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是非功过
义和团运动的是非功过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列强瓜分狂潮引起的危机 (二)华北经济急剧变化,人民日益贫困 三)反洋教斗争的持续发展 ·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传教士挟不平等条约来到中国传教, 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至 19世纪末,来华传教士有3200多人。有40 多个教区,60多个教会。有80多万教民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列强瓜分狂潮引起的危机 • (二)华北经济急剧变化,人民日益贫困 • (三)反洋教斗争的持续发展 • 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传教士挟不平等条约来到中国传教, 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至 19世纪末,来华传教士有3200多人。有40 多个教区,60多个教会。有80多万教民
传教士的在华活动 传教士在华的活动除正常传教活动外,也 有大量的非法、非理的活动。 1.充当间谍,为侵略中国出谋划策。 ·2盘剥中国人民。(外国传教士可以置买房 屋、土地) ·3传教士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太上皇,干涉 地方行政。 4纵容甚至唆使教民危害地方
传教士的在华活动 • 传教士在华的活动除正常传教活动外,也 有大量的非法、非理的活动。 • 1.充当间谍,为侵略中国出谋划策。 • 2.盘剥中国人民。(外国传教士可以置买房 屋、土地) • 3.传教士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太上皇,干涉 地方行政。 • 4.纵容甚至唆使教民危害地方
义和团运动以前反洋教斗争概况 据统计,从1861至1899年全国共发生教 案811起。 ·前期(中法战争以前)反洋教斗争通常是偶发的 个案。领导者为士绅。典型的是1870的天津教案 ·后期(中法战争以后)则出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 反洋教斗争。领导者为秘密结社的领袖。如1891 年热河朝阳金丹道反洋教斗争。1895年福建古田 斋教反洋教斗争。1898年四川大足县余栋臣以 “顺清灭洋”、“除教安民”为口号的反洋教斗 争
义和团运动以前反洋教斗争概况 • 据统计,从1861至1899年全国共发生教 案811起。 • 前期(中法战争以前)反洋教斗争通常是偶发的 个案。领导者为士绅。典型的是1870的天津教案。 • 后期(中法战争以后)则出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 反洋教斗争。领导者为秘密结社的领袖。如1891 年热河朝阳金丹道反洋教斗争。1895年福建古田 斋教反洋教斗争。1898年四川大足县余栋臣以 “顺清灭洋”、“除教安民”为口号的反洋教斗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