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防霉方式 物理防霉 ①干燥防霉,控制水份和湿度,保持食品和贮藏场所的干燥,做 好食品贮藏地的防湿防潮,相对湿度不超过65%~70%,保持食品 干燥,控制温差,防止结露,粮食及食品可在阳光下晾晒,风干、 烘干或加吸湿剂,密封。 ②低温防霉,把食品储藏温度控制在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以下, 从而抑菌防霉,冷藏的食品温度界限应在4 oC以下。 ③气调防霉,就是控制气体成份,防止霉菌生长和毒素产生,通常 采取除氧或加入CO2、N2等气体,运用密封技术控制和调节储藏环 境中的气体成份,现已在食品储藏工作中广泛应用。 化学防霉 使用防霉化学药剂,有熏蒸剂如溴甲烷、二氯乙烷、环氧乙烷, 有拌合剂如有机酸、漂白粉、多氧霉素。如用环氧乙烷熏蒸,用 于粮食防霉效果很好。如食品中加入0.1%的山梨酸,防霉效果很 好
(三) 防霉方式 物理防霉 ①干燥防霉,控制水份和湿度,保持食品和贮藏场所的干燥,做 好食品贮藏地的防湿防潮,相对湿度不超过65%~70%,保持食品 干燥,控制温差,防止结露,粮食及食品可在阳光下晾晒,风干、 烘干或加吸湿剂,密封。 ②低温防霉,把食品储藏温度控制在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以下, 从而抑菌防霉,冷藏的食品温度界限应在4 oC以下。 ③气调防霉,就是控制气体成份,防止霉菌生长和毒素产生,通常 采取除氧或加入CO2、N2等气体,运用密封技术控制和调节储藏环 境中的气体成份,现已在食品储藏工作中广泛应用。 化学防霉 使用防霉化学药剂,有熏蒸剂如溴甲烷、二氯乙烷、环氧乙烷, 有拌合剂如有机酸、漂白粉、多氧霉素。如用环氧乙烷熏蒸,用 于粮食防霉效果很好。如食品中加入0.1%的山梨酸,防霉效果很 好
第二节 污染食品引起的常见疫病的病原学 一、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二、布鲁氏菌 (Brucella) 三、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第二节 污染食品引起的常见疫病的病原学 一、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二、布鲁氏菌 (Brucella) 三、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第一节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 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大小为1.0~3.0×0.5~0.8μm, 革兰氏染色阴性。此菌多单独或成双存在,但不呈长链状排列。 因生长条件不同,个别菌体可呈近似球状或长丝状。 约有50%左右的菌株具有周生鞭毛而能运动,但多数菌体只有1~4 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 多数菌株生长有比鞭毛细、短、直且数量多的菌毛,有的菌株具 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胞,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 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24h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 ①光滑型 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 有特殊的粪臭味,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 ②粗糙型 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③粘液型 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在伊红美兰平板上,发酵乳糖 形成带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
第一节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 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大小为1.0~3.0×0.5~0.8μm, 革兰氏染色阴性。此菌多单独或成双存在,但不呈长链状排列。 因生长条件不同,个别菌体可呈近似球状或长丝状。 约有50%左右的菌株具有周生鞭毛而能运动,但多数菌体只有1~4 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 多数菌株生长有比鞭毛细、短、直且数量多的菌毛,有的菌株具 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胞,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 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24h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 ①光滑型 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 有特殊的粪臭味,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 ②粗糙型 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③粘液型 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在伊红美兰平板上,发酵乳糖 形成带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
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 (二)生化特性 本菌数量大,菌型多,大多数菌的生化特性比较一致: 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 本菌不能在氯化钾培养基上生长,能产生靛基质,M.R 试验阳性,吲哚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掾 酸盐。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胶,不产H2S
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 (二)生化特性 本菌数量大,菌型多,大多数菌的生化特性比较一致: 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 本菌不能在氯化钾培养基上生长,能产生靛基质,M.R 试验阳性,吲哚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掾 酸盐。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胶,不产H2S
(三)抗原结构 大肠杆菌抗原结构较为复杂,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 抗原和荚膜(K)抗原三部分组成。 O抗原 指光滑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其组成是细胞壁上的糖、类 脂、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菌的内毒素,对热非常稳定,经高压 蒸汽处理2h而不被破坏。每一种血清型只含有一种O抗原,已分出 167个血清型,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H抗原 指鞭毛抗原,为蛋白质构成,一种大肠杆菌只有一种H抗 原。H抗原能被80℃热处理或酒精破坏,共有 64种抗原, K抗原 指包于细胞外部的荚膜物质或包膜物质的表面抗原。新分 离的大肠杆菌70%具有K抗原。根据K抗原对热的敏感性,可将K抗 原分为A、B、L三类,目前发现100多个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 的抗原主要为B抗原,少数为L抗原。B抗原于L抗原均可经煮沸所 破坏。L抗原还可被酒精和当量盐酸所破坏。 O抗原可将大肠杆菌分成若干血清群,然后在根据K抗原和H抗原进 一步分为若干血清型或亚型,根据大肠杆菌抗原的鉴定,可确定 其抗原式,O111:K58(B)H12,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关。 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
(三)抗原结构 大肠杆菌抗原结构较为复杂,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 抗原和荚膜(K)抗原三部分组成。 O抗原 指光滑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其组成是细胞壁上的糖、类 脂、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菌的内毒素,对热非常稳定,经高压 蒸汽处理2h而不被破坏。每一种血清型只含有一种O抗原,已分出 167个血清型,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H抗原 指鞭毛抗原,为蛋白质构成,一种大肠杆菌只有一种H抗 原。H抗原能被80℃热处理或酒精破坏,共有 64种抗原, K抗原 指包于细胞外部的荚膜物质或包膜物质的表面抗原。新分 离的大肠杆菌70%具有K抗原。根据K抗原对热的敏感性,可将K抗 原分为A、B、L三类,目前发现100多个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 的抗原主要为B抗原,少数为L抗原。B抗原于L抗原均可经煮沸所 破坏。L抗原还可被酒精和当量盐酸所破坏。 O抗原可将大肠杆菌分成若干血清群,然后在根据K抗原和H抗原进 一步分为若干血清型或亚型,根据大肠杆菌抗原的鉴定,可确定 其抗原式,O111:K58(B)H12,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关。 第一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