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发文章,对包括明星吸毒在内的文艺圈乱象进行了集中批判,文章称: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风骨和 底蕴、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有价值和情怀、评价一名演员是否有教养和修养,主要看的就是文化自觉 目前,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唯票房的剧本创作、纯圈钱的企业上市和没教养的艺人涉毒,都深刻反映 了当前的“文化失觉”现象和文艺浮躁风 中国青年报的批判刚刚刊发两天,尹相杰就因为吸毒再次被抓,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在这巧合 的背后其实是愈发泛滥的文艺圈流毒,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文化失觉”和文艺浮躁。这些年,关于明 星涉毒的案件频频曝光,包括李代沫、满文军、张默、柯震东、房祖名等在内的一大批中生代和新生 代明星艺人纷纷跌落毒品的漩涡。有人开玩笑比喻,在监狱内的涉毒明星都能组成一支足球队了,今 年7月份,尹相杰被刑满释放,这支足球队正苦于没有前锋,不料三个多月之后,尹相杰就再次主动 “归队”。玩笑归玩笑,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的文艺圈确实受到了毒品的严重攻击,不少明 星艺人纷纷倒下,这种文化失觉和文艺浮躁的现象确实值得引起注意。 我相信毒品之危害人人皆知,明星艺人更应该非常清楚,明知是潘多拉的魔盒,为什么还要轻易 打开,让病毒泛滥,最终害人害己?作为文艺工作者,主要的职责就是努力学习工作,提高创作水平 为人民群众演绎更多的精品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星艺人在老百姓看来都是文艺圈的成功 人士,身上挂满了名利双收的光环,理应时刻提醒自己,人民群众才是艺术生存发展的土壤,自己身 上所有的名利荣耀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懂得知恩图报,要不断提升修养,洁身自 好,决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文艺圈接二连三出现的吸毒案件,不仅让涉毒艺人的星光之路变得暗淡无光,也让培养和喜欢自 己的百姓群众感到万分失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日益泛滥的流毒正在侵害文艺的肌体,正在玷污社 会的主流价值,长此以往,将会给艺术、给社会、给国家带来不可预估的灾难性后果。不管是由于压 力大还是好奇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明星吸毒都是绝对说不过去的,这只能说明自己自身修炼不足 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在这方面,显然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反思。 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涉毒非小事,自当慎待之。作为明星艺人,要为自己的 前途着想,更要从一个公众人物的社会示范效应考虑,要有对法律的敬畏,要有做人的基本底线,自 觉远离各种流毒,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作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社会各 界也要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要加强对明星艺人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确保文艺圈的积极纯粹。 要广泛动员像“朝阳群众”一样的社会力量,加大对文艺圈乱象的监督举报力度,对涉毒、涉嫖、涉 赌等人员严厉打击。 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宁静下来,如果连文化都浮躁了,社会还指望什么走向成熟?”今 天的文艺工作者,仍需要有“诗意栖居”的浪漫主义思想和超凡脱俗的文化理想,面对诱惑,心无旁 鹜,戒骄戒躁,辛勤耕耘,用德艺双馨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5、【社会热点】“凤爪女”“瓜子男”怪象该谁反思? 