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聚落可以分为乡村和城 市两大类型。由于历史进程和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城市经历了不同发展阶 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乡村聚落是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如 L 我国的集镇和村落。它们大部分包括房屋、道 路、设施和周围的土地。乡村聚落的规模较小 功能简单。居民多从事农、林、牧、副、渔业 及与农业相关的各项生产活动,对土地的依赖 程度高,流动性较小。 田1.1乡村聚落景现 阅读 我国乡村聚落的类型 我囯的乡村聚落有两种类型,即集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和村落(中心村、自 然村)。集镇大多是乡政府所在地,或位于若干中心村的中心,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 的过渡性聚落。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乡村聚藩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环境要素无 不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说来,乡村聚落的最初选址都会尽 可能地接近水源地,以便获得足够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同时,人们还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的侵 袭。因此,河、湖、泉附近的向阳高地或台地,往往是乡村聚落的理想场所。 2|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还需要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在原始的采集、渔猎时期,山林、河湖沿 岸、海滨等地因为接近天然的“食物仓库”,成为早期乡村聚落较理想的场所。进入农耕社会 以后,人们通过农业生产获取食物。因此,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灌溉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 因适宜耕作而形成了更多的乡村聚落。并且,耕作方式、耕作水平也会影响乡村聚落的规模与 形态 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乡村聚落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两次世界 大战摧毁了许多乡村聚落;一些大型水库工程的建设,使库区的乡村聚落向外迁移;传统的家 族观念,导致我国农村形成许多同姓相聚的乡村聚落等 在从事旱作农业的平原地区,由于农耕条件优越 开发历史悠久,乡村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 屋密集 图1.2平原上密集型的乡村聚落 在丘陵地区,有的聚落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成 带状,或若干乡村聚落沿河岸遥相呼应形成串珠 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接近水源,也沿河发展 形成带状乡村聚落。 图1,3带状分布的乡村聚落 在缺水的干旱地区,乡村聚落往往 分布在泉水和河流附近。我国的新 礓地区,乡村聚落多位于沙漠边缘 的地下水出露处,形成绿洲 图1.4沙漠边缭的乡村聚落 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3
水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对水的要求有所不 同。为了便于排灌,就近管理,在一定面积的稻 田中问地面较高处,就有一户或几户农宅,形成 分散型的乡村聚落 图1.5水居区的分做型乡村聚落 活动 观察下列两组乡村聚落图片并讨论 它们的分布形态各有哪些特征? 2.这两种聚落的形成,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方式、社会文化环境 有什么关系? 图1.6天山牧场的流动聚落 图1.7美国中西部平原地区的单户型聚落 !城市与城市的形成》 城市是达到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 为主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具有高度的密集性,人 口、建筑、生产、物资、信息以及经济活动、文 化活动高度集中,拥有谁厚的物质基础和大批高 素质人才,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教育中心。城市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 刻与周围的乡村及其他地域进行着人口、物资 图1.8大城市景观 能源、信息的交流 4|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1.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 2建筑等人文景观。 3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4.其他 根据人口规模大小与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把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 同,划分的标准差异很大 表1.1中国与美国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标准 待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小城市(镇) 中国 100万人以上50万~100万人20万~50万人6万~20万人 美国 50万人以上10万~50万人2.5万~10万人2500~2.5万人 注:美国小城市和镇的人口规模差异很小,而中国建制镇的人口规横在2万~6万人之间 思考 表1.1中,中国和美国城市规模划分的标准很不一致,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早期农耕业的发 展,从事农耕生产的人口开始定居下来,出现相对稳定的聚落。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一些聚 落有了提供交换的场所—集市,这是城市的萌芽形态。进入奴隶社会后,商品生产逐渐繁荣 起来,一些集市成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聚集区。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人们在这些聚集 区四周修筑城墙、开凿护城河,具有防护功能的“城”与具有经济功能的“集市”相互融合, 成为兼具行政职能和商贸职能的城市。 我国早期的“村落”和“城市”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出现了较为进步的农业经济,永久性的村落也随之出现。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面 积近30万平方米;陕西西安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住区外还发现了用于防御的 壕沟(图1.9)。它们都是我国早期“村落”的典型遗存。河南郑州发现的商代遗址,距 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5
今已有3600多年。遗址拥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大型宫殿等永久性建筑、宗庙和其他公 共设施,已具备了早期城市的基本要素(图1.10)。 公共地 代制作防 商代夯上墙 汉以后城墙 □作坊遗址 代意作 4文化意址 图1.9半坡原始村落示 夯土台 图1.10郑州商城平面示意 关于城市的形成原因有不同的说法,除了以下几种说法之外,你还能提出更多 的观点吗? 商品经济导致集市贸 城市一般多建有城 易,集市的扩大和发 墙、請楼、护城河等 展形成了城市。 城市的兴建出于防御 的需要 城市多形成于河流交 城市多设有法庭、监 汇或入海处以及交通 狱、政权机关等,是 便利或资源丰富的地 阶级社会的产物。 方。城市的形成是自 然条件决定的 图1.11关于城市起源的不同说法 (此图为古代罗马城的复原模报图 6|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域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