 睡了三天三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卖牛,一头一头油光水滑的牛给人家牵走了,那时刻 牛纷纷回过头朝着他哞哞叫,老牛头背过脸去假装看不见,假装那是人家的牛。 可到只剩下最后一头最高最健壮、短短的黑毛如绸缎一样闪光的大黑时,无论人家出多 少钱老牛头都不卖了,因为大黑非同寻常,它救过自个儿的命。前年的一场洪水中,是大黑 用两只犄角把老牛头拱上了岸。 它是老牛头的救命恩人,也是老牛头对农村的最后一丝依恋,你说他哪舍得把它卖掉? 可是不卖不行啊,城里那鸽子笼一样的房子哪能容得下一头牛? 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 说:“老伙计,大黑……对不起你了……” 老牛头把大黑牵上了集市。这样的一头大黑牛太馋人了,大伙纷纷簇拥过来,价钱出的 一个比一个高。老牛头只是不言语,到最后老牛头问人家:“牛卖给你后你怎么对它?” 有人说耕田,老牛头黑了脸;有人说杀了卖肉,被老牛头啐了一脸的唾沫星子……大半 天过去了,谁也没能买走大黑。天色渐渐黑下来,他看到还有个人一直没走。 那人老牛头认识,是邻村的一位老哥们儿,也是个常年养牛的。 老牛头问他:“我说老哥,你怎么还不回家?” 那人听了先递根烟给老牛头,点上后叹口气,说:“我养了一辈子牛,从没见过这么好 的牛,老哥,你怎么就狠了心卖它呢?” 老牛头正抽烟,一听这话含在嘴里的烟就抖起来了,好半晌才开得了口:“不卖不行啊, 房子全拆迁了,没处养它了。你们村子没拆吧?唉,真好啊!” 那人点点头,看着大黑的眼里全是赞叹的神色,又像老牛头一样爱怜地一遍遍抚摸牛, 说:“我倒是想买它哩,它要是到我家啊,我天天让它喝最干净的泉水,吃最嫩最香的草, 不会让它受一丁点委屈的,可是,我出不起钱啊……” 老牛头大叫起来:“老哥,就冲你这番话,大黑——我送给你,一分钱都不要!我只有 一个条件,隔三差五的我从城里回来时,你得让牛跟我做会伴!” 就这么谈成了,真的一分钱不要,老牛头把缰绳交到那邻村的老哥手里后,掉头就走, 在夜色里一步也没有回头,任凭大黑一个劲地叫唤,他决不回头!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牛头从城里回来了,直奔邻村。那老哥正在小溪边为大黑牛 冲洗,一个多月不见,大黑的毛发越发乌亮了。 乍见老牛头,那老哥一脸的惊诧,说:“我说,个把月不见,你白是白了,可精气神不 那么旺哩。” 老牛头喉头涌动,双眼痴迷地盯着大黑看,说:“老伙计,可想死你了,我夜夜睡不着 觉哩……”便伸出手去摸,谁知大黑牛猛地一伸脖子,那双月牙一样的尖角示威似的一扬。 老牛头大惊:“大黑,是我啊,我是老牛头啊!” 可是大黑还是冲他发脾气,一点也不让他亲近。 老牛头终于双手捂脸凄叫起来:“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 (选自《2013 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略有删改) 12.文章开头说:“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 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说说其表达效果。(3 分) 在一次又一次 .....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