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开封市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倔强崛起奔驰投奔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B、参差差遣呕吐偶然始终不渝不言而喻 C、庇护卑鄙字帖妥帖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D、娴熟纤细栈桥绽放称心如意瞠目结舌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脉搏莫须有郑重其事无与伦比 B、取缔座右铭获益匪浅默守成规 C、诘责正能量迫不及待粗制滥造 D、寒暄孺子牛谈笑风生如愿以偿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个人对自己信仰和追求的东西,必须具有 的精神,具有泰山压项也 不弯腰的意志,还要有忍耐人间一切艰辛苦难的毅力,可能到达彼岸。否则, 或许能挺得住一阵子是十年二十年,但往往不能坚持到最终,像一个参 加完米长跑的运动员,尽管已经已经咬紧牙关跑完九千九百米了,在最后的一 百米挺不住了,倒在跑道上 A、百折不挠就或许 B、百回千转才甚至 C、百折不挠才甚至 D、千回百转就或许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曹刿论战》) (4)、人生须有境界,文天祥用 (《过零 丁洋》),表现忧国之痛和舍生忘死的民族气节;陶渊明以 ”(《饮酒》),含蓄表达了陶醉自然,物我 两忘的理想境地。 5、阅读下面《水浒》中的两个片段,按要求答题。(共4分) (1)左手紧紧地掀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 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了鲜血。, 2)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 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颌 (1)这两段中的打虎英雄分别是 和 (2分) (2)说说这两位英雄的性格不同之处。(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5分)
2013 年开封市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 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倔强 崛起 奔驰 投奔 揠苗助长 偃旗息鼓 B、参差 差遣 呕吐 偶然 始终不渝 不言而喻 C、庇护 卑鄙 字帖 妥帖 鲜为人知 屡见不鲜 D、娴熟 纤细 栈桥 绽放 称心如意 瞠目结舌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 A、脉搏 莫须有 郑重其事 无与伦比 B、取缔 座右铭 获益匪浅 默守成规 C、诘责 正能量 迫不及待 粗制滥造 D、寒暄 孺子牛 谈笑风生 如愿以偿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一个人对自己信仰和追求的东西,必须具有 的精神,具有泰山压项也 不弯腰的意志,还要有忍耐人间一切艰辛苦难的毅力, 可能到达彼岸。否则, 或许能挺得住一阵子 是十年二十年,但往往不能坚持到最终,像一个参 加完米长跑的运动员,尽管已经已经咬紧牙关跑完九千九百米了,在最后的一 百米挺不住了,倒在跑道上。 A、百折不挠 就 或许 B、百回千转 才 甚至 C、百折不挠 才 甚至 D、千回百转 就 或许 4、古诗文默写。(共 8 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3)、 ,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曹刿论战》) (4)、人生须有境界,文天祥用“ , ”(《过零 丁 洋 》), 表 现 忧 国 之 痛 和 舍 生 忘 死 的 民 族 气 节 ; 陶 渊 明 以 “ , ”(《饮酒》),含蓄表达了陶醉自然,物我 两忘的理想境地。 5、阅读下面《水浒》中的两个片段,按要求答题。(共 4 分) (1)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 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2)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 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 (1)这两段中的打虎英雄分别是 和 。(2 分) (2)说说这两位英雄的性格不同之处。(2 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5 分)
