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明;它不讲焦点透视和黄金分割律,却 有无数足以流传千古的真正的艺术杰作;它不 曾信奉过上帝,但有着千百年一脉相承、深入 人心的道德观念。甚至在这个国家里,事事都 要受道德的支配,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翻译成 “善”与“恶”的语言,也几乎没有什么冲突不 可以借道德手段加以解决。在这里,道德不仅 是个人的,而且是官方的,某些道德戒律,要 靠政府官吏和国家法律来执行。这与我们的传 统道德观显然大不相同。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传 统,这是另一一个问题,但只要我们不是狭隘的 欧洲中心论者,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独特价值 第 便不能一笔抹煞。 在我们这个相对论时代,讨论价值问题大 茗 概最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就是中国人自己,对 他们的传统文化也从来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和 态度。 按照文化类型学的分类标准,中国应该被 归入哪一类,这是学者们应予回答的问题,我 所能确认的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大不同于欧 洲,因而不能仅仅以我们西方人习用的标准来 17 衡量中国文化。这种价值的相对性产生于文化 类型的不同。本来,如果没有16世纪以后世界
史的形成和发展,东西方的不同类型文化会循 着各自的途径发展,大概不会相交,更不会发 生严重冲突。不幸,世界史一旦形成,所有类 型的文化就都融汇到一起了:印第安的,非洲 土著的,中国的,印度的等等。自然,这个潮 流的主要部分是近代突然崛起的西方基督教文 明。现代化进程从这里开始,统一的世界历史 也由此形成。这样一来,世界史也好,现代化 也好,都不能不带有西方文明的色彩。正是由 于这个缘故,所有东方民族同时都面临一个极 为深刻的矛盾:文化的冲突。对于欧洲以外的 民族来说,纳入到世界历史的进程并非出于本 意,它们是被迫的,不情愿的,它们对这场历 斯 史巨变完全缺乏准备。更重要的是,代表西方 镜 文化的那些价值,大不同于它们固有的价值观, 有些甚至针锋相对,截然矛盾。可是现在这些 令他们生厌的价值观连同现代化的目标一起被 强加于它们,接受这个挑战,意味着要改变甚 至放弃自已的固有传统,转而采用某些完全陌 生的制度、思想和观念。这个转变自然痛苦异 常。 P 一部中国近代百年史就是在这种痛苦中挣 扎写成的
本世纪初,中国在输入西方的技术之后, 开始输入西方的思想和制度,制定西方式的法 律,甚至进行西方式的革命。这可以说是中国 人进行现代化的尝试,这个尝试有一部分是成 功了,有一部分还在探索中。成功主要表现在 政治革命方面。然而,·问题一涉及制度后面的 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文化传习,就不那么 简单了。文化的差异巨大而深刻。它可以支配 人的行为乃至全部的杜会生活,却不为人所知, 它的根基深埋于民族意识的最底层,极难改变, 至少,比社会制度一类表层的东西,要隐秘 稳定得多。更何况,中国人往往事事都要用祖 先传下来的那套道德来衡量。虽然,它在事实 面前也要低头,承认西洋人的枪炮厉害,物质 精 文明发达,可是最终,总有一条要牢牢抓住, 那就是中国人的道德“天下第一”。用一些“新 儒”的话说:西方有物质文明,中国有精神文 明,未来的世界大势,就是这两种文明的完美 结合。中国人的这份自信,大概与它早期的辉 煌历史有关(欧洲中心论不也是成功的副产品 吗?)不过,历史毕竞是历史,现在的人不能靠 9 古人吃饭。过去是天下第一,不能保证现在也 能够跻身于先进之列,落后了就要承认落后
然后奋起直追,否则,怕是连生存下去也很难。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的自大心理真是让人吃 惊。因为直到现在还有以中国精神拯数世界的 主张,殊不知就是因为这类人太多了,中国人 在向现代化目标行进时,才总显得步履维艰。 总之,本世纪以来,中国人始终面临着一种摆 脱不了的矛盾。固有的与外来的,传统的与现 代的,过去的与未来的,老是纠缠在一起。这 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百多年来,所谓文化 论战在中国总是生生不息。他们总是不断反省 自己继受的文化,热衷于研究各种文化的不同, 当然首先是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不过, 新波斯 我也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讨论者都能把中国 历史放到世界历史进程中去观察和估量,并且 将传统与现代性问题放在一个适当的理论框架 里来仔细地考虑。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总是喜欢 一般地谈论“文化”问题,使用一些含混的词 句和玄而又玄的概念,让你弄不清他究竟说了 些什么和究竞想要说明什么。这种毛病在一些 传统的批判者与反对者身上也并非竿见。 这种现象的形成除了传统本身的因素外, 10 可能还有现实的原因。有人用本世纪初新文化 运动的经验作例证来说明他们的观点。他们认
为,早期文化讨论者如严复、李大钊、陈独秀 等人都不只限于抽象地谈论文化,而是把触角 同时深人到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宗教、 社会等各个领域。虽然,他们也受到当时历史 条件的限制,但毕竞做了些扎实的工作,至今 也还有其价值。相反,今天许多文化讨论者只 是笼而统之地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点, 比起半个世纪以前,或许变得全面些,辩证些, 因此也温和一些,稳妥些,但实际并未有所深 入。特别是因为,大家很少注意对传统文化基 本构成部分的具体剖析,对一些与民族命运直 接相关的领域和问题更少涉及。这一点,比过 去是一个退步。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也很有 趣,可惜不能在这里展开来谈。 替 我要告诉你的是,有几位年轻的中国朋友, 最近提出了一个很有创见的研究计划,准备就 一系列相互对立的具体命题展开分析。比如, 他们认为,西方人讲权利,中国人则强调义务; 西方人重平等,中国人习于等差;西方人按契 约办事,中国人则服膺权威;西方文化强调个 人价值,中国传统则讲大公无私;西方人以公 11 民立国,中国人则只知有群众而少公民意识; 西方人尊崇法律,中国人则事事以道德为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