这几天,“凤爪女”“瓜子男”事件在媒体上不断发酵,再一次触动了城市的文明神经。 凤爪女”的“走红”是源于一段视频。元旦过后,一段拍摄于上海地铁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 频中,一位俏丽女子在吃泡椒凤爪,并将吃剩的骨渣碎屑散落在车厢。在遭到旁边乘客的指责并被拍 摄后,她气急败坏,斗气地般地我行我素,并与周围乘客产生言语冲突,还拿出手机与人对拍。后在 接受采访时,“凤爪女”声称“没有乱扔,没有妨碍他人,没有影响公共环境”。实际上,她是无意 而为之也好,还是与人斗气也罢,其行为显然是既不文明又明显违规。 第6页共
第 6 页 共 25 页 刊发文章,对包括明星吸毒在内的文艺圈乱象进行了集中批判,文章称: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风骨和 底蕴、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有价值和情怀、评价一名演员是否有教养和修养,主要看的就是文化自觉。 目前,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唯票房的剧本创作、纯圈钱的企业上市和没教养的艺人涉毒,都深刻反映 了当前的“文化失觉”现象和文艺浮躁风。 中国青年报的批判刚刚刊发两天,尹相杰就因为吸毒再次被抓,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在这巧合 的背后其实是愈发泛滥的文艺圈流毒,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文化失觉”和文艺浮躁。这些年,关于明 星涉毒的案件频频曝光,包括李代沫、满文军、张默、柯震东、房祖名等在内的一大批中生代和新生 代明星艺人纷纷跌落毒品的漩涡。有人开玩笑比喻,在监狱内的涉毒明星都能组成一支足球队了,今 年 7 月份,尹相杰被刑满释放,这支足球队正苦于没有前锋,不料三个多月之后,尹相杰就再次主动 “归队”。玩笑归玩笑,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的文艺圈确实受到了毒品的严重攻击,不少明 星艺人纷纷倒下,这种文化失觉和文艺浮躁的现象确实值得引起注意。 我相信毒品之危害人人皆知,明星艺人更应该非常清楚,明知是潘多拉的魔盒,为什么还要轻易 打开,让病毒泛滥,最终害人害己?作为文艺工作者,主要的职责就是努力学习工作,提高创作水平, 为人民群众演绎更多的精品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星艺人在老百姓看来都是文艺圈的成功 人士,身上挂满了名利双收的光环,理应时刻提醒自己,人民群众才是艺术生存发展的土壤,自己身 上所有的名利荣耀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懂得知恩图报,要不断提升修养,洁身自 好,决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文艺圈接二连三出现的吸毒案件,不仅让涉毒艺人的星光之路变得暗淡无光,也让培养和喜欢自 己的百姓群众感到万分失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日益泛滥的流毒正在侵害文艺的肌体,正在玷污社 会的主流价值,长此以往,将会给艺术、给社会、给国家带来不可预估的灾难性后果。不管是由于压 力大还是好奇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明星吸毒都是绝对说不过去的,这只能说明自己自身修炼不足, 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在这方面,显然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反思。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涉毒非小事,自当慎待之。作为明星艺人,要为自己的 前途着想,更要从一个公众人物的社会示范效应考虑,要有对法律的敬畏,要有做人的基本底线,自 觉远离各种流毒,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作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社会各 界也要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要加强对明星艺人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确保文艺圈的积极纯粹。 