人民网11月14日电今天,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连日来,由中国文字博物馆精 心打造的《大美汉字》展在沪展出,集中展示和表现了中国汉字数千年风雨历程和艺术 精华。此次沪上《大美汉字》展出为国内巡回展首站。 《大美汉字》展联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 会主办。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共分为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研究与传播、艺术与意 趣和汉字与河南、安阳四个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轨迹;汉 字的研究成果和印刷术;汉字的书法、篆刻及使用中的妙趣精华;汉字的发源地河南、 安阳的厚重历史等方面,鲜活呈现了汉字数千年的妙趣精华。 (1)将这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3分) (2)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大美汉字》展联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 会主办。 7.下图是中国节水标志,请你说说这个标志的构成以及创意理念。(5分) 构成: 创意: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6分】 柴草冬荣 (1)星期天早晨,姜君老师准备出门买担柴草,刚出巷口,就碰上个卖草的。卖草 人个儿很小,扁担上两垛莲蓬散散的柴草把他遮得严严实实。姜老师喊了声:“卖柴草 的,挑过来!”柴草垛颠了一下,停住了。她准备迎过去,柴草垛却前后调了个儿,向 相反方向移去。这一瞬间,姜老师看出挑草的是个孩子。之后,就只能看见穿着草鞋的 两只脚。那双脚刺了一下姜老师的心—这孩子,大冷的天连袜子都没穿!那双脚倒换 得很快,步幅却很小,柴草跟着颠得慌慌乱乱。 (2)姜老师以为孩子没听清,就又喊:“喂,卖草的,卖柴草的!”这声喊不但没 喊住孩子,反而加剧了柴草的移动和慌乱。姜老师明白,这孩子不是没听清喊声,而是 在躲避,不,在逃避!姜老师前一阵回故乡办理母亲的丧事,耽误了买草时节,现在街 市上柴草很少了,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就追过去:“小孩—小孩!”“买你的草啊 你跑什么跑?”小孩偏跑,拼命跑!跑到一个小巷口,一头扎进去。姜老师知道这是条 死巷,便穷追不舍。她已经不单为了买草,而是要弄明白:他干吧要跑?巷子到头了 孩子扔下柴草,钻进旁边的厕所。没了柴草的遮挡,姜老师一下子看出来,这孩子是自 己的学生尚百秋。她冲着厕所嚷:“百秋—尚百秋!你出来,出来!”没有动静。又 嚷:“你出不出来?你不出来我就在这儿等,等到天黑,看你能在茅厕里过夜?” (3)姜老师斑上的住校生共29名,像尚百秋这样穷的孩子11名。家里没饭吃,爹娘 又不全。每月四块五角钱的伙食费全靠他们自己去挣。春天钓泥鳅,夏天抓鱼、挖黄鱔
人民网 11 月 14 日电 今天,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连日来,由中国文字博物馆精 心打造的《大美汉字》展在沪展出,集中展示和表现了中国汉字数千年风雨历程和艺术 精华。此次沪上《大美汉字》展出为国内巡回展首站。 《大美汉字》展联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 会主办。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共分为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研究与传播、艺术与意 趣和汉字与河南、安阳四个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轨迹;汉 字的研究成果和印刷术;汉字的书法、篆刻及使用中的妙趣精华;汉字的发源地河南、 安阳的厚重历史等方面,鲜活呈现了汉字数千年的妙趣精华。 (1) 将这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3 分) (2)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 《大美汉字》展联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 会主办。 