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课 评价标准 程目标 100-9089.75 74-60 59-0 在线测 试1 在线测 试2 在线测 试4 三、实验考核及评价标准示例 对应课 价标准 程目标 100-9089-75 74-60 59-0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四、大作业考核及评价标准示例 对应课 评价标准 程目标 100-90 89-75 74-60 59-0 大作业1 大作业2 五、期末考试评价标准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100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老试顺型:包含单项选择颗、填空颗、计算颗或证明题。 4考试内容:须体现对综合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设计和分析能力的 考核,不仅包括对各单元知识点的独立考核,还需要包括综合运用多种实现技术分析和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考核
34 对应课 程目标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59-0 在线测 试 1 在线测 试 2 在线测 试 3 在线测 试 4 三、实验考核及评价标准示例 对应课 程目标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59-0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实验 4 四、大作业考核及评价标准示例 对应课 程目标 评价标准 100-90 89-75 74-60 59-0 大作业 1 大作业 2 五、期末考试评价标准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 100 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或证明题。 4.考试内容:须体现对综合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设计和分析能力的 考核,不仅包括对各单元知识点的独立考核,还需要包括综合运用多种实现技术分析和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考核。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 课程代码 043631A1 课程性质 ☑必修口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郭鹏 课程团队 常仁英 授课学期 第4学期 学分学时 3481 课内学时 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16实训(含上机)0 实习0其他0 面向专业 经济统计学人】 授课语言 ☑线下课程 口全英语课程 口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授课模式 口在线开放课程 (里程刘站 对先修的要求及 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热练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掌握宏观统计的常见 先修课程 经济指标。先修课程包含有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等。 对后续的支撑及 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能力模块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后续课程 掌握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规则和基本内容,本课程是数理统计与宏观经 济学的后续深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包括有毕业设计等课程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散学方法 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中国GDP 国内生产总值核 的核算方法。 案例教学 课程思政设计 培养学生理解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价 收入分配与使用 值观,理解中国的收入分配核算。 核筑 案例教学 培养学生理解我国勤俭节约的优秀文 消费与储蓄核算 案例教学 化传统。 课程简介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认识国情国力的有力工具,是 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 使学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 数量关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经济分析和经济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本 果程的学习,要 求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 和规则: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及简要分析。 35
35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 英文名称: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 课程代码 043631A1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郭鹏 课程团队 常仁英 授课学期 第 4 学期 学分/学时 3/48 课内学时 48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16 实训(含上机) 0 实习 0 其他 0 面向专业 经济统计学 授课语言 中文 授课模式 线下课程 □全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网站: ) 对先修的要求及 先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熟练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掌握宏观统计的常见 经济指标。先修课程包含有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等。 对后续的支撑及 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能力模块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掌握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规则和基本内容,本课程是数理统计与宏观经 济学的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包括有毕业设计等课程。 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中国 GDP 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核 算 案例教学 培养学生理解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价 值观,理解中国的收入分配核算。 收入分配与使用 核算 案例教学 培养学生理解我国勤俭节约的优秀文 化传统。 消费与储蓄核算 案例教学 二、课程简介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认识国情国力的有力工具,是 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 使学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 数量关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经济分析和经济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 求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 和规则; 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及简要分析。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掌握国指标点2.2能够使用数学 民经济核算的框架体 工具,结合统计学、计量 1 系、基本原则、基本 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金融 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 万法 理论和数据分析 课程目标2:掌握国 民经济流量核算的基 指标点3.1能够对各类企 本内容(国内生产总 业的生产数据、金融数据等 毕业要求3:创新能力 值、 投入产出、资金 进行探索性分析 流量) 三部分 课程目标3:掌握以 指标点43能多有效的讲 济产负债核算为代表 行信息挖掘与数据收集,不 的国民经济存量核算 公司经济活动中进行有 毕业要求4:应用能力 的基本内容。 的数据分析和回归预测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深方式及学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支撑课程目 果 标 教学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 主要对象、 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主要教学内容:国民经济核 算的方法及框架体系 课堂讲授3学时 了解闲民经济杉 思政融合点:在介绍国民经 算的发展历史 课程目标 济核算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时引入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 食药学系了 教学重点 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 散学难点: 三种核算方法的且体实现过 了解GDp核算的 课堂讲授8学时 基本问题,学握 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2 实验4学时 三种常见的GD 2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 核算方法。 本问题 22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吸 入法GDP