要广泛动员像“朝阳群众”一样的社会力量,加大对文艺圈乱象的监督举报力度,对涉毒、涉嫖、涉 赌等人员严厉打击。 “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宁静下来,如果连文化都浮躁了,社会还指望什么走向成熟?”今 天的文艺工作者,仍需要有“诗意栖居”的浪漫主义思想和超凡脱俗的文化理想,面对诱惑,心无旁 骛,戒骄戒躁,辛勤耕耘,用德艺双馨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5、【社会热点】“凤爪女”“瓜子男”怪象该谁反思? 这几天,“凤爪女”“瓜子男”事件在媒体上不断发酵,再一次触动了城市的文明神经。 “凤爪女”的“走红”是源于一段视频。元旦过后,一段拍摄于上海地铁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 频中,一位俏丽女子在吃泡椒凤爪,并将吃剩的骨渣碎屑散落在车厢。在遭到旁边乘客的指责并被拍 摄后,她气急败坏,斗气地般地我行我素,并与周围乘客产生言语冲突,还拿出手机与人对拍。后在 接受采访时,“凤爪女”声称“没有乱扔,没有妨碍他人,没有影响公共环境”。实际上,她是无意 而为之也好,还是与人斗气也罢,其行为显然是既不文明又明显违规
无独有偶。1月3日,广州一男子在地铁上旁若无人地狂嗑瓜子,随口将瓜子壳吐了一地。当周围乘 客用“眼神劝阻”他时,他一度不嗑了,但随之却用更恶心的吐痰方式对“眼神劝阻”者表示不满。 视频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连呼“瓜子男”太奇葩,谴责其道德水准低下,感叹城市文明就这样毁在 这些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我们在感受千年古都深厚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气息的同时,也为每天发生身 边的不文明行为感到悲哀。这不,早晨上班途经西单北大街时,有只不大不小的狗围着我绕来绕去, 狂吠不止,一旁遛狗的女子却一副淡定的模样,令我十分恼火,万一这畜生把持不住对我“动爪”怎 么办?在这座城市里人被狗咬伤的事件还少么?多少受害人及其家庭“闻狗色变”,但城市狗患却愈 演愈烈。其实,这名女子还算好的,就在她的狗朝我狂吠之后,突然将屁股蹶起,女子见状,知道狗 要拉屎了,赶忙掏出一张纸来,在狗旁候着,设法将狗屎弄进垃圾桶里。再瞧瞧我们每天走过的街道 路见狗屎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上一脚,想想都能让人恶心半天。 岂止是狗患,在北京这座城市里,无视规章、不讲文明的事情随处可见。最常见的不文明举动 不外乎:行人及非机动车乱撞红灯:车辆胡乱停放,占用步道,堵塞胡同: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 等。特别是有些年轻人,随手丢弃烟蒂、烟盒、果皮、塑料袋等,那怕垃圾桶近在咫尺,也同样熟视 无睹。如此这般,城市容貌遭受污损,都市文明大打折扣 说实在话,对上述“凤爪女”“瓜子男”风波,我反而觉得是件好事。一方面它触动了你我的神 经。让每个人扪心自问,如此粗俗不堪的不文明行为你有没有,该不该以此为戒,时时警示自己内心 约束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方面戳痛了城市管理的软肋。无论是上海地铁的“凤爪女”,还是广州地铁 的“瓜子男”,其在大啃狂嗑及遭遇制止时,我们都没有看到有乘务人员或乘警出面制止,更不用说 处罚了。如果我们的地铁都是有规章而无执行措施、有禁止性规范而无任何罚则,一旦出现不文明及 违规行为,谁来出面制止和执法?仅靠社会倡导和乘客自发行动,即便有时起点儿作用,但终归不够 名正言顺”,也难以形成执法守法之常态。我就曾目睹一位小伙子,因劝阻一位妇女莫让孩子在街 上大小便,遭到这位妇人的嘲讽和辱骂,还有围观者指责他是吃饱了撑的,不该管这闲事。 是呵,城市里的不文明怪象层出不穷,何其多矣,让人心痛,令人忧虑。只有让违规者常常遭 遇执法者的训诫和处罚,那些不文明陋习方可大幅减少。总之,作为城市管理部门,该作为的一定要 作为,对缺少公德的人就要施以管束,严厉执法。