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知识梳理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 引发自己的思考。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 引发自己的思考 [知识链接]解说词: 即口头解释说明的文稿。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 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 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 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 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 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 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学法指导] 1、把握介绍说明的对象; 2、理清思路,即说明条理和说明顺序,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 说明条理,《宇宙的边疆》体现出人类的认知过程:宇宙一一星系一一恒星一一太阳系 行星:《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体现出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童年一一青年一一成年。 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常见的逻辑顺序的形式有:(1)由抽象到 具体;(2)由主要到次要;(3)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4)由浅到深;(5)由现象到本质
《宇宙的边疆》知识梳理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 引发自己的思考。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 引发自己的思考。 [知识链接]解说词: 即口头解释说明的文稿。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 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 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 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 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 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 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 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学法指导] 1、把握介绍说明的对象; 2、理清思路,即说明条理和说明顺序,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 说明条理,《宇宙的边疆》体现出人类的认知过程: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 ——行星;《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体现出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童年——青年——成年。 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常见的逻辑顺序的形式有:(1)由抽象到 具体;(2)由主要到次要;(3)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4)由浅到深;(5)由现象到本质;
(6)由表及里;(7)由此及彼;(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宇宙的边疆》运用了空间顺序中的“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形式;《一名物理学家的教 育历程》运用了时间顺序中“童年一一青年一一成年”形式。 3、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列数据、分类别、打比方、画图表等。 体悟文章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宇宙的边疆》表现出科学研究的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精神。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晕眩( yun xuan)颤(zhan)栗踝(huai)节 沙砾(1i)撂(liao)下夙(su愿 辽阔无垠(yin)束缚(fu)纤(xian)细 旋涡(wo)星系磅(pang)礴(bω)璀(cui)璨(caαn) 广袤(mo)搁(ge)置 2.解释词语 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一提。朝气蓬勃:形容富有朝气,蓬勃向上。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影子和踪迹。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极其雄伟、盛大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川流不息:河水流动不停。形容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面貌全非:事物的面貌变得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含贬义) 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垂危 与世隔绝:跟世人没有来往 人才济济:有才能的人很多 3.辨析词义 想象幻想空想假想 想象”也作想像,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没有发生的事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发展情形;设 想 “幻想”是指根据某种愿望或理想虚幻地想象,可以是永不能实现的,也可以是将来在 定条件下能实现的。一般含贬义。 “空想”着重于不切实际地凭空想象,永不能实现
(6)由表及里;(7)由此及彼;(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宇宙的边疆》运用了空间顺序中的“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形式;《一名物理学家的教 育历程》运用了时间顺序中“童年——青年——成年”形式。 3、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列数据、分类别、打比方、画图表等。 4、体悟文章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宇宙的边疆》表现出科学研究的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精神。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晕眩..(yūn xuàn) 颤.(zhàn)栗 踝.(huái)节 沙砾.(lì) 撂.(liào)下 夙.(sù)愿 辽阔无垠.(yín) 束缚.(fù) 纤.(xiān)细 旋涡.(wō)星系 磅.(pánɡ)礴.(bó) 璀.(cuǐ)璨.(càn) 广袤.(mào) 搁.(ɡē)置 2.解释词语 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一提。朝气蓬勃:形容富有朝气,蓬勃向上。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影子和踪迹。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极其雄伟、盛大。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川流不息:河水流动不停。形容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面貌全非:事物的面貌变得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含贬义)。 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垂危。 与世隔绝:跟世人没有来往。 人才济济:有才能的人很多。 3.辨析词义 想象 幻想 空想 假想 “想象”也作想像,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没有发生的事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发展情形;设 想。 “幻想”是指根据某种愿望或理想虚幻地想象,可以是永不能实现的,也可以是将来在一 定条件下能实现的。一般含贬义。 “空想”着重于不切实际地凭空想象,永不能实现
