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路的计算公式 名称 公 式 符号说明 导体的长度,m; S——导体的截面积,m2; p—导体的电阻率,·m R—导体的电阻,Q 式 符号说明 1、t2—导体的温度,℃; a1-t1温度时导体电阻 的温度系数; r2=r1[1+a1(2-4)] n1—41温度时导体的电 阻,n r2-1温度时导体的电 阻,n U—电压,V R—电阻, 电导 R—电阻,n; G—电导,s 电量,C 电流 时间, U—电压 电流,A 电功,J 电压,V; U=IR 电流,A 电动势,vV 全电路欧薅定律 R—负载电阻,0; 电源内阻, P—电功率,W; W—电功,J或kW·h 电功率 P=一=IU=PR= 时间,s或h 电阻串联 R=R1+R2+R3+…+R 电阻并联 式+k +言+…+ R—总电阻,Q 分电阻 电阻混联 R1R)+一半+k E=E1+E2+E3+…+En 电池串联 当R》r时,I≈nE/R 当R《r时,I≈E/r E—电源电压,V: E=E=E2-E3=E. I—电路中电流,A; r—电源的内阻,; 电池并联 R—外电阻,Q 当R》r时,I≈E/R n——每串电池数; 当R<r时,I≈nE/r m—电池串数 电池混联 n个电池串联后又与m串电池并联
名称 公 式 符号说明 电容值 Q—电容器所带电量,C 电容串联 一+++ U—电容器两端电压,V; C—电容器的电容量,F 电容并联 C=C1+C2+C3+…+C ΣI人=2l出或ΣI=0 基尔霍夫第一定 流入节点电流之和; 律—流入任 节点电流的代数 ΣI出—流出节点电流之和; 2—电流代数和 和等于零 I1+l3+l4+l5=l2或I1-l2+l3+I4+l=0 ΣIR=ΣE 基尔霍夫第二定 律—任一回路 ΣlR—电阻压降代数和; 中,电阻压降的例: ΣE—电动势代数和 代数和等于电动 势代数和 I1R1+12R:-3R3=E1+E2-E3 截维南定理 U—将待求支路断开的有源 任何一个有源 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端网络都可用 r—电路中所有电动势短路 个具有恒定电动 时的无源二端网络间的 势(U2)和内阻 R 等效电阻 (ro)的等效电源 待求支路的电流 来代替 To+R3 1、I2、l3—待求支路的电流; 叠加定理——电 路中任一支路的 鬥1、/l—设E2=0时,E1单 独作用在各支路的 电流是每一个电 电流; 源单独作用时 、n、—设E1=0时,E2单 在该支路中电流 1=n1-1 独作用在各支路的 的代数和 I2=-l2+2 电流 I3=3+r3 电流源与电压源 的等效变换 令d E—电压源; 串联内阻的电压 ro—内阻; 源与并联内阻的 1—电流源; E=l 电流源可相互等 负载电阻 效变换 R=7
式 R1、R2、R3星形连接的电 电阻星形连接等 效变换为三角形 R1、R2、R-等效变换成三 R12=R1+R2+ 角形后的电阻 K2=R2+R3+R R3=R3+R1+ RaR R1,R2,R3—星形连接的电 电阻三角形连接 阻 等效变换为星形 R12、R2、R31等效变换成三 RIaR R1一R12+R23+k3 角形后的电阻 、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如表3-3所示。 表3-3 电磁感应定律 磁力线方向 直导体右手螺旋定则 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 弯曲四指—指向磁力线方向 电流方向 大拇指—指向螺旋线圈内部的磁 螺旋线圈右手 6力线方向 M》N 力线方向 螺旋定则 弯曲四指—指向电流方向
容 直四指—指向电流方向; 向掌心—穿过磁力线,即对住N 左手定则 极 大拇指—电磁力方向 大拇指—导体运动方向; 掌心—穿过磁力线,即对住N 右手定则 极 伸直四指—感应电动势方向 交流电路计算公式 交流电路的计算公式如表3-4所示。 表3-4 交流电路计算公式 2a T—周期 周期、频率、角频率 f一频率,H 角频率,rad/s 2/2 最大值 2 U E E Im—电流最大值,A =0.707lm U—电压最大值,V; E=—电动势最大值,V 有效值 0.707U1 I—电流有效值,A; U—电压有效值,V; E=Em=0.707E 电动势有效值,V; Ip—电流平均值,A; U,—电压平均值,V l=2=0.6377 E—电动势平均值 平均值 Up=--Um=0. 637Um E2=2En=0.637En
式 说明 纯电阻电路 UR—电阻两端电压,V; P—有功功率 P=IUr cos功率因数 电流的瞬时值,A 矢量图 i-lsina(A) —电压的瞬时值,V; U—电压矢量 7—电流矢量 纯电感电路 XL=ωL=2r几L Xi- oL XL—感抗,∩ 1'XL-12wL L—电感量,H; 矢量图 cosp=0 U电感两端电压,V; i=lesina (A) 电感上无功功率, uL= Ulsan(a+90°)(V) 纯电容电路 Xc—容抗,Ω C—电容,F; Qc =IUc=1'Xc =Uicc 矢量图 U—电容两端电压,V; cos=0 电容上无功功率,W i=Imine(A) Uc Z=VRI+X2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R2+x √0+UE Z—阻抗 矢量图 P=IUR= IUcoso S—视在功率, U1可 S=U-√P+ai UR H1= ULsan(a+90°)(V) u=Umsin(ax+ 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