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隐特
李商隐诗两首 1
学习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 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 表现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 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体会诗的艺术技巧,丰富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 养。 三、德育目标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 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 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 表现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 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体会诗的艺术技巧,丰富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 养。 三、德育目标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 忧国忧民的情怀 2
解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 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 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 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 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 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 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 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 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 特异之处。 《马嵬(其二)》乃咏史之作,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 所逼,“赐”死杨贵妃。有人认为此诗为讽刺唐玄宗之作,而个人 认为李商隐作此诗,意在感慨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解 题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 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 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 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 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 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 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 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 “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 特异之处。 《马嵬(其二)》乃咏史之作,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 所逼,“赐”死杨贵妃。有人认为此诗为讽刺唐玄宗之作,而个人 认为李商隐作此诗,意在感慨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3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 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被 称为”小李杜”。字义山 号玉谿(溪)生,出身小 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 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 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 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 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 潦倒终身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 ( 约813 — 约858) 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 被 称为 ”小李杜 ” 。字义山, 号玉谿(溪)生,出身小 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 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 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 等职。因受牛 (僧儒 ) 李 ( 德 裕 )党争影响,被人排挤, 潦倒终身。 4
深山倾情】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 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 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 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 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 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深山倾情】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 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 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 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 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 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