假想”假设,想象,有时做动词,有时做名词。 例句:想象:想象一下,一百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幻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幻想登上月球,现在终于实现了 空想:不学无术,还想成为科学家,那只能是空想 假想:这只能是一种假想的结局。 4.走近作者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 大卫·邓肯天文和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出色的科学家。他同时 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和会长。他不仅仅是一名杰出的 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的天文学家,更是一位功勋卓越的科普大师,他的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 的飞龙》获美国普利策奖,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对他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中所作出的成就的最 高奖励。 难能可贵的是,在很少有人实际投身于对介乎科学边缘的或科学的信念进行检验或向其挑战 时,他勇敢地与迷信盲从和伪科学挑战。他是太空科学和太空探索的化身。20世纪80年代, 他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风靡全球 5.了解背景 20世纪80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 国家上映,此外他还撰写了数十部品位很高的科普读物。他自编自导的电视系列片《宇宙 观众多达5亿,与之配套的《宇宙》一书则在80多个国家发行了500多万册!他的力作《暗 淡蓝点》在我国面世不久,即被评为“牛顿杯科普图书奖”2000年度的十大科普好书。“暗 淡蓝点”指的是从太空中遥望的地球。该书是作者60岁那年出版的,其主题关系到人类生存 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一一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的家园。该书的 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横往昔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缜密间交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全 书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根据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 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评估了将人类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未来太空家 园的长远展望。该书布局大气磅礴,井然有序,淋漓酣畅而又丝丝入扣地阐明了当今的科学技 术正在为人类移居太空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与萨根的其他书相比,《魔鬼出没的世界》更富个性,内容也更丰富。在该书中萨根大量 分析和揭示了人类的各种传说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通过描述他的经历和列举大量引人入胜 的科学发现的故事告诉读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破除偏见和偏执认识,发现令人惊奇的事实真
“假想”假设,想象,有时做动词,有时做名词。 例句:想象:想象一下,一百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幻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幻想登上月球,现在终于实现了。 空想:不学无术,还想成为科学家,那只能是空想。 假想:这只能是一种假想的结局。 4.走近作者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 大卫·邓肯天文和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出色的科学家。他同时 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和会长。他不仅仅是一名杰出的、 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的天文学家,更是一位功勋卓越的科普大师,他的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 的飞龙》获美国普利策奖,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对他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中所作出的成就的最 高奖励。 难能可贵的是,在很少有人实际投身于对介乎科学边缘的或科学的信念进行检验或向其挑战 时,他勇敢地与迷信盲从和伪科学挑战。他是太空科学和太空探索的化身。20 世纪 80 年代, 他主持拍摄的 13 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 10 多种语言在 60 多个国家上映,风靡全球。 5.了解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的 13 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 10 多种语言在 60 多个 国家上映 ,此外他还撰写了数十部品位很高的科普读物。他自编自导的电视系列片《宇宙》 观众多达 5 亿,与之配套的《宇宙》一书则在 80 多个国家发行了 500 多万册!他的力作《暗 淡蓝点》在我国面世不久,即被评为“牛顿杯科普图书奖”2000 年度的十大科普好书。“暗 淡蓝点”指的是从太空中遥望的地球。该书是作者 60 岁那年出版的,其主题关系到人类生存 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的家园。该书的 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横往昔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缜密间交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全 书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根据 20 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 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评估了将人类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未来太空家 园的长远展望。该书布局大气磅礴,井然有序,淋漓酣畅而又丝丝入扣地阐明了当今的科学技 术正在为人类移居太空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与萨根的其他书相比,《魔鬼出没的世界》更富个性,内容也更丰富。在该书中萨根大量 分析和揭示了人类的各种传说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通过描述他的经历和列举大量引人入胜 的科学发现的故事告诉读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破除偏见和偏执认识,发现令人惊奇的事实真
谛的有力武器。他令人信服地揭穿了“外星人绑架事件”、信仰疗法、月球上的“人脸”以及 其他各种骗局,驳斥了科学毀灭信仰和科学是另一种专横的信仰体系的观点,探讨了误用科学 的危险,提出了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的“探测谎言的方法” 萨根正是这样的人,人们自然而然地对他充满崇敬之情。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更多像萨根 这样的科学家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而本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这里的“边疆”既指地球,也指人 类对宇宙的认识。