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 自律、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的质量工作新格局,质量、标准 品牌、信用“四位一体”全面融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质 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综合管理能力普遍増强,质量安全得 到有力保障,质量发展基础和创新动力机制日趋完善,质量发展 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产业质量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促进创新创业 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质量对标、质量提升等专项活动,助力实现 全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力达到1440亿元的目标,促进全区 产业加快升级。拓展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为001:1799:82。 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围绕金牛区经济、地理、产业优势,进 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标准梳理、标准复审、标准修订等 工作,开展质量对标工作,实现对现代商贸、科技服务、商务服 务和新型房地产等四大区主导产业的“优胜劣汰”,全面提升四 大主导产业的品质,建成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现代商贸、科技 服务、商务服务和新型房地产为支撑,以轨道交通、电子信息、 医药健康、文化创意和都市旅游为特色的“145”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通过引导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以
— 11 — (三)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形成“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 自律、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的质量工作新格局,质量、标准、 品牌、信用“四位一体”全面融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质 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综合管理能力普遍增强,质量安全得 到有力保障,质量发展基础和创新动力机制日趋完善,质量发展 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1. 产业质量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促进创新创业 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质量对标、质量提升等专项活动,助力实现 全区到 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力达到 1440 亿元的目标,促进全区 产业加快升级。拓展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为 0.01:17.99:82。 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围绕金牛区经济、地理、产业优势,进 一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标准梳理、标准复审、标准修订等 工作,开展质量对标工作,实现对现代商贸、科技服务、商务服 务和新型房地产等四大区主导产业的“优胜劣汰”,全面提升四 大主导产业的品质,建成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现代商贸、科技 服务、商务服务和新型房地产为支撑,以轨道交通、电子信息、 医药健康、文化创意和都市旅游为特色的“145”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到 2020 年,通过引导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700 亿元以
上,新增新增国家级研发中心2-4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0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个以上,每万人发明专 利拥有量达25件以上,培育一批产值突破十亿元的大企业和上 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2.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通 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 准生产的比重达到90%以上,工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95% 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规模以上食品企业 HACCP等良 好质量管理规范体系实施全覆盖,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性、评价性 抽检和食品快速检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在产国家基本 药物制剂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保健食品、化妆品、纺织品、 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3.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生产性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到2020年,建立健全科技服务 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服务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规 范化服务,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90以上。 生活性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到2020年,在现代商贸、都市 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建成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基本 形成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网络化经营模式,行业自律能力
— 12 — 上,新增新增国家级研发中心 2-4 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0 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 10 个以上,每万人发明专 利拥有量达 25 件以上,培育一批产值突破十亿元的大企业和上 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2.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到 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通 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 准生产的比重达到 90%以上,工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 95% 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 96%以上。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到 2020 年,主要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 98%以上,规模以上食品企业 HACCP 等良 好质量管理规范体系实施全覆盖,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性、评价性 抽检和食品快速检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在产国家基本 药物制剂抽检合格率达到 100%,保健食品、化妆品、纺织品、 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3.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生产性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到 2020 年,建立健全科技服务、 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服务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规 范化服务,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 90 以上。 生活性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到 2020 年,在现代商贸、都市 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建成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基本 形成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网络化经营模式,行业自律能力
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生活 型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85以上 4.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竣工的工程质量全部 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工程报建项目监督率100%,工 程质量合格率100%,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优质结构工程数 达10个以上。 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工程项目的 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在重点工程领域形 成一批核心技术,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 高,绿色建筑迅速发展,住宅性能改善明显。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应用普及率达到100%,新建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达到30%。 5.人居质量明显改善 城市居住品质显著提升。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 善,新增绿地面积43865万平方米,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空气质量达到成都市目标要求,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 以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得到优化,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 65%。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目标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达到市级要求,工业废水排 放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13一