诚如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所言:“不要以为不守 秩序、不排队是我们的民族性,生活习惯是可以改的 “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愿这些家喻户晓的口号,化作城市管理者的 务实行动,融入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愿大家都能从一事一人的行为开始改变,悉心呵护美丽的城市 家园! 【时事热评】谁会残忍的把76岁村支书双腿打断 法晚深度即时记者从西安市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宣传部和当地警方获悉,辖区高桥街办曹家庄 村老支书刘凤旗,今年76岁,已经有41年党龄。老人的女儿刘女士告诉记者,10日下午老人和另 名村民被叫到街道办商谈征地补偿相关事宜。谈完之后,老人骑车走出街道办约两公里,在半道上被 一辆白色汽车上下来的两男子推翻在地,之后遭到两人疯狂殴打。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显示,刘凤 旗在殴打过程中致双腿骨折。(法制晩报3月13日) 第7页共25
第 7 页 共 25 页 无独有偶。1 月 3 日,广州一男子在地铁上旁若无人地狂嗑瓜子,随口将瓜子壳吐了一地。当周围乘 客用“眼神劝阻”他时,他一度不嗑了,但随之却用更恶心的吐痰方式对“眼神劝阻”者表示不满。 视频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连呼“瓜子男”太奇葩,谴责其道德水准低下,感叹城市文明就这样毁在 这些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我们在感受千年古都深厚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气息的同时,也为每天发生身 边的不文明行为感到悲哀。这不,早晨上班途经西单北大街时,有只不大不小的狗围着我绕来绕去, 狂吠不止,一旁遛狗的女子却一副淡定的模样,令我十分恼火,万一这畜生把持不住对我“动爪”怎 么办?在这座城市里人被狗咬伤的事件还少么?多少受害人及其家庭“闻狗色变”,但城市狗患却愈 演愈烈。其实,这名女子还算好的,就在她的狗朝我狂吠之后,突然将屁股蹶起,女子见状,知道狗 要拉屎了,赶忙掏出一张纸来,在狗旁候着,设法将狗屎弄进垃圾桶里。再瞧瞧我们每天走过的街道, 路见狗屎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上一脚,想想都能让人恶心半天。 岂止是狗患,在北京这座城市里,无视规章、不讲文明的事情随处可见。最常见的不文明举动 不外乎:行人及非机动车乱撞红灯;车辆胡乱停放,占用步道,堵塞胡同;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 等。特别是有些年轻人,随手丢弃烟蒂、烟盒、果皮、塑料袋等,那怕垃圾桶近在咫尺,也同样熟视 无睹。如此这般,城市容貌遭受污损,都市文明大打折扣。 说实在话,对上述“凤爪女”“瓜子男”风波,我反而觉得是件好事。一方面它触动了你我的神 经。让每个人扪心自问,如此粗俗不堪的不文明行为你有没有,该不该以此为戒,时时警示自己内心, 约束自己的一举一动。一方面戳痛了城市管理的软肋。无论是上海地铁的“凤爪女”,还是广州地铁 的“瓜子男”,其在大啃狂嗑及遭遇制止时,我们都没有看到有乘务人员或乘警出面制止,更不用说 处罚了。如果我们的地铁都是有规章而无执行措施、有禁止性规范而无任何罚则,一旦出现不文明及 违规行为,谁来出面制止和执法?仅靠社会倡导和乘客自发行动,即便有时起点儿作用,但终归不够 “名正言顺”,也难以形成执法守法之常态。我就曾目睹一位小伙子,因劝阻一位妇女莫让孩子在街 上大小便,遭到这位妇人的嘲讽和辱骂,还有围观者指责他是吃饱了撑的,不该管这闲事。 是呵,城市里的不文明怪象层出不穷,何其多矣,让人心痛,令人忧虑。只有让违规者常常遭 遇执法者的训诫和处罚,那些不文明陋习方可大幅减少。总之,作为城市管理部门,该作为的一定要 作为,对缺少公德的人就要施以管束,严厉执法。诚如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所言:“不要以为不守 秩序、不排队是我们的民族性,生活习惯是可以改的。” “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愿这些家喻户晓的口号,化作城市管理者的 务实行动,融入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愿大家都能从一事一人的行为开始改变,悉心呵护美丽的城市 家园! 6、【时事热评】谁会残忍的把 76 岁村支书双腿打断 法晚深度即时记者从西安市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宣传部和当地警方获悉,辖区高桥街办曹家庄 村老支书刘凤旗,今年 76 岁,已经有 41 年党龄。