地球远不是宇宙的中心,已知的宇宙的中心是离地球80亿光年的星云,所 以文中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人类对宇宙这个大海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海水 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文章以由外到内 的顺序,说明了宇宙的广阔、星系的组成、恒星的性质、太阳系及其行星等知识,推测宇宙 中会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 (一)理清顺序 因为本文是一篇解说词,它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 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当然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 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可以说是独立成篇的,从说明 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出示幻灯片12、13) 宇宙一一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一一太阳系一一行星一一地球 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回到地球自己的家园的说明顺序,但是我们人类认 识世界,首先是从“近取诸身”开始的,就是从最切近的地方入手,为什么作者采取这样的说 明顺序呢?(出示幻灯片14) 明确:(出示幻灯片15-18)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 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 清楚,层次分明。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 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4.在第二段中,作者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这样的话,由
谛的有力武器。他令人信服地揭穿了“外星人绑架事件”、信仰疗法、月球上的“人脸”以及 其他各种骗局,驳斥了科学毁灭信仰和科学是另一种专横的信仰体系的观点,探讨了误用科学 的危险,提出了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的“探测谎言的方法”。 萨根正是这样的人,人们自然而然地对他充满崇敬之情。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更多像萨根 这样的科学家。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而本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这里的“边疆”既指地球,也指人 类对宇宙的认识。地球远不是宇宙的中心,已知的宇宙的中心是离地球 80 亿光年的星云,所 以文中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人类对宇宙这个大海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海水 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文章以由外到内 的顺序,说明了宇宙的广阔、星系的组成、恒星的性质、太阳系及其行星等知识,推测宇 宙 中会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 (一)理清顺序 因为本文是一篇解说词,它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 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当然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 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可以说是独立成篇的,从说明 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出示幻灯片 12、13):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 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回到地球自己的家园的说明顺序,但是我们人类认 识世界,首先是从“近取诸身”开始的,就是从最切近的地方入手,为什么作者采取这样的说 明顺序呢?(出示幻灯片 14) 明确:(出示幻灯片 15-18)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 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 清楚,层次分明。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 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4.在第二段中,作者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这样的话,由
认识宇宙开始,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二)重点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所以重点在“边疆”,而“宇宙”在作者心目中是什么 样子呢?(出示幻灯片19) 明确:(出示幻灯片20)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 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 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2.对于人类,作者又得出了怎样的认识呢?(出示幻灯片21) 明确(出示幻灯片22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 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 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出示幻灯片23) 明确(出示幻灯片24、25) (1)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 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 (2)感染观众,激发读者对宇宙的兴趣,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三)语言品析 本课充满激情的议论和抒情,表现了一个理性的科学家的不同一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 句子,领略一下一个科学家的激情 (出示幻灯片26-31) (四)全文感悟 本文以翔实的宇宙理论知识,超群的讲述说明技巧,融说明、议论、抒情于一炉,向我 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奧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出示幻灯片32) 希望大家有条件找来《宇宙》这部13集的纪录片,来真正领略卡尔萨根心目中的宇宙! 六、延伸拓展(出示幻灯片33) 如果把本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删去,其实本文仍然可以独立成篇,请你发挥概括总结的天
认识宇宙开始,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二)重点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所以重点在“边疆”,而“宇宙”在作者心目中是什么 样子呢?(出示幻灯片 19) 明确:(出示幻灯片 20)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 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 却取 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2.对于人类,作者又得出了怎样的认识呢?(出示幻灯片 21) 明确(出示幻灯片 22)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 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 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出示幻灯片 23) 明确(出示幻灯片 24、25) (1)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 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 (2)感染观众,激发读者对宇宙的兴趣,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三)语言品析 本课充满激情的议论和抒情,表现了一个理性的科学家的不同一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 句子,领略一下一个科学家的激情。 (出示幻灯片 26-31) (四)全文感悟 本文以翔实的宇宙理论知识,超群的讲述说明技巧,融说明、议论、抒情于一炉,向我 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出示幻灯片 32) 希望大家有条件找来《宇宙》这部 13 集的纪录片,来真正领略卡尔萨根心目中的宇宙! 六、延伸拓展(出示幻灯片 33) 如果把本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删去,其实本文仍然可以独立成篇,请你发挥概括总结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