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3课动物游戏之谜试题2019.09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为广开言路设立的受赏标准分别是: ,受上赏; ,受中赏 ,受下赏。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 A.弭(er)服贴(tie)拗开(ao)鞠躬尽瘁(cui) B.瘐毙(y)搭讪(shan)惦量(dian)召公(shao) C.两讫(q1)惬意(qie)壅(y6ng)轻手蹑脚(nie) D.燥热(zωo)晦气(mei)打烊(ydng)悚(su) 3,《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体史书,共21卷。传为所著。全书 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 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 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4,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治理 B、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背 C、故天子听政 听:处理,判断 D、国人谤 谤:毁谤 5,与“师箴”中“箴”字用法相同的是( A、晋军函陵 B、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高中语文第13课动物游戏之谜 试题 2019.09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为广开言路设立的受赏标准分别是: _________ 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弭(ér) 服贴(tiē) 拗开(ǎo) 鞠躬尽瘁(cuì) B.瘐毙(yǔ) 搭讪(shàn) 惦量(diàn) 召公(shào) C.两讫(qì) 惬意(qiè) 壅(yǒnɡ) 轻手蹑脚(niè) D.燥热(zào) 晦气(méi) 打烊(yànɡ)悚(sǒu) 3,《国语》是我国最早的 体史书,共21 卷。传为 所著。全书 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国语》 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 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4,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治理 B、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背 C、故天子听政 听:处理,判断 D、国人谤 谤:毁谤 5,与“师箴”中“箴”字用法相同的是( ) A、晋军函陵 B、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C、越国以鄙远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6,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以告,则杀之。 (2)道路以目。 (3)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4)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A、(1)句和(3)句相同,(2)句和(4)句相同 B、(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相同 、(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不同 D、(1)句和(3)句不同,(2)句和(4)句相同 7,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A、人民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 来了。 B、人民的有口,就如同土地的有山川,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 产生出来了。 C、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在这里,也产 生在这里。 D、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度是从山 川中产生出来的 8,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A、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谁与你在一起呢? B、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们与你能在一起多长时间吗?
C、越国以鄙远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6,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以告,则杀之。 (2)道路以目。 (3)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4)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A、(1)句和(3)句相同,(2)句和(4)句相同 B、(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相同 C、(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不同 D、(1)句和(3)句不同,(2)句和(4)句相同 7,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 A、人民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 来了。 B、人民的有口,就如同土地的有山川,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 产生出来了。 C、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在这里,也产 生在这里。 D、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度是从山 川中产生出来的。 8,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 A、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谁与你在一起呢? B、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们与你能在一起多长时间吗?
、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能有几个人和你在一起呢? D、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与你能一起多么久呢?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召公是当时具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之一,他已认识到人民的力 量不可轻视。 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城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的比喻, 形象而贴切。 C、本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 服力。 D、周厉王是个极其残暴的统治者,对于敢指责他的人,他就派巫 者去杀了他们,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10,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 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 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 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 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 何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能弭谤矣弭谤:消除批评
C、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能有几个人和你在一起呢? D、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与你能一起多么久呢?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召公是当时具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之一,他已认识到人民的力 量不可轻视。 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城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的比喻, 形象而贴切。 C、本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 服力。 D、周厉王是个极其残暴的统治者,对于敢指责他的人,他就派巫 者去杀了他们,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10,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 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 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 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 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 何?”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能弭谤矣 弭谤:消除批评
B、是障之也障:堵塞 C、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决:决定 D、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逆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A、防民之中,甚于防川 B、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C、长于臣 D、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A、亲戚补察 虢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C、为民者宣之使言 D、犹土之有山川也 11,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①。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 丽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 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从 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②也;妾之美我③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B、是障之也 障:堵塞 C、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决:决定 D、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逆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A、防民之中,甚于防川 B、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C、长于臣 D、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A、亲戚补察 B、虢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C、为民者宣之使言 D、犹土之有山川也 11,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①。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 丽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 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从 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②也;妾之美我③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 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 过者,受上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练习 1、下列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邹(zωu)忌朝(zhao)服衣冠(guan)形貌昳(yi)丽 B、谤(bang)讥期(q)年之后皆朝(chao)于齐八尺有(y 6u)余 C、进谏(jian)门庭(ting)若市时时而间(jian)进复问 其妾(qie) D、窥(kuei)镜王之蔽(bi)甚由此观(guan)之孰(shou) 视之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邹忌修八尺有余。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吾妻之美我者也,私我也。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 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练习: 1、下列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邹(zǒu)忌 朝(zhāo)服衣冠(guān) 形貌昳(yì)丽 B、谤(bàng)讥 期(qī)年之后 皆朝(cháo)于齐 八尺有(y ǒu)余 C、进谏(jiàn) 门庭(tíng)若市 时时而间(jiàn)进 复问 其妾(qiè) D、窥(kuèi)镜 王之蔽(bì)甚 由此观(guān)之 孰(shóu) 视之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 邹忌修八尺有余。 D、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吾妻之美我者也,私我也。 C、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