老人的女儿刘女士告诉记者,10 日下午老人和另一 名村民被叫到街道办商谈征地补偿相关事宜。谈完之后,老人骑车走出街道办约两公里,在半道上被 一辆白色汽车上下来的两男子推翻在地,之后遭到两人疯狂殴打。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显示,刘凤 旗在殴打过程中致双腿骨折。(法制晚报 3 月 13 日)
显而易见这又是一起与拆迁征地补偿相关的恶劣暴力事件,这么些年来,类似暴力案件层出不穷 几乎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一般而言,如果没有出现被打死人的严重后果,都很难被媒体新闻关 注。而西安这起暴力事件中,被打断双腿的竟然是76岁的老人,为什么有人要打断一位仅仅是村民 与政府之间传递征地补贴信息的老人双腿?老村支书到底碍了谁的大事、挡了谁的利益?这恐怕是一 个既简单但又令公众愤怒而无奈的现实。 76岁的老村支书在这起围绕征地补贴与政府的谈判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谈 判的另一方怎么说:事发后,街道办事处通过民政部门先行垫付了3万元治疗费,“当天街道办将老 支书和另一个村民请到街道办,向对方讲解征地补偿政策,没想到老人在回家路上被打。老人是村民 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他了解清楚之后,向村民解释更令人信服。 老人是村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他了解清楚之后,向村民解释更令人信服”,也就是说老人只 不过是在政府与村民之间了解和传递有关征地补贴的信息。不过既然如此,老人身为村支书,到底在 征收土地的补贴谈判中有没有决策的权力与作用,这似乎才更重要,与此同时,还要看老支书在征地 补贴谈判中,主要是倾向于哪一方的利益;从过去屡屡发生的农村征地补偿暴力案件中不能看出,村 干部在其中直到的作用,要么是站在村民利益一边成为开发商以及背后政府纵容下暴力的对象与牺牲 品,要么是站在政府与开发商一边,为个人谋取最大利益。这样的情况就不难分析谁才会是痛恨村支 书甚至恨到要打断其双腿 问题是此新闻中恰恰忽略了征地双方在事件上给76岁老村起的作用详细定位,只是街道办一方 强调说“老人是村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他了解清楚之后,向村民解释更令人信服”,如果仅仅只是 个政府与村民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式人物,谁又会愚蠢到要把暴力施加到这样一个并没有实质作用 的老人身上呢?显然这起暴力案件从现有新闻报导的内容中,看不出真正的内幕,记者和当地街道办 似乎在故意隐藏或忽略什么 目前当地警方是通过官微公开悬赏万元征集破案线索,很多网友们却认为这个案件并不复杂 看看谁是获利最大者,谁就一定是幕后黑手,这似乎是多年来从各种拆迁征地暴力事件中得出的经验 判断,大多数情况下,无非是由开发商在地方政府纵容下,组织黑社会袭击处于弱势地位的被拆迁征 地对象,然后再装模作样的进行破案,最终几乎永远是开发商与政府获得他们想要的最大利益。所以 只要搞清楚了村支书得罪的是哪方利益,嫌疑对象或背后的黑手就可以方向性锁定:而就象网友们普 遍猜测的、更大的可能直接行使暴力的就是一向无恶不作的开发商,他们既代表了自己的利益,也代 表了地方政府的利益,所以才在几乎所有的拆迁征地中处于强势地位,这恰恰也是暴力拆迁层出不穷 的根本原因。道理很简单,村民没有必要将一个76岁老村支局双腿打断,他们只需要更换一个谈判 代表就能解决问题。 所以到底是谁在路上打断了76岁老村支书的双腿,警方或许心知肚明,大家都在装糊涂而已 7、【时事热评】山东疫苗、河南冒名上学、广东撞车事件 这几天的媒体聚焦点大概有三件事:一是山东疫苗案件的持续发酵、二是河南周口冒名顶替上学 事件、三是广东东莞的撞车事件。三件事情都跟维权有关,针对疫苗案件,为人父母者一直要求对犯 罪者杀之而后快,以维护孩子的健康权;被冒名顶替上学的王娜娜则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力,要求 弄清真相;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件事情中的比亚迪轿车车主唐某则称自己是在维护路权,虽然有人质疑, 但同时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 第8页共
