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卷三 知识与积累(5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依据意思填成语。(27分,每空1分) (1)在大家的 cuan duo( )下,我们一起前往赵庄。月色便 meng long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 yong yue( )的铁 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yixi )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 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wan zhuan( ) you yang ),使我的心也 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mi san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zoo re( )了,使 tian jing( 的阳光立即变得 fei jian(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kang fen(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 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 (形容彻底醒悟)! 容不得shfu( ),容不得jban( 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 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 zhen han( )着你, shao zhu6( )着你,威 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 衣着bogu6( )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 出那么奇伟 pang b6( )的能量! (3)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shan shuo )地映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在月影下 qie yi( )地玩耍,又 描人影,又描竹影。后来,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也许, 艺术和美就 yun han( )在孩子的 tong zhi( )活动中。 (4)这个房间 (形容乱七八糟,又多又乱,没有条理,没有整理。)
1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卷三 一、知识与积累(5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依据意思填成语。(27 分,每空 1 分) (1)在大家的 cuān duo( )下,我们一起前往赵庄。月色便 méng lóng (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 yǒng yuè ( )的铁 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 yī xī ( )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 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wǎn zhuǎn( ),yōu yáng( ),使我的心也 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mí sàn(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zào rè ( )了,使 tián jìng( ) 的阳光立即变得 fēi jiàn (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kàng fèn ( ) 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 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彻底醒悟)! 容不得 shù fù( ) ,容不得 jī bàn( ) ,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 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 zhèn hàn( )着你,shāo zhuó ( )着你,威 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 衣着 bāo guǒ ( )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 出那么奇伟 páng bó ( )的能量! (3)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shǎn shuò ( )地映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在月影下 qiè yì( ) 地玩耍,又 描人影,又描竹影。后来,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也许, 艺术和美就 yùn hán ( ) 在孩子的 tóng zhì( ) 活动中。 (4)这个房间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乱七八糟,又多又乱,没有条理,没有整理。)
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 (场面太乱,使人无法忍受。),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小房间里,却 住着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一一贝多芬。我们ch0uchU( )了一会儿,才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向主人诉说了我们的来意。 2.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 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 脚踏摩托口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 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 反省。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 (2分) (2)“口”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1分) (3)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2分) 3.古诗词填空。(10分) 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各领风骚数百年。 (3) 青山独归远。 (4)《江南风李龟年》隐约感觉到时世凋敝丧乱,人生凄凉飘零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非常孝顺、深明大义的句子是 2
2 我曾经想 收拾 一下, 后来发 觉那是 徒劳 的,就 算整理 好了, 两分 钟内就 会弄得 ___________________(场面太乱,使人无法忍受。),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小房间里,却 住着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我们 chÓu chÚ( )了一会儿,才 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向主人诉说了我们的来意。 2.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 分)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 .......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 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 脚踏摩托□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 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 反省。 ⑴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 。(2 分) ⑵“□”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1 分) ⑶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2 分) 3.古诗词填空。(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 (4)《江南风李龟年》隐约感觉到时世凋敝丧乱,人生凄凉飘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非常孝顺、深明大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写功勋卓著的句子是 4.名著导读。(4分) 我跟着外祖母和母亲乘到尼日尼的外祖父家去。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她讲起话 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在船上,她给我讲故 事。声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 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每次听她讲完,我总是要求:“再讲一个!”“好吧, 阿廖沙。”她总是痛快地答应, (1)这段文字出自高尔基的《 》,从文段中看出外祖母具有 的美好品德。(2分) (2)请另写一个能体现“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的事情。(2分) 5.课外古诗欣赏。(4分)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1)有人说,这首诗写得最妙之处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却句句都在写秋,请找出能 反映出秋色的词语。(2分) (2)诗中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现代文阅读理解(25分) (一)(11分) 甲)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 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
3 (6)《木兰诗》中描写功勋卓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导读。(4 分) 我跟着外祖母和母亲乘到尼日尼的外祖父家去。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她讲起话 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在船上,她给我讲故 事。声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 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每次听她讲完,我总是要求:“再讲一个!”“好吧, 阿廖沙。”她总是痛快地答应。 ⑴ 这 段 文 字 出 自 高 尔 基 的 《 _________________ 》, 从 文 段 中 看 出 外 祖 母 具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德。(2 分) ⑵请另写一个能体现“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的事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古诗欣赏。(4 分)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有人说,这首诗写得最妙之处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却句句都在写秋,请找出能 反映出秋色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25 分) (一)(11 分) (甲)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 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
