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种子虫害防治SeedPestControl课程代码:231010042课程类别:拓展教育学时/学分:34/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10学时)需预修课程:种子学、植物学适用专业:种子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种子虫害防治是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昆虫分类与种子生产有关的主要目及所属科,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种子害虫的调查与测报、农业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种苗生产期地下害虫、地上害虫;种子储藏期害虫。自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种子虫害防治原理、基本掌握防治技术、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新疆主要农作物生产期地下害虫、地上害虫:种子储藏期害虫的形态识别,为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种子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害虫的形态鉴定、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措施等理论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有关种子生产及储存中涉及的虫害防治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掌握种子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开展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讲课0.5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2.昆虫与人类的关系;3.种子虫害防治的内容和任务。教学要求: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种子虫害防治这门课程在种子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和人类的关系。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第二章昆虫的体驱构造和功能(讲课1.5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昆虫的特征;2.昆虫的头部;3.昆虫的胸部;4.昆虫的腹部:5.昆虫的体壁;6.昆虫的内部器官。教学要求:
种子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种子虫害防治Seed Pest Control 课程代码:231010042 课程类别:拓展教育 学时/学分:34/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10学时) 需预修课程:种子学、植物学 适用专业:种子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 种子虫害防治是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昆虫分类与种子生产有关的主 要目及所属科,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种子害虫的调查与测报、农业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种苗生产期地下 害虫、地上害虫;种子储藏期害虫。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种子虫害防治原理、基本掌握防 治技术、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新疆主要农作物生 产期地下害虫、地上害虫;种子储藏期害虫的形态识别,为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种子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害虫的形态鉴 定、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措施等理论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有关种子生产及储存中涉及的 虫害防治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掌握种子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 生开展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讲课0.5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2.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3.种子虫害防治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要求: 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种子虫害防治这门课程在种子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和人类的关 系。 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昆虫的体躯构造和功能(讲课1.5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昆虫的特征; 2.昆虫的头部; 3.昆虫的胸部; 4.昆虫的腹部; 5.昆虫的体壁; 6.昆虫的内部器官。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的特征、昆虫的头部、昆虫的胸部、昆虫的腹部、昆虫的体壁的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内部器官的结构。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的头部、昆虫的胸部、昆虫的腹部、昆虫的体壁、昆虫的内部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内部器官。第三章昆虫的生物学(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昆虫的生殖方式2.昆虫的卵和胎胚发育;3.昆虫的胚后发育;4.成虫生物学。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卵的构造特点,昆虫胚胎发育,掌握结构与害虫防治的关系。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卵的构造特点,昆虫胚胎发育全过程。第四章昆虫的分类(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昆虫系统学的基本原理:2.六足总纲的系统发育及分类;3.昆虫纲的分类。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昆虫分类阶元和分类检索表的种类,昆虫的命名方法、规则和双项式检索表的使用方法;掌握农业上重要的目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纲的分类体系,重要目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第五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影响;2.种群生态学:3.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教学要求:要求掌握昆虫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影响、昆虫种群的相关概念使学生掌握。本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影响昆虫的环境因素、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第六章种子害虫的调查与测报(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农作物预测预报概况:2.发生期预测;3.发生量预测:4.迁飞法害虫的预测方法;5.害虫危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6.害虫的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教学要求:掌握害虫的主要预测预报方法。本章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的特征、昆虫的头部、昆虫的胸部、昆虫的腹部、昆虫的体壁的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内部器 官的结构。 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的头部、昆虫的胸部、昆虫的腹部、昆虫的体壁、昆虫的内部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昆虫 的内部器官。 第三章昆虫的生物学(讲课2 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昆虫的生殖方式; 2.昆虫的卵和胎胚发育; 3.昆虫的胚后发育; 4.成虫生物学。 教学要求: 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卵的构造特点,昆虫胚胎发育,掌握结构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卵的构造特点,昆虫胚胎发育全过程。 第四章昆虫的分类(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 1.昆虫系统学的基本原理; 2.六足总纲的系统发育及分类; 3.昆虫纲的分类。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昆虫分类阶元和分类检索表的种类,昆虫的命名方法、规则和双项式检索表的使用方法;掌握农 业上重要的目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本章重点、难点:昆虫纲的分类体系,重要目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第五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2.种群生态学; 3.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教学要求: 要求掌握昆虫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影响、昆虫种群的相关概念使学生掌握。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影响昆虫的环境因素、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 第六章种子害虫的调查与测报(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农作物预测预报概况; 2.发生期预测; 3.发生量预测; 4.迁飞法害虫的预测方法; 5.害虫危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 6.害虫的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 教学要求: 掌握害虫的主要预测预报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预测、害虫危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害虫的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阅值。第七章种子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内容:1.植物检疫;2.农业防治;3.物理防治4.生物防治;5.化学防治;6.害虫综合治理。教学要求:掌握害虫防治的方法及其优缺点,理解害虫综合治理。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农业害虫的控制方法。难点:害虫综合治理。第八章种苗生产期地下害虫(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地下害虫概说;2.地老虎类;3.类;4.螃类;5.金针虫;6.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教学要求:掌握地下害虫定义,掌握蜡、地老虎、金针虫、4类害虫的主要生活习性、危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九章种苗生产期地上害虫(讲课12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小麦害虫2.水稻害虫;3.玉米害虫;4.棉花害虫。教学要求:掌握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的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的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第十章储粮害虫(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仓库害虫概述;2.玉米象;3.豆象;
重点、难点: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预测、害虫危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害虫的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 阈值。 第七章种子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讲课3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3.物理防治; 4.生物防治; 5.化学防治; 6.害虫综合治理。 教学要求: 掌握害虫防治的方法及其优缺点,理解害虫综合治理。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害虫的控制方法。 难点:害虫综合治理。 第八章种苗生产期地下害虫(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地下害虫概说; 2.地老虎类; 3.蝼蛄类; 4.蛴螬类; 5.金针虫; 6.地下害虫综合防治。 教学要求: 掌握地下害虫定义,掌握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4类害虫的主要生活习性、危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 治措施。 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九章种苗生产期地上害虫(讲课12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小麦害虫; 2.水稻害虫; 3.玉米害虫; 4.棉花害虫。 教学要求: 掌握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的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本章重点、难点:各类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的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第十章储粮害虫(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仓库害虫概述; 2.玉米象; 3.豆象;
4.印度谷;5.其它仓虫简介。教学要求:识别仓库害虫主要种类形态特征及为害状,掌握主要种类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以及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主要仓虫的为害特点,重要习性、传播途径、检查方法、防治措施。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成绩将由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及课堂测验)、实验成绩(参与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未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新疆农林害虫防治学》第二版,于江南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130531。参考书目:1.《农业昆虫学》,杆运祥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标准书号:ISBN9787109219045。2.《储藏物昆虫学》,李隆术等主编,重庆出版社,2009年,标准书号:ISBN9787536674554
4.印度谷螟; 5.其它仓虫简介。 教学要求: 识别仓库害虫主要种类形态特征及为害状,掌握主要种类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以及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方 法。 本章重点、难点:主要仓虫的为害特点,重要习性、传播途径、检查方法、防治措施。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将由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及课堂测验)、实验成绩(参与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三 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新疆农林害虫防治学》第二版,于江南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09130531。 参考书目: 1.《农业昆虫学》,杵运祥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09219045。 2.《储藏物昆虫学》,李隆术等主编,重庆出版社,2009年,标准书号:ISBN 978753667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