第 8 页 共 25 页 显而易见这又是一起与拆迁征地补偿相关的恶劣暴力事件,这么些年来,类似暴力案件层出不穷, 几乎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一般而言,如果没有出现被打死人的严重后果,都很难被媒体新闻关 注。而西安这起暴力事件中,被打断双腿的竟然是 76 岁的老人,为什么有人要打断一位仅仅是村民 与政府之间传递征地补贴信息的老人双腿?老村支书到底碍了谁的大事、挡了谁的利益?这恐怕是一 个既简单但又令公众愤怒而无奈的现实。 76 岁的老村支书在这起围绕征地补贴与政府的谈判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谈 判的另一方怎么说:事发后,街道办事处通过民政部门先行垫付了 3 万元治疗费,“当天街道办将老 支书和另一个村民请到街道办,向对方讲解征地补偿政策,没想到老人在回家路上被打。老人是村民 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他了解清楚之后,向村民解释更令人信服。” “老人是村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他了解清楚之后,向村民解释更令人信服”,也就是说老人只 不过是在政府与村民之间了解和传递有关征地补贴的信息。不过既然如此,老人身为村支书,到底在 征收土地的补贴谈判中有没有决策的权力与作用,这似乎才更重要,与此同时,还要看老支书在征地 补贴谈判中,主要是倾向于哪一方的利益;从过去屡屡发生的农村征地补偿暴力案件中不能看出,村 干部在其中直到的作用,要么是站在村民利益一边成为开发商以及背后政府纵容下暴力的对象与牺牲 品,要么是站在政府与开发商一边,为个人谋取最大利益。这样的情况就不难分析谁才会是痛恨村支 书甚至恨到要打断其双腿。 问题是此新闻中恰恰忽略了征地双方在事件上给 76 岁老村起的作用详细定位,只是街道办一方 强调说“老人是村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他了解清楚之后,向村民解释更令人信服”,如果仅仅只是 一个政府与村民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式人物,谁又会愚蠢到要把暴力施加到这样一个并没有实质作用 的老人身上呢?显然这起暴力案件从现有新闻报导的内容中,看不出真正的内幕,记者和当地街道办 似乎在故意隐藏或忽略什么。 目前当地警方是通过官微公开悬赏万元征集破案线索,很多网友们却认为这个案件并不复杂, 看看谁是获利最大者,谁就一定是幕后黑手,这似乎是多年来从各种拆迁征地暴力事件中得出的经验 判断,大多数情况下,无非是由开发商在地方政府纵容下,组织黑社会袭击处于弱势地位的被拆迁征 地对象,然后再装模作样的进行破案,最终几乎永远是开发商与政府获得他们想要的最大利益。所以 只要搞清楚了村支书得罪的是哪方利益,嫌疑对象或背后的黑手就可以方向性锁定;而就象网友们普 遍猜测的、更大的可能直接行使暴力的就是一向无恶不作的开发商,他们既代表了自己的利益,也代 表了地方政府的利益,所以才在几乎所有的拆迁征地中处于强势地位,这恰恰也是暴力拆迁层出不穷 的根本原因。道理很简单,村民没有必要将一个 76 岁老村支局双腿打断,他们只需要更换一个谈判 代表就能解决问题。 所以到底是谁在路上打断了 76 岁老村支书的双腿,警方或许心知肚明,大家都在装糊涂而已。 7、【时事热评】山东疫苗、河南冒名上学、广东撞车事件 这几天的媒体聚焦点大概有三件事:一是山东疫苗案件的持续发酵、二是河南周口冒名顶替上学 事件、三是广东东莞的撞车事件。三件事情都跟维权有关,针对疫苗案件,为人父母者一直要求对犯 罪者杀之而后快,以维护孩子的健康权;被冒名顶替上学的王娜娜则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力,要求 弄清真相;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件事情中的比亚迪轿车车主唐某则称自己是在维护路权,虽然有人质疑, 但同时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