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 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 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 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 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 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乙)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 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 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 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 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唣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 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它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它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 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 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隍 隍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一一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 于生存了。 6.甲段中“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戏真是好戏吗?乙段中“似乎这戏太不好”, 这戏真的不好吗?你分别从语段的哪些细节看出?(4分) 7.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加以品析。(4分) (1)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2)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它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它的脚 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
4 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 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 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 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 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 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乙) 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 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 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 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 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 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它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它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 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 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 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 于生存了。 6.甲段中“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戏真是好戏吗?乙段中“似乎这戏太不好”, 这戏真的不好吗?你分别从语段的哪些细节看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加以品析。(4 分) (1)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它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它的脚 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
8.不管戏好不好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甲、乙两个选 段分别是如何来表现社戏的?(3分) (二)(14分)汗血诗人 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他对诗歌的解读生动形象 内容鲜活,能把人一下子带回文学历史的“现场”。牛汉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材高大的他,笑起来极天真,满脸的灿烂,简直就像个孩子。 ②在一个天色晦暗的下午,我在北京图书馆看书,默诵着牛汉的长诗《鄂尔多斯草原》, 想象着十八岁的牛汉,满怀青春的梦想,投身革命。他被军警用枪托砸伤过头部,坐过国民 党的监狱,但他的《鄂尔多斯草原》却饱蘸青春的激情,让你分明感到,作为蒙古族后裔 他体内流淌的,是强悍野性、豪迈奔腾的血液。 ③很凑巧,我毕业后,幸运地成了牛汉的同事,对他的人生遭际与诗歌创作,也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 ④文革一开始,牛汉就被关进了“牛棚”,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军代表看他人高 马大,就让他干拉车运输等最繁重、最辛苦的活儿。在阴冷的雨季,他佝偻着高大的身躯, 拉着装载千斤以上的板车,艰难地挣扎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嶙峋的瘦骨如蒙古骑士的一张 弓,负担起压在身上的全部苦难。三四年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奉命返回了京城,牛汉与少数 人却仍然被留下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只是两条狗。他陷λ了精神苦闷中,几乎绝望。万幸 的是,久违的诗神,眷顾并拯救了他!他发现苦难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诗意。他寻觅,为 萧索的枯草中繁星般开放的野菊花;他狂奔,为日渐空茫的山林里那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果子; 他战栗,为那参天大树扭曲了的坚硬的树根:他激动,为蚯蚓的血液、云雀的飞翔……他又 开始了创作,像一匹蒸腾出血气的汗血宝马,翻越雪封的山坡,冲击凝冻的云天。诗人在苦 难中“再生”!在暴雨将临之际,牛汉听到天空传来鹰的叫声,写下了《鹰的诞生》 在雷鸣电闪的交响乐中 可以听见雏鹰激越而悠长的歌声。 ⑤面对着生活的苦难,诗人和诗一起振奋和勇敢起来,诗带着他从政治压迫、精神屈辱, 甚至失语状态之中超拔出来。他郑重地以“汗血斋”未自己的陋室命名。就在“汗血斋” 里,他创作了几十首诗歌。在那些最没有诗意的日子里,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他却用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管戏好不好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甲、乙两个选 段分别是如何来表现社戏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 分)汗血诗人 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他对诗歌的解读生动形象, 内容鲜活,能把人一下子带回文学历史的“现场”。牛汉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材高大的他,笑起来极天真,满脸的灿烂,简直就像个孩子。 ②在一个天色晦暗的下午,我在北京图书馆看书,默诵着牛汉的长诗《鄂尔多斯草原》, 想象着十八岁的牛汉,满怀青春的梦想,投身革命。他被军警用枪托砸伤过头部,坐过国民 党的监狱,但他的《鄂尔多斯草原》却饱蘸青春的激情,让你分明感到,作为蒙古族后裔, 他体内流淌的,是强悍野性、豪迈奔腾的血液。 ③很凑巧,我毕业后,幸运地成了牛汉的同事,对他的人生遭际与诗歌创作,也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 ④文革一开始,牛汉就被关进了“牛棚”,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军代表看他人高 马大,就让他干拉车运输等最繁重、最辛苦的活儿。在阴冷的雨季,他佝偻着高大的身躯, 拉着装载千斤以上的板车,艰难地挣扎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嶙峋的瘦骨如蒙古骑士的一张 弓,负担起压在身上的全部苦难。三四年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奉命返回了京城,牛汉与少数 人却仍然被留下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只是两条狗。他陷入了精神苦闷中,几乎绝望。万幸 的是,久违的诗神,眷顾并拯救了他!他发现苦难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诗意。他寻觅,为 萧索的枯草中繁星般开放的野菊花;他狂奔,为日渐空茫的山林里那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果子; 他战栗,为那参天大树扭曲了的坚硬的树根;他激动,为蚯蚓的血液、云雀的飞翔……他又 开始了创作,像一匹蒸腾出血气的汗血宝马,翻越雪封的山坡,冲击凝冻的云天。诗人在苦 难中“再生”!在暴雨将临之际,牛汉听到天空传来鹰的叫声,写下了《鹰的诞生》: 在雷鸣电闪的交响乐中, 可以听见雏鹰激越而悠长的歌声。 ⑤面对着生活的苦难,诗人和诗一起振奋和勇敢起来,诗带着他从政治压迫、精神屈辱, 甚至失语状态之中超拔出来。他郑重地以“汗血斋”未自己的陋室命名。就在 “汗血斋” 里,他创作了几十首诗歌。在那些最没有诗意的日子里,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他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