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我国的城市呈畸形发展。沿海、沿江地区在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带动下,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迅速发展,如沿海的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大连和沿江 的重庆、武汉等;而广大内地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一些设有租界的 城市如上海、天津、汉口等,城市的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城市缺乏 统一规划,形态结构散乱、建筑风格不协调(图1.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进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各级城 市普遛发展。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大批百万人口以上 的城市(图1.20);另一方面,小城镇迅速发展,2000年已达1.95万个,人口数量占全国城 镇人口的33.9% 近代上海,租界内外和租界之间道路、管线互不 联系。租界内的建筑呈现出殖民国家的风格,与 租界外老城区的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图1.1920世纪初期上海租界内外及景观示意 考 观察图1.20,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有何影 响?这种城市分布状况与我国经济的地区差异是否有相关性? 12|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尔 条寓 乌备木齐 大 太。 哪小济。资博 斋阳郑州 武汉⊙ 冰州9处海 航州宁东 0阳 100人口以上城市 400平备降水盘 注:此处城市人口为市非衣业人口 图1.20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域市的分布(2002年) 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13
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 随着世界范围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世界各国相继走上了各具特色的城 市化道路。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环境问题带来的困 扰。采取哪些治理措施才能改善城市环境,这是世界各国正在研究的共同课题 ‖!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 通常,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常常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阅读 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不同 的学者对“什么是城市化”的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 城市化是城市数量增多 城市化是城市景观 集中,城市人口增多的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过 的推进过程 过程 程 城市化是社会 现象,意味着 城市生活方式、 城市文化和价 值观向农村的 城市化意味着经济结构 扩散。 的转化,即农业活动部 分地向非农业活动的转 化过程 图1.21关于城市化的不同见解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城市化过程。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城市化过程也不尽相同 14|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 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反映了其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例如,英国既是世界上最先开始工业化的国家,也是城市化发展 最早的国家。英国城市化水平1800年 城市人口比重 达到20%,到19世纪末已经达到75%。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开始得比 较晚,城市化也就起步晚、发展水平 低 但是,有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同 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例如我国目 前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0%左右,低于世 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 展现状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城市人 975200年 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经济发展现 图1.22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情况 状,被称为“畸形的城市化”。 表1.2部分国家城市化与经济指标对比(2002年) 国家 中国印度埃及巴西美国 日本 德国 城市化水平/% 36.128445281.87278.887.5 人均GNP/美元 850 14903580341003562025120 思考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达到4000美元,城市 化水平可达到60%。阅读表1.2,分析哪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本国人均GNP值不 协调,并思考这种不协调将带来哪些问题。 (二)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 发达国家城市化时间长,所经历的阶段相对完整。大多数发达国家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 半叶,已经历了人口向城市中心区聚集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由 于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加上私家车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开始移居郊区。随 之,商业服务部门、各类事务部门、工厂也移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 年代后,人们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中心城市人口减少,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20世 纪80年代后,一些大都市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了年轻的 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市区人口再度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现象(图1.23)。 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15
城市人口增长/% 50万人以上城市 190~199年199~2000年 口5万~50万人城市 970~190年 图1.23美国50万人以上和5万~50万人域市人口增长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许多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 开始恢复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由于农村经济的增长低于人口增长的水平,大量的农村 人口涌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和较好的生存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国家和城市经济的繁 荣,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就业机 会相对不足,因此,许多农村人口移入城市后,经济收入低下,居住在贫民区,无法享受城市 文化生活,形成一种低质量的城市化。此外,大量人口集中在个别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 慢,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读图1.24分析,发达国家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什么阶 段?说明理由。 城市规模继缺膨胀,市中心 城市化保持在高水平,相当一部分 区人口高度密集,城市环境 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工业城 趋于恶化。城市人口向郊区 镇、卫星城镇则发展较快。在这一阶 迁移,郊区城市化推进迅速 段,生态城市建设得到广泛重视,人 们更加重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城市化水平/% 城市工业化发展,出 后期阶段 现大量就业岗位,而 农村经济发属缓慢, 大量人口被吸引到城 加速阶段 市。城市规模不断扩 大,城市数量持续增 图1.24域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 16|第一章城乡发属与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