其实第三件事在微博上已经出现有十天了,只是最近的正反两方的声音越来越尖锐才引起了更多 的关注。实事求是的说,比亚迪车主将大众车撞翻的后果要远远大于大众车主违反交通规则的后果 庆幸的是大众车主没有出现生命危险。那么既然如此,针对这种行为为什么还有至少半数的人对比亚 迪车主的行为表示支持呢?难道真的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麻木的看客心态”吗?恐怕问题没有那么简 单。因为太多的人经历过类似的遭遇,而太多人的人选择的只能是避让,一旦避让有可能又被后边的 车子追尾。从视频中不难看出,大众车主连续地违规变向,根本就是无视规则的存在,而似乎已经料 定了后车没有胆量去撞上去的。恐怕这位大众车主也不是头一次这样的行为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 去年成都女车主卢某随意变线而被暴打后同样引来了欢呼声 在这里,笔者无意去站在比亚迪车主还是大众车主的立场上去支持谁、批判谁,毕竞自有相关部 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或者规则来裁决。但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个相关部门和相关的依据上了。就在今天, 有北青社评的评论文章《“维护路权”不能靠个体施罚》中的观点提出“即便后者司机唐某认定前车 违规实线变道,也完全可以保留证据,向职能部门寻求援助,藉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试想一下, 如果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还有谁愿意挺身而出去当草莽英雄呢?“路怒族”固然可恨,但是引 起路怒的原因呢?总不能完全归结为个人脾气吧。就像这篇文章的评论中说的“如果恶意侵犯路权的 现象日益严重,私人维权行为就会增多。管理部门的执法导向作用非常关键,有的地方公权部门不作 为,黑社会就取而代之。”看看我们现在状况吧,能加塞的绝不正常排队,能闯的红灯绝不耐心等待 没有挂牌照的话大胆地闯红灯、走应急车道、超速、占用自行车道,遇到点拥堵就是不听的摁喇叭等 等,在其他的领域亦是如此。如果相关的法律足够严苛、相关的执法尺度足够严格,又何须车主自己 出来给自己主持公道呢? 同样的问题发生在笔者的身边。以前每天骑自行车放在地铁五路居站的门口,然后坐地铁上班 却不料最近被清理了,自行车被扔的到处都是,理由是地铁执法大队贴出的告示“地铁口的广场不允 许乱停车,否则后果自负”。然而,巴掌大的地铁口之外则是各种趴活的黑车或者是一直不挪窝的滴 滴车主们,造成了极其混乱的拥堵局面,却并没有执法队来管理,也许人家地铁执法队会说,这不归 他们管了。同时,地铁站在规划上时却没有一个自行车的停车场,作为骑车族的弱势群体,只能默默 地改为步行了。其实原因很简单,涉及到的交警部门、城管部门、地铁部门乃至规划部门各自划出自 己的领域,别人的地盘我管不着,于是弱势者只能越来越弱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骑自行车者拿起 砖头去砸骑车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类似的小区里的大爷连砸多辆占用绿地的汽车的新闻不是没有过 该维权的组织或者部门不作为,个人只能揭竿而起,自我维权了。所以,部门之间“九龙治水”的局 面不改,自我维权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8、【时事热评】人民日报为什么不厌其烦说疫苗 昨天人民日报用了近似一个整版,发表了一篇叫做《五解疫苗之疑》的文章,文章从疫苗不“冷” 会咋样、国产疫苗是否靠谱、疫苗会不会有“毒”、免费疫苗管不管用、自费疫苗该不该打等五个方 面详细解读了社会上有关疫苗的五个热点问题。应该说文章的解读和回答都非常到位,为当前社会上 有些人们心中产生的疑惑和解除心理上的阴影都有很大的影响 上午,恰恰和一位朋友聊天,大约是我们今天都注意到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这位朋友以为人民 日报是在小题大做,他以为当前的山东问题疫苗事件根本不会影响人民对疫苗的选择,人们该打还是 会打。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以为这篇的文章发的很好,很及时,对于我们的社会很有帮助。而我 的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今天媒体透露出来的另一个信息:《香港卫生署:赴港打疫苗可预约每月120 第9页共25
