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A.干扰素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损伤细胞膜的功能 C.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核酸合成 E.以上 都是 (八)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主要讲授内容: 1.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程序及血清学诊断原理及意义。 2.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形态学检查,病毒蛋白抗原及特异IgM检查,核 酸检测。(核酸杂交、核酸扩增技术、PCR、LCR、RT-PCR、基因芯片技术)。 3.真菌学诊断:病原性真菌的检查与鉴定及快速诊断方法。 4.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制剂。 新型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合成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 苗)。 5.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的治疗抗菌药物的种类、主要作用机制。 教学时数: 1学时 重点与难点: 1.病原学诊断的原则。 2.病毒与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3.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常用的制剂、生物制品。 思考题或练习题: 1.对一疑似伤寒(或流脑)的患者,你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对于细菌内毒素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热 B.白细胞升高 C.微循环障碍 D.DIC E.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3.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A.干扰素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损伤细胞膜的功能 C.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核酸合成 E.以上 都是 (八)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主要讲授内容: 1.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程序及血清学诊断原理及意义。 2.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形态学检查,病毒蛋白抗原及特异 IgM 检查,核 酸检测。(核酸杂交、核酸扩增技术、PCR、LCR、RT-PCR、基因芯片技术)。 3.真菌学诊断:病原性真菌的检查与鉴定及快速诊断方法。 4.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制剂。 新型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合成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 疫 苗)。 5.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的治疗抗菌药物的种类、主要作用机制。 教学时数: 1 学时 重点与难点: 1.病原学诊断的原则。 2.病毒与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3.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常用的制剂、生物制品。 思考题或练习题: 1.对一疑似伤寒(或流脑)的患者,你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对于细菌内毒素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热 B.白细胞升高 C.微循环障碍 D.DIC E.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2.属于神经毒素的外毒素是 A.产气荚膜梭菌a毒素 B.红疹毒素 C.肉毒毒素 D.白喉毒素 E.葡糖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TSST-1) 3.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 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 D.抗原性弱 E.不耐热 4.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 B.蛋白质 C.脂蛋白 D.核酸 E.脂 多糖 5.引起菌群失调症,是因明显改变了正常菌群的 A.营养条件 B.遗传特性 C.耐药性 D.组成和数量 E.增殖方式 6.关于细菌外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不能经高压蒸汽灭菌法破灭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九)第八章球菌 主要讲授内容: 1.葡萄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脓、血等标本 的分离鉴定,食物中毒检查。 2.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所致疾病。 3.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4.奈瑟氏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教学时数: 3学时 重点与难点: 1.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性。 2.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抗原构造及分类
2.属于神经毒素的外毒素是 A.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 B.红疹毒素 C.肉毒毒素 D.白喉毒素 E.葡糖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TSST-1) 3.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 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 D.抗原性弱 E.不耐热 4.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 B.蛋白质 C.脂蛋白 D.核酸 E.脂 多糖 5.引起菌群失调症,是因明显改变了正常菌群的 A.营养条件 B.遗传特性 C.耐药性 D.组成和数量 E.增殖方式 6.关于细菌外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不能经高压蒸汽灭菌法破灭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九)第八章 球菌 主要讲授内容: 1.葡萄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脓、血等标本 的分离鉴定,食物中毒检查。 2.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所致疾病。 3.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4.奈瑟氏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教学时数: 3 学时 重点与难点: 1.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性。 2.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抗原构造及分类
3.病原性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的关系。 2.试述链球菌感染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3.甲型链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C-反应蛋白 B.自溶酶 C.荚膜 D.外毒 素 E.内毒素 2.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多例剥脱性皮炎患者,为追踪传染源,对从医务人员 及病儿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进一步做的试验是 A.血浆凝固酶 B.耐热核酸酶 C.溶血性 D.噬菌体分型 E.乙醇发酵 3.肺炎链球菌可引起 A.支气管肺炎 B.肺脓肿 C.大叶性肺炎 D.支气管哮喘 E. 胸膜炎 (十)第九章肠杆菌科 主要讲授内容: 1.肠道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 构造、抵抗力、变异。 2.大肠埃希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3.志贺氏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 4.沙门菌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伤寒的病程。 5.微生物学检查法(沙门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肥达氏反应)及特异性预防。 教学时数: 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3.病原性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的关系。 2.试述链球菌感染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3.甲型链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C-反应蛋白 B.自溶酶 C.荚膜 D.外毒 素 E.内毒素 2.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多例剥脱性皮炎患者,为追踪传染源,对从医务人员 及病儿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进一步做的试验是 A.血浆凝固酶 B.耐热核酸酶 C.溶血性 D.噬菌体分型 E.乙醇发酵 3.肺炎链球菌可引起 A.支气管肺炎 B.肺脓肿 C.大叶性肺炎 D.支气管哮喘 E. 胸膜炎 (十)第九章 肠杆菌科 主要讲授内容: 1.肠道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 构造、抵抗力、变异。 2.大肠埃希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3.志贺氏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 4.沙门菌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伤寒的病程。 5. 微生物学检查法(沙门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肥达氏反应)及特异性预防。 教学时数: 2 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3.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特点、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思考题或练习题: 1.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简述其致病特点。 2.简述痢疾志贺菌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新型肠道病毒70型 D.大肠埃希菌0157型 E.轮状病毒A组 2.在鉴别倡导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蔗糖 D.菊糖 E.乳糖 3.最常见的肾盂肾炎病原菌是 A.葡萄球菌 B.粪肠球菌 C.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白色念珠 菌 4.在肠道的正常菌群中,对人有益无害的生理性菌群是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乳杆菌 D.双歧杆菌 E.肠链 球菌 (十一)第十章弧菌属 主要讲授内容: 1.霍乱弧菌: 1.1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1.2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 1.3致病性: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霍乱弧菌的致病特点, 1.4免疫性, 1.5微生物学检查法, 1.6防治原则。 2.副溶血性弧菌:形态培养特点、致病性。 教学时数: 1学时
3.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特点、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思考题或练习题: 1.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简述其致病特点。 2.简述痢疾志贺菌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 1.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新型肠道病毒 70 型 D.大肠埃希菌 O157 型 E.轮状病毒 A 组 2.在鉴别倡导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蔗糖 D.菊糖 E.乳糖 3.最常见的肾盂肾炎病原菌是 A.葡萄球菌 B.粪肠球菌 C.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白色念珠 菌 4.在肠道的正常菌群中,对人有益无害的生理性菌群是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乳杆菌 D.双歧杆菌 E.肠链 球菌 (十一)第十章 弧菌属 主要讲授内容: 1.霍乱弧菌: 1.1 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 1.3 致病性: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霍乱弧菌的致病特点, 1.4 免疫性, 1.5 微生物学检查法, 1.6 防治原则。 2.副溶血性弧菌:形态培养特点、致病性。 教学时数: 1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