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吸收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概 述 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六节 吸 收
第一节概述 消化 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吸收( absorption) 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液的过程
第一节 概 述 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吸收(absorption) 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液的过程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般特性 1自动节律性肌源性,节律较慢,无固定节律点。 2兴奋性低ATP酶活性低、钙泵少。 3伸展性大能容纳性舒张,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变 化和运动障碍。 4紧张性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维持中腔 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 5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感 对化学物理较敏感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特性 1.自动节律性 肌源性,节律较慢,无固定节律点。 2.兴奋性低 ATP酶活性低、钙泵少。 3.伸展性大 能容纳性舒张,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变 化和运动障碍。 4.紧张性 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维持中腔 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 5.对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对电刺激和锐性刺激不敏感, 对化学物理较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RP较小(-50~-60mV),K+外流形成;与钠泵 生电作用有关。8 mv 2慢波电位 0(m) 35 平滑肌能够在 RP的基础上 图6-1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 自发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 称为慢波电位( slow wave)或基本电节律( basic electrical rhythm, BER)o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RP较小(-50~-60mV),K+外流形成;与钠泵 生电作用有关。 自发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 称为慢波电位(slow wave)或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 2.慢波电位 平滑肌能够在 RP的基础上
BER产生机制BER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 Caja细胞。 BER作用控制胃肠运动(蠕动的方向、节律、速度) 的起步电位。 3动作电位 在BER的基础上去极化达电位水平,产生AP,引 起平滑肌收缩。每个BER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 张 力越大。 产生机制刺激→Ca2+通道开放→Ca2+内流→AP
BER产生机制 BER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 Cajal细胞。 BER作用 控制胃肠运动(蠕动的方向、节律、速度) 的起步电位。 3.动作电位 在BER的基础上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产生AP,引 起平滑肌收缩。每个BER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 张 力越大。 产生机制 刺激→Ca2+通道开放→Ca2+内流→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