7.下图是中国节水标志,请你说说这个标志的构成以及创意理念。(5 分) 构成:____ 创意: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2 题。(共 16 分】 柴草 冬荣 (1)星期天早晨,姜君老师准备出门买担柴草,刚出巷口,就碰上个卖草的。卖草 人个儿很小,扁担上两垛蓬蓬散散的柴草把他遮得严严实实。姜老师喊了声:“卖柴草 的,挑过来!”柴草垛颠了一下,停住了。她准备迎过去,柴草垛却前后调了个儿,向 相反方向移去。这一瞬间,姜老师看出挑草的是个孩子。之后,就只能看见穿着草鞋的 两只脚。那双脚刺了一下姜老师的心——这孩子,大冷的天连袜子都没穿!那双脚倒换 得很快,步幅却很小,柴草跟着颠得慌慌乱乱。 (2) 姜老师以为孩子没听清,就又喊:“喂,卖草的,卖柴草的!”这声喊不但没 喊住孩子,反而加剧了柴草的移动和慌乱。姜老师明白,这孩子不是没听清喊声,而是 在躲避,不,在逃避!姜老师前一阵回故乡办理母亲的丧事,耽误了买草时节,现在街 市上柴草很少了,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就追过去:“小孩——小孩!”“买你的草啊—— 你跑什么跑?”小孩偏跑,拼命跑!跑到一个小巷口,一头扎进去。姜老师知道这是条 死巷,便穷追不舍。她已经不单为了买草,而是要弄明白:他干吧要跑?巷子到头了, 孩子扔下柴草,钻进旁边的厕所。没了柴草的遮挡,姜老师一下子看出来,这孩子是自 己的学生尚百秋。她冲着厕所嚷:“百秋——尚百秋!你出来,出来!”没有动静。又 嚷:“你出不出来?你不出来我就在这儿等,等到天黑,看你能在茅厕里过夜?” (3) 姜老师班上的住校生共 29 名,像尚百秋这样穷的孩子 11 名。家里没饭吃,爹娘 又不全。每月四块五角钱的伙食费全靠他们自己去挣。春天钓泥鳅,夏天抓鱼、挖黄鳝
秋冬到岗上砍草拾柴,他们把全部的星期天和每日早早晚晚都用来挣饭钱。十四五岁的 孩子,一个个长不出个儿,面黄肌瘦。两只手皴出一道道血口子,也舍不得买盒二分钱 的蛤蜊油。砍一担草不容易,街市上人欺小,狠杀他们的价。眼前这担草能卖上五六角 钱就算孩子幸运了。这担草,她要定了,她怎么也能多给他两天的伙食钱。姜老师就挑 起草,准备先送回家,明天再给他钱。担子一上肩,心里一惊:这担草少说也有80斤 把骨头的尚百秋竟能挑得起?可孩子正是挑着它被自己追得跌跌撞撞跑了这么远!心 酸,落下一行泪来。她放下担子,走近厕所,“百秋啊,老师家里等柴草用,我先挑 去,明天给你钱。”尚百秋突然由厕所里冲出来,拽住扁担:“姜老师,这草……这草 不能卖给您!”“嗯?”“是—是别人订了的。”“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不对 你扯谎,谁订的?住哪儿?我跟你去!”拽着扁担的手不松,“姜老师,这担草不好 尽碎的。”“碎点就碎点儿,我是烧饭,又不拾薇房子!”“姜老师,这草太湿!”“没 事儿,我晒晒。”尚百秋要哭了,“那,那这草就送给您了,您别给我钱!”说完,低 了头拼命跑开。姜老师摇摇头,叹了口气。空着手的尚百秋她是追不上的。 (4)姜老师以为草真的湿,进院就摊开来晒。发现了两块石头,她一屁股跌坐在廊 沿的石条上哭了起来。 (5)第二天,物理课上。她看到尚百秋一直低着脑袋不敢瞅她。她也不忍再看他。 最后一个课时她让授课的朱老师捎一个纸条:“尚百秋,中午去我宿舍。姜老师。”她 嘱咐朱老师一定要在下课后给他,以兔影响他学习 (6)刚吃完午饭,姜老师就在宿舍里等,桌上摆着件稀罕食品—切开了的心里美 萝卜,这是特为尚百秋准备的,她是舍不得为自己买的。 (7)远远的,响起了嚓啦嚓啦的脚步声,尚百秋来了。嚓啦一一嚓啦—姜老师感 受着尚百秋身与心的全部沉重,沉重得她无法承受。没等学生站好喊报告,姜老师拉开 门,“百秋!”一把拽进来,捺到凳子上。 (8)尚百秋低着头,两只皴得洗不净了的手在膝盖上颤抖着。姜老师伸过双手,搭 住尚百秋两肩,努力摆出副轻松愉悦的样子。便想找一句合适的话开头,却总找不到 突然,她眼一热,一把搂过学生,哭出声来:“孩子,别,别害怕……” (9)2002年金秋。姜君老师80寿诞。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二百多名学生前来庆 贺。寿筵上,召集人副省长尚百秋讲述了上面那段发生在1960年的故事。他问寿星:“老 师,您知道,当时我为什么那么怕您吗?” (10)姜老师摇摇头,一冠银发颤动在灯光下,像笑容。 (11)尚百秋说:“因为您,太善良!” (12)掌声如潮。 (13)尚百秋接着说:“如果说,几十年来,我走正了人生的路,那就是因为,我 直都在学习您! 8.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尚百秋讲述的故事概括出来。(3分) 9.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那双脚刺了一下姜老师的心—这孩子,大冷的天连袜子都没穿1
