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了光以外,还有温度、水分,等等。这些 因素是怎样影响鼠妇生活的呢? 进一步探究烟 鼠妇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因素(如土壤的潮湿程度、温度等)的影响 呢?请你参照前面介绍的步骤,独立完成一个类似的探究。在制定探究计 划之前,请认真想一想: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设计对照实验时,还要 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吗?探究结束后,完成一个探究报告。探究报告应包 括探究的问题,假设,设计思路,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结果,结论。 不仅鼠妇,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 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 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图1-12)。 图I-12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17
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等。例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 光、养料和水分;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 “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图I-13) 分 图1-13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练习 除光、温度、水以外,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哪些?如果有, 请举例说明。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 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3.蚯蚓是在土壤中穴居的动物,轻易不到地面上来。而在夏日,大雨过 后,常会在草地、花园或农田中,见到在地面上爬动的蚯蚓。请你运用学过的 知识,解释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如果可能的话,通过做实验检验你的 观点。 4.课文中介绍了一个说明植物之间竞争关系的例子。动物之间有没有竞 争关系呢? 5.“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结子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峰的蜜和幼 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这是达尔文描述 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你能用图解表示其中的关系吗?分祈假如猫少了,对三叶 草有什么影响
①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资料分析 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荒漠中生活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 的骆驼刺、地下 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的根比地上部分 时才会出汗。 长很多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讨论 上述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 系? 19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让我们通过做一个测量活动来探究吧。 探究 ,,,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请你准备一个干湿计。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 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从而探究植物 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思考 在设计探究方案前,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 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会有什 么区别,请你作出假设。 3.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 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吗?测量灌丛的湿度 时,能把千湿计放在地上吗? 4.在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 如早晨在裸地分3处测湿度并记录下来,算出平 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你能说出这样做 的理由吗? 干湿计 5.在科学研究中,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 数据,常常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例如,如果把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中测 得的数据,分别求平均值以后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三处的湿度差异;如果 把某一处早、中、晚的平均值做成曲线,可以了解该处一天内的湿度变化; 如果把三处的曲线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上,还可以比较三处一天内的湿度变 化的异同。你打算选择哪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6.在做测量前,请你设计好记录表格。 制定计划 1.确定测量的地点、时间
o第二章生物园是所有生物的家 2.讨论小组同学间的分工。 3.讨论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实施计划 按制定的计划去做,将获得的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得出结论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把本组的结果告诉其他组。比一比,哪组的结论更全面、更深刻。 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蚯蚓在土壤中 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图Ⅰ-14)。在沙地 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图Ⅰ-15)。你能再举出几个例子吗? 图Ⅰ-14蚯蚓疏松土壤 图1-15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 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技能训练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題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观察兔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