第 9 页 共 25 页 其实第三件事在微博上已经出现有十天了,只是最近的正反两方的声音越来越尖锐才引起了更多 的关注。实事求是的说,比亚迪车主将大众车撞翻的后果要远远大于大众车主违反交通规则的后果, 庆幸的是大众车主没有出现生命危险。那么既然如此,针对这种行为为什么还有至少半数的人对比亚 迪车主的行为表示支持呢?难道真的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麻木的看客心态”吗?恐怕问题没有那么简 单。因为太多的人经历过类似的遭遇,而太多人的人选择的只能是避让,一旦避让有可能又被后边的 车子追尾。从视频中不难看出,大众车主连续地违规变向,根本就是无视规则的存在,而似乎已经料 定了后车没有胆量去撞上去的。恐怕这位大众车主也不是头一次这样的行为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 去年成都女车主卢某随意变线而被暴打后同样引来了欢呼声。 在这里,笔者无意去站在比亚迪车主还是大众车主的立场上去支持谁、批判谁,毕竟自有相关部 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或者规则来裁决。但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个相关部门和相关的依据上了。就在今天, 有北青社评的评论文章《“维护路权”不能靠个体施罚》中的观点提出“即便后者司机唐某认定前车 违规实线变道,也完全可以保留证据,向职能部门寻求援助,藉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试想一下, 如果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还有谁愿意挺身而出去当草莽英雄呢?“路怒族”固然可恨,但是引 起路怒的原因呢?总不能完全归结为个人脾气吧。就像这篇文章的评论中说的“如果恶意侵犯路权的 现象日益严重,私人维权行为就会增多。管理部门的执法导向作用非常关键,有的地方公权部门不作 为,黑社会就取而代之。”看看我们现在状况吧,能加塞的绝不正常排队,能闯的红灯绝不耐心等待, 没有挂牌照的话大胆地闯红灯、走应急车道、超速、占用自行车道,遇到点拥堵就是不听的摁喇叭等 等,在其他的领域亦是如此。如果相关的法律足够严苛、相关的执法尺度足够严格,又何须车主自己 出来给自己主持公道呢? 同样的问题发生在笔者的身边。以前每天骑自行车放在地铁五路居站的门口,然后坐地铁上班。 却不料最近被清理了,自行车被扔的到处都是,理由是地铁执法大队贴出的告示“地铁口的广场不允 许乱停车,否则后果自负”。然而,巴掌大的地铁口之外则是各种趴活的黑车或者是一直不挪窝的滴 滴车主们,造成了极其混乱的拥堵局面,却并没有执法队来管理,也许人家地铁执法队会说,这不归 他们管了。同时,地铁站在规划上时却没有一个自行车的停车场,作为骑车族的弱势群体,只能默默 地改为步行了。其实原因很简单,涉及到的交警部门、城管部门、地铁部门乃至规划部门各自划出自 己的领域,别人的地盘我管不着,于是弱势者只能越来越弱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骑自行车者拿起 砖头去砸骑车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类似的小区里的大爷连砸多辆占用绿地的汽车的新闻不是没有过。 该维权的组织或者部门不作为,个人只能揭竿而起,自我维权了。所以,部门之间“九龙治水”的局 面不改,自我维权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8、【时事热评】人民日报为什么不厌其烦说疫苗 昨天人民日报用了近似一个整版,发表了一篇叫做《五解疫苗之疑》的文章,文章从疫苗不“冷” 会咋样、国产疫苗是否靠谱、疫苗会不会有“毒”、免费疫苗管不管用、自费疫苗该不该打等五个方 面详细解读了社会上有关疫苗的五个热点问题。应该说文章的解读和回答都非常到位,为当前社会上 有些人们心中产生的疑惑和解除心理上的阴影都有很大的影响。 上午,恰恰和一位朋友聊天,大约是我们今天都注意到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这位朋友以为人民 日报是在小题大做,他以为当前的山东问题疫苗事件根本不会影响人民对疫苗的选择,人们该打还是 会打。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以为这篇的文章发的很好,很及时,对于我们的社会很有帮助。而我 的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今天媒体透露出来的另一个信息:《香港卫生署:赴港打疫苗可预约 每月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