秋冬到岗上砍草拾柴,他们把全部的星期天和每日早早晚晚都用来挣饭钱。十四五岁的 孩子,一个个长不出个儿,面黄肌瘦。两只手皴出一道道血口子,也舍不得买盒二分钱 的蛤蜊油。砍一担草不容易,街市上人欺小,狠杀他们的 价。眼前这担草能卖上五六角 钱就算孩子幸运了。这担草,她要定了,她怎么也能多给他两天的伙食钱。姜老师就挑 起草,准备先送回家,明天再给他钱。担子一上肩,心里一惊:这担草少说也有 80 斤。 一把骨头的尚百秋竟能挑得起?可孩子正是挑着它被自己追得跌跌撞撞跑了这么远!心 一酸,落下一行泪来。她放下担子,走近厕所,“百秋啊,老师家里等柴草用,我先挑 去,明天给你钱。”尚百秋突然由厕所里冲出来,拽住扁担:“姜老师,这草……这草 不能卖给您!”“嗯?”“是——是别人订了的。”“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不对, 你扯谎,谁订的?住哪儿?我跟你去!”拽着扁担的手不松,“姜老师,这担草不好, 尽碎的。”“碎点就碎点儿,我是烧饭,又不拾掇房子!”“姜老师,这草太湿!”“没 事儿,我晒晒。”尚百秋要哭了,“那,那这草就送给您了,您别给我钱!”说完,低 了头拼命跑开。姜老师摇摇头,叹了口气。空着手的尚百秋她是追不上的。 (4)姜老师以为草真的湿,进院就摊开来晒。发现了两块石头,她一屁股跌坐在廊 沿的石条上哭了起来。 (5) 第二天,物理课上。她看到尚百秋一直低着脑袋不敢瞅她。她也不忍再看他。 最后一个课时她让授课的朱老师捎一个纸条:“尚百秋,中午去我宿舍。姜老师。”她 嘱咐朱老师一定要在下课后给他,以免影响他学习。 (6) 刚吃完午饭,姜老师就在宿舍里等,桌上摆着件稀罕食品——切开了的心里美 萝卜,这是特为尚百秋准备的,她是舍不得为自己买的。 (7)远远的,响起了嚓啦嚓啦的脚步声,尚百秋来了。嚓啦——嚓啦——姜老师感 受着尚百秋身与心的全部沉重,沉重得她无法承受。没等学生站好喊报告,姜老师拉开 门,“百秋!”一把拽进来,捺到凳子上。 (8)尚百秋低着头,两只皴得洗不净了的手在膝盖上颤抖着。姜老师伸过双手,搭 住尚百秋两肩,努力摆出副轻松愉悦的样子。便想找一句合适的话开头,却总找不到。 突然,她眼一热,一把搂过学生,哭出声来:“孩子,别,别害怕……” (9)2002 年金秋。姜君老师 80 寿诞。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二百多名学生前来庆 贺。寿筵上,召集人副省长尚百秋讲述了上面那段发生在 1960 年的故事。他问寿星:“老 师,您知道,当时我为什么那么怕您吗?” (10)姜老师摇摇头,一冠银发颤动在灯光下,像笑容。 (11)尚百秋说:“因为您,太善良!” (12)掌声如潮。 (13)尚百秋接着说:“如果说,几十年来,我走正了人生的路,那就是因为,我 一直都在学习您!” 8.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尚百秋讲述的故事概括出来。(3 分) 9.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 分) 那双脚刺了一下姜老师的心——这孩子,大冷的天连袜子都没穿 1
10.阅读下面两个文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下姜老师此时内心的感受。(4分) (1)姜老师以为柴草真的湿,进院就摊开来晒,竞发现了两块石头。她一屁股跌坐在 廊沿的石条上。 (2)突然,她眼一热,一把接过学生,哭出声来:“孩子,别,别害怕… 11.本文中除了姜老师,尚百秋的形象也很突出,请结合全文探究他是个什么样的人。(4 分) 12.在姜老师的80寿诞上,尚百秋为什么要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植物知道些什么秦珍子 ①遇敌情,烽火台上的干柴便会被点燃,警报通过闪耀的火光迅速传递。大学专 业课上的老师说,这是人类传播信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②和我一样,你也在为人类的这点儿本事而颇感得意吧?不过,要是如今有人说, 总是“逆来顺受”的植物,也能对“邻居”发出险情詟报,你有何感想? 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的新书《一株植 物所知道的》中,你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当枫树甲受到臭虫的袭击时,它就会向空 气巾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 城下的臭虫。 ④我几乎有些微傲地忐忑了。难道说,当我在案板上把一个土豆五马分尸的时候, 另外一些待宰的土豆正在做好毒杀我的准备? ⑤别说我杞人忧天,要知道,按照丹尼尔的说法,尽管人们在谈到植物时,觉得它 们和石头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 象! ⑥一株捕蝇草如何适时关闭它多刺的叶片?一朵花如何得知春季的到来?丹尼尔的 新书给出了答案: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懺“社交”,甚至拥有记忆。他 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 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DA的一部分
