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1.忽必烈时期治国方针的转折 任用敛财之臣:▲回回人阿合马〖1262~82〗 ▲汉人卢世荣〖1284~85〗▲吐蕃人桑哥〖1288~91〗 敛财措施:●增加税课●官营牟利●变更钞法●钩考敛财 【元史·阿合马传】: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 成效自负…世祖急于富国,试以行事,颇有 井中 成绩。由是奇其才,授以政柄,言无不从… 【郑思肖《心史》】:州州上下司务,岁一二 陈福康 次打勘…此为鞑之勾当者,人以鸬鹚为譬: 鸬鹚得鱼满颔,即为人抖取;鸬鹚更取鱼,人 奇害秀 又抖取;劳无穷,利甚鲜。譬酋吏苛取民财复 堂 为鞑酋胁取归鞑之苦,良善!
一、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1. 忽必烈时期治国方针的转折
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①世祖忽必烈 (薛禅皇帝,1260-94) 太子(裕宗)真金 晋王(显宗)甘麻剌 顺宗)答剌麻八剌 ②成宗铁穆耳 (完泽笃皇帝,1294-1307) ⑥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③武宗海山 ④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1323-28) (曲律皇帝,1307-11 (普颜笃皇帝,1311-20) ⑦明宗和世剌 ⑧文宗图帖睦尔 ⑤英宗硕德八剌 (忽都笃皇帝,139)(礼牙笃皇帝,130-32)(格坚皇帝,1320-23) ⑩顺帝妥欢贴睦尔 ⑨宁宗懿璘质班 (乌哈笃皇帝,1333-68) (1332) 运代骄
一、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庙号/蒙古语庙号/蒙古语 汉语 【元陈祐】伏见圣代隆兴,不崇储 含义 贰,故授受之际,天下忧危! 世祖薛禅皇帝睿智 【钱大昕】元诸帝即位,皆候诸王大 成宗|完泽笃皇帝吉祥的 臣毕会议之。距前君之崩或两月或三 武宗曲律皇帝俊杰月,初无定期,盖其家法如是。 仁宗普颜笃皇帝善者 【赵翼】元则大臣权重,故立君多由 福者权臣。 英宗格坚皇帝英明 【元成宗即位诏】仰荷先皇帝殊眷, 泰定帝 往岁之夏亲授皇太子宝,付以抚军之 明宗忽都笃皇帝神圣的 任。今春宫远驭,奄弃臣民,乃有宗 藩昆弟之贤,戚畹官僚之旧……体承 文宗札牙笃皇帝有命的」先皇帝夙昔付托之意,合辞推戴,诚 宁宗 切意坚。朕勉徇所请,于四月十四日 顺帝乌哈笃皇帝明智的」即皇帝位
一、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鞑人之俗,主人执盏 以劝客。客饮若少留涓 滴则主人者更不接 盏,见人饮尽乃喜。… 终日必大醉而罢。…凡 见外客醉中或吐或卧 则大喜,曰:客醉,则 与我一心无异也! 赵珙《蒙鞑备录》 万羊肉如林 漠山大玉海元代酒器。现置于北海公园团城酒如泽 玉瓮亭,高0.7米,直径1.35米,重3.5 国家富四海 吨。用整块黑玉雕成,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 于以著功德 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 周伯琦《属从诗
一、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元德上輔/廣忠宣義正節振武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秦王/答刺罕 中書右丞相/上柱國/録軍國重事/監脩國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萬戶府都 總使/虎符威武阿速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逹魯花赤/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奎章閣大學士~領學士院/知經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戶哈必陳千 戶逹魯花赤/宣忠斡羅思扈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逹魯花赤/提調回回漢人司天 監~群牧監~廣惠司~内史府~左都威衛使司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司事信宫 相都總管府/領太禧宗裡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鎮待衛親軍都 指揮使司逹魯花赤/提調宗人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事/提調哈刺赤也不 干察兒領隆祥使司事 元末权臣伯颜的官衔 九重深拱方無爲夭下萬事由太師起居玉食勝天上生殺貴賤操主威 千兵萬馬常自衛爪牙武士爭光輝龍虎大符擅夭寵振古權臣無若斯 夭變民災何足恤神人怨怒宗社危 朝天子奮乾綱 下詔薄責流遠方太陽杲杲冰山摧凶徒惡黨澘逃藏……·嗚呼 太師權勢如火滅鼎覆鋉兮車覆轍作詩哀之戒後来遽臭百世何爲哉 —胡助《哀太师》
一、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2.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