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前诊断综合训练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班级姓名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朴刀(p0)诘难(ju白)咨诹(zhou)崩殂(cu) B、鳏夫(gudn)狡黠(xi)猥亵(wi)匿名(ni) C、庖官(po)脂粉(zhi)忿恚(hui)阐述(chan) D、画缯(zeng)脊梁(j1)徒跣xan)缟素(go)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所措 帆风顺吹毛求疵不求甚解 B.寻章摘句味同嚼蜡狂妄自大豁然惯通 C.开卷有益前仆后继为民请命持才放旷 D对答如流狗血喷头不醒人事尖嘴猴腮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或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B.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 大耳? C.《红楼梦》中的香菱挖空心思地学写诗。 D胡屠户骂范进时,范进都是喏喏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
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前诊断综合训练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朴.刀(pō) 诘.难(jué) 咨诹.(zhōu) 崩殂.(cú) B、鳏.夫(guàn) 狡黠.(xiá) 猥.亵(wěi) 匿.名(nì) C、庖.官(páo) 脂.粉(zhī) 忿恚.(huì) 阐.述(chǎn) D、画缯.(zēng) 脊.梁(jí) 徒跣.(xiǎn) 缟.素(gāo)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B.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狂妄自大 豁然惯通 C.开卷有益 前仆后继 为民请命 持才放旷 D.对答如流 狗血喷头 不醒人事 尖嘴猴腮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或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 ....打去。 B.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 ....,一个个方面 大耳? C.《红楼梦》中的香菱挖空心思 ....地学写诗。 D.胡屠户骂范进时,范进都是喏喏连声 ....,说:“岳父见教的是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 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B、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C、出版社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在少数。 D、你完全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就说这全是我一个人的错。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5—7题。(每题3分,共9分) 范进中举(节选)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 咬,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③他爬将起 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 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④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 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 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5、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中举后竟欢喜得发疯的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 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B、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C、出版社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在少数。 D、你完全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就说这全是我一个人的错。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 5——7 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范进中举(节选)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 咬,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③他爬将起 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 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④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踹在塘里,挣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 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 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5、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中举后竟欢喜得发疯的
情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人物的肖像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刻画 B、主要通过夸张的手法,鲜明生动的语言和违反常情的举动来 刻画。 C、通过人们的反应,运用人物对话来刻画。 D、通过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刻画。 6、作者对范进发疯的这段描写颇具艺术特色,将范进发疯的丑态写 得() A、一针见血丝丝入扣B、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C、耐人寻味鞭辟入里D、其味无穷酣畅淋漓 7、范进中举发疯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可悲可怜 B、过高的奢望必将带来可悲的结果 抨击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 的弊端 D、热衷科举,醉心功名的人,其命运是可悲可怜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 隆中对(节选)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 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 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
情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人物的肖像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刻画。 B、主要通过夸张的手法,鲜明生动的语言和违反常情的举动来 刻画。 C、通过人们的反应,运用人物对话来刻画。 D、通过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刻画。 6、作者对范进发疯的这段描写颇具艺术特色,将范进发疯的丑态写 得( ) A、一针见血 丝丝入扣 B、入木三分 淋漓尽致 C、耐人寻味 鞭辟入里 D、其味无穷 酣畅淋漓 7、范进中举发疯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可悲可怜。 B、过高的奢望必将带来可悲的结果。 C、抨击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 的弊端。 D、热衷科举,醉心功名的人,其命运是可悲可怜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9分) 隆中对(节选)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 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 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 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乂著于 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其岩阻,西_诸戎, 南夷越,外 孙权,内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 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图:谋取 B、利尽南海利:物资。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存恤:爱抚,爱惜。 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疑惑。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②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B、①此诚不可与争锋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C、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②上使外将兵 D、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依次填入文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是:守、抚、和、争锋、修。 B、“戎”是古时对我国南部各族的泛指;“夷越”是古时对我 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C、“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不属于诸 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战略方针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 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 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 其岩阻,西 诸戎, 南 夷越,外 孙权,内 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 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图:谋取。 B、利.尽南海 利:物资。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存恤:爱抚,爱惜。 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殆:疑惑。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B、①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C、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②上使外将.兵 D、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依次填入文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是:守、抚、和、争锋、修。 B、“戎”是古时对我国南部各族的泛指;“夷越”是古时对我 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C、“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不属于诸 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战略方针
D、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最终目标是“成霸业,兴汉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共11分) 10、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阅读下面这首这首宋词,然后答题。(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词人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3分) 答 五、(14分) 12、用诗文原句默写。(6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D、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最终目标是“成霸业,兴汉室”。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90 分) 四、(共 11 分) 10、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1、阅读下面这首这首宋词,然后答题。(5 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 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词人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3 分) 答: 五、(14 分) 12、用诗文原句默写。(6 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