10.阅读下面两个文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下姜老师此时内心的感受。(4 分) (1)姜老师以为柴草真的湿,进院就摊开来晒,竞发现了两块石头。她一屁股跌坐在 廊沿的石条上。 (2)突然,她眼一热,一把接过学生,哭出声来:“孩子,别,别害怕……” 11.本文中除了姜老师,尚百秋的形象也很突出,请结合全文探究他是个什么样的人。(4 分) 12.在姜老师的 80 寿诞上,尚百秋为什么要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16 题。(共 12 分) 植物知道些什么 秦珍子 ①一遇敌情,烽火台上的干柴便会被点燃,警报通过闪耀的火光迅速传递。大学专 业课上的老师说,这是人类传播信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②和我一样,你也在为人类的这点儿本事而颇感得意吧?不过,要是如今有人说, 总是“逆来顺受”的植物,也能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你有何感想? 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的新书《一株植 物所知道的》中,你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当枫树甲受到臭虫的袭击时,它就会向空 气巾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 城下的臭虫。 ④我几乎有些微微地忐忑了。难道说,当我在案板上把一个土豆五马分尸的时候, 另外一些待宰的土豆正在做好毒杀我的准备? ⑤别说我杞人忧天,要知道,按照丹尼尔的说法,尽管人们在谈到植物时,觉得它 们和石头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 象! ⑥一株捕蝇草如何适时关闭它多刺的叶片?一朵花如何得知春季的到来?丹尼尔的 新书给出了答案: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懂“社交”,甚至拥有记忆。他 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 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 DNA 的一部分
⑦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的照射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 尽情生长。傍晚,太阳在最后一缕远红光中落山,植物们“看”到指令,随之“入眠”。 再看人类,同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⑧不过,植物们虽有“视觉”,却太容易被人类蒙蔽。“揠苗助长”早就过时了,最 新“人工调节植物生长”的手段是,在夜里闪几下红光—效果几乎等同于白天好几个 小时的日照。 除了“视觉”,植物还有“噢觉”。寄生植物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番 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常见的寄主植物。为了证明菟丝子“深爱”番茄,科学家们想了 种种办法,包括把它们关在看不到对方的盒子里,把茄汁抹在橡胶上或是引入“第三者” 小麦 ⑩结果,菟丝子果真“嗅”到番茄释放于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总是坚定不移地扑将 过去。 ⑩比如,前文中受到臭虫攻击的树枝,会以分泌信息素的方式警告同根生的其他树 枝,与此同时,隔壁的树窃取到这种信号并从中获益。 ⑧枝条并不是植物们互通情报的唯一信道。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们还能通过相邻 的根系传递信号。