36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课程目标 1:掌握国 民经济核算的框架体 系、基本原则、基本 方法。 指标点 2.2 能够使用数学 工具,结合统计学、计量经 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金融 理论和数据分析 毕业要求 2:学科知识 2 课程目标 2:掌握国 民经济流量核算的基 本内容(国内生产总 值、投入产出、资金 流量)三部分。 指标点 3.1 能够对各类企 业的生产数据、金融数据等 进行探索性分析 毕业要求 3:创新能力 3 课程目标 3:掌握以 资产负债核算为代表 的国民经济存量核算 的基本内容。 指标点 4.3 能够有效的进 行信息挖掘与数据收集,对 公司经济活动中进行有效 的数据分析和回归预测。 毕业要求 4: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果 支撑课程目 标 1 教学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 主要对象、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无 主要教学内容:国民经济核 算的方法及框架体系 思政融合点:在介绍国民经 济核算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时引入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 案例,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 解中国国情的大学生。 课堂讲授 3 学时 了解国民经济核 算的发展历史。 课程目标 1 2 教学重点: 生产法和收入法 GDP 核算 教学难点: 三种核算方法的具体实现过 程 主要教学内容: 2.1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 本问题 2.2 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 入法 GDP 课堂讲授 8 学时; 实验 4 学时 了解 GDP 核算的 基本问题,掌握 三种常见的 GDP 核算方法。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课程目标 2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支撑课程目 果 标 2.3支出法GDP DP 总体核算及其扩展 实验教学内容:三种GDP计 算方法 教学重点: 投入产出的构造方法 教学难点:投入表、产出表 各项指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3,】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内 掌据投入产出表 课堂讲授7学时! 的结构及相关 3 32投入产出比表的数据口 实验2学时 制方法。会解 课程自标 限指标 3.3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3.4投入产出表的应用 实验数学内容:分解法编制 投入产出表及相关解释 教学重点: 非金融交易核算的基本内容 及相关原则 教学难点: 资金流量核算的初次分配核 算内容 主要敏学内容: 4.1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 42收入分配与使用核 43非金投资核算 理解非金融交易 4.4资金流量表(非金融交 课堂讲授4学时 的资金流量核算 4 易)及其应用分析。 课程目标2 实验操作2学时 的基本内容及相 思政融合点:通过收入分配 关原则。 的介绍.引入中国在收入分 配为实现平、 平的社 主义价值观所做的具体 施 思政融合点:在消费与储蓄 核算时引入中国的消费与储 蓄数据,培养学生了解中国 的节俭的文化 实验教学内容:非金融交易 资金流量核算的具体实现
37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果 支撑课程目 标 2.3 支出法 GDP 2.4 GDP 总体核算及其扩展 实验教学内容:三种 GDP 计 算方法 3 教学重点: 投入产出 的构造方法 教学难点:投入表、产出表 各项指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内 涵 3.2 投入产出比表的数据口 径 3.3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3.4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 实验教学内容:分解法编制 投入产出表及相关解释 课堂讲授 7 学时; 实验 2 学时 掌握投入产出表 的结构及相关编 制方法。会解释 相关象限指标。 课程目标 2 4 教学重点: 非金融交易核算的基本内容 及相关原则 教学难点: 资金流量核算的初次分配核 算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4.1 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 题 4.2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4.3 非金融投资核算 4.4 资金流量表(非金融交 易)及其应用分析。 思政融合点:通过收入分配 的介绍,引入中国在收入分 配为实现 平等、公平的社会 主义价值观所做的具体措 施。 思政融合点:在消费与储蓄 核算时引入中国的消费与储 蓄数据,培养学生了解中国 的节俭的文化传统。 实验教学内容:非金融交易 资金流量核算的具体实现 课堂讲授 4 学时; 实验操作 2 学时 理解非金融交易 的资金流量核算 的基本内容及相 关原则。 课程目标 2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支撑课程目 标 教学重点: 交易核算的基本内容 相关原则 教学难点: 金融交易核算的基本内容 理解金融交易的 主要教学内容: 课堂讲授4学时」 资金流量核算的 1金融资产 实验操作2学时 本内容及相关 课程目标2 52 金融交易核算及核算 原 5.3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 分的分析应用 实验教学内容:金融交易资 金流量核算的具体实现 教学重点: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 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的关系 理解资产负债 主要粉学内容: 61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 课堂讲授4学时 实验操作2学时 算的关系,学会 课程目标3 6.2资产负债核算的存量核 解读简单的资产 负债表 6.3资产负债存量变化核算 6.4资产负债表的应用 实验教学内容 负债 的应用分析 五、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序号 课程目标 中期考试 期末考核 成绩比例(%) 40% 60% 目标1 6% 99% 15% 目标2 28% 42% 70% 目标3 15% 合计 40% 60% 100%
38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果 支撑课程目 标 5 教学重点: 金融交易核算的基本内容及 相关原则 教学难点: 金融交易核算的基本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5.1 金融资产与金融交易。 5.2 金融交易核算及核算表。 5.3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 分的分析应用 实验教学内容:金融交易资 金流量核算的具体实现 课堂讲授 4 学时; 实验操作 2 学时 理解金融交易的 资金流量核算的 基本内容及相关 原则。 课程目标 2 6 教学重点: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 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 6.1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 题 6.2 资产负债核算的存量核 算 6.3 资产负债存量变化核算 6.4 资产负债表的应用 实验教学内容:资产负债表 的应用分析 课堂讲授 4 学时; 实验操作 2 学时 理解资产负债表 的意义,掌握流 量核算与存量核 算的关系,学会 解读简单的资产 负债表 课程目标 3 五、课程考核 序号 课程目标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中期考试 成绩比例(%) 40% 期末考核 60% 1 目标 1 6% 9% 15% 2 目标 2 28% 42% 70% 3 目标 3 9% 6% 15% 合计 40% 60% 100%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