— 13 — 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生活 型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 85 以上。 4.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到 2020 年,竣工的工程质量全部 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工程报建项目监督率 100%,工 程质量合格率 100%,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优质结构工程数 达 10 个以上。 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 2020 年,工程项目的 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在重点工程领域形 成一批核心技术,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 高,绿色建筑迅速发展,住宅性能改善明显。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应用普及率达到 100%,新建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达到 30%。 5.人居质量明显改善 城市居住品质显著提升。到 2020 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 善,新增绿地面积 438.65 万平方米,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5%。 空气质量达到成都市目标要求,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 55 分贝 以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得到优化,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 65%。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 2020 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目标全面完成,单位 GDP 能耗降低达到市级要求,工业废水排 放达标率 100%,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 100%,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专栏1:“十三五”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序号 名称 2015年数据2020年预测值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58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 2(件) 10.3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 业3费支出占GDP比重(% 2.2 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 质4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项)27 37 量 5三次产业结构 0.01:22 0.01:179 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360 700 7工业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2 ≥95 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 查合格率(%) ≥96 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9 98 ≥98 品质量 10/在产国家基本药物制剂抽检 合格率(%) 95 100 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 11 HACCP认证率(%) 100 100 12/建设工程报建项目质量监督 率(%) 100 工程13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 100 新建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 质量14 (%) ≥30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应用普及 15率(%) 100 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 服务16数 ≥90 质量17数 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 ≥85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18 质达标率 100 人居 质量19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 ≤55 20/颗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
— 14 — 专栏 1:“十三五”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名 称 2015 年数据 2020 年预测值 产 业 质 量 1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48 ≥58 2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 (件) 10.3 ≥25 3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 费支出占 GDP 比重(%) 2.2 ≥4 4 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项) 27 37 5 三次产业结构 0.01:22.20:77.79 0.01:17.99:82 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360 ≥700 产 品 质 量 7 工业品质量抽查合格率(%) 92 ≥95 8 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 查合格率(%) 94 ≥96 9 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 98 ≥98 10 在产国家基本药物制剂抽检 合格率(%) 95 100 11 规 模 以 上 食 品 生 产 企 业 HACCP 认证率(%) 100 100 工程 质量 12 建设工程报建项目质量监督 率(%) 100 100 13 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 100 14 新建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 (%) —— ≥30 15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应用普及 率(%) —— 100 服务 质量 16 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 数 86 ≥90 17 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 数 80 ≥85 人居 质量 18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 —— 100 19 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 ≤55 ≤55 20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
标任务 2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完成市政府下达 22量 目标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 完成市政府下达 23煤/万元) 目标任务 完成市政府下达 2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目标任务 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 25担率(%) 65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四大体系,打造质量强区升级版 1.完善金牛大质量体系,助推经济转型 (1)完善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充分发挥质量强区领导小组高位协调推进作用,紧抓金牛区 中优”和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机遇,顺应质量发展规律,以质量 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创新质量发展的工作机 制,加快质量提升、生态保护、信用建设、城市规划、社会治理 和公共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制度、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建立起完善 的质量发展保障体系,质量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到2020 年基本形成全面覆盖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和保障体 系的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2)完善质量监管机制与体系 进一步明确区级部门间工作关系和监管职责,完善大质量协 同共治机制体制,确保各部门质量工作杈责淸晰、机制健全,监 管有力。 15一
— 15 — 标任务 21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2.6 ≥45 22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量(吨/万元) —— 完成市政府下达 目标任务 2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 煤/万元) —— 完成市政府下达 目标任务 24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 完成市政府下达 目标任务 25 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 担率(%) —— 65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四大体系,打造质量强区升级版 1.完善金牛大质量体系,助推经济转型 (1)完善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充分发挥质量强区领导小组高位协调推进作用,紧抓金牛区 “中优”和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机遇,顺应质量发展规律,以质量 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创新质量发展的工作机 制,加快质量提升、生态保护、信用建设、城市规划、社会治理 和公共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制度、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建立起完善 的质量发展保障体系,质量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到 2020 年基本形成全面覆盖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和保障体 系的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2)完善质量监管机制与体系 进一步明确区级部门间工作关系和监管职责,完善大质量协 同共治机制体制,确保各部门质量工作权责清晰、机制健全,监 管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