干旱来临时,最先发觉的植物会“告诉”邻居做好缺水的准备 ⑩如果这些都还不算猛料,那么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 也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比如,小麦幼苗在开始孕育果实之前,记得 它们已经度过寒冬。而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存活的植物会将更强的抵抗力传给子孙。 ⑩下一次我踏着草地、捧着鲜花或嚼着蔬菜时,也许会想起这本书,有那么一瞬间 我也会对这些事实上很“敏感”的生命充满爱怜。但这爱怜持续不了多久,因为我记得 书里的另一件事:捕蝇草闭合的前提是叶子上的感觉毛有两根被昆虫触碰,所以它必须 记住第一根感觉毛已经被触碰了。但是这短暂的记忆只能持续约20秒,然后它便忘记了。 ⑩这仍然让我觉得,自己所属的物种,确实要高级一些 13.结合全文,说说以“植物知道些什么”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 14.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介绍了植物的哪些特点。(4分) 15.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分) 16.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风越幽默,请从第⑨段任选一处加以分析。(3分)
⑦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的照射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 尽情生长。傍晚,太阳在最后一缕远红光中落山,植物们“看”到指令,随之“入眠”。 再看人类,同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⑧不过,植物们虽有“视觉”,却太容易被人类蒙蔽。“揠苗助长”早就过时了,最 新“人工调节植物生长”的手段是,在夜里闪几下红光——效果几乎等同于白天好几个 小时的日照。 ⑨除了“视觉”,植物还有“嗅觉”。寄生植物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番 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常见的寄主植物。为了证明菟丝子“深爱”番茄,科学家们想了 种种办法,包括把它们关在看不到对方的盒子里,把茄汁抹在橡胶上或是引入“第三者” 小麦。 ⑩结果,菟丝子果真“嗅”到番茄释放于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总是坚定不移地扑将 过去。 ⑩比如,前文中受到臭虫攻击的树枝,会以分泌信息素的方式警告同根生的其他树 枝,与此同时,隔壁的树窃取到这种信号并从中获益。 ⑧枝条并不是植物们互通情报的唯一信道。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们还能通过相邻 的根系传递信号。干旱来临时,最先发觉的植物会“告诉”邻居做好缺水的准备。 ⑩如果这些都还不算猛料,那么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 也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比如,小麦幼苗在开始孕育果实之前,记得 它们已经度过寒冬。而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存活的植物会将更强的抵抗力传给子孙。 ⑩下一次我踏着草地、捧着鲜花或嚼着蔬菜时,也许会想起这本书,有那么一瞬间, 我也会对这些事实上很“敏感”的生命充满爱怜。但这爱怜持续不了多久,因为我记得 书里的另一件事:捕蝇草闭合的前提是叶子上的感觉毛有两根被昆虫触碰,所以它必须 记住第一根感觉毛已经被触碰了。但是这短暂的记忆只能持续约 20 秒,然后它便忘记了。 ⑩这仍然让我觉得,自己所属的物种,确实要高级一些。 13.结合全文,说说以“植物知道些什么”为题有哪些好处。(2 分) 14.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介绍了植物的哪些特点。(4 分) 15.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 分) 16.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请从第⑨段任选一处加以分析。(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