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认识微生物和解决临床微生物 检验的问题中是否存在转化医学的问 题呢?
我们在认识微生物和解决临床微生物 检验的问题中是否存在转化医学的问 题呢?
廣東省中醫院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KINE 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走进微观世界 ■1683年,荷兰科学家的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虎克的顯微鏡 ■根据显微镜形态: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走进微观世界 1683年,荷兰科学家的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根据显微镜形态: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廣東省中警院 固体培养基和纯培养技术 GL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KINE 为细菌鉴定和分类奠定了基础 1881年,科赫等发明的士豆培养基 "The pure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for all research on infectious disease." Robert Koch 纯培养是研究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一科赫 在纯培养基础上,细菌的一些生理生化特征 (如革兰染色、对氧气的需求、氧化酶、触 酶、动力、糖类发酵、糖类同化实验等)逐 渐成为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固体培养基,让我们看到了菌落
固体培养基和纯培养技术 为细菌鉴定和分类奠定了基础 1881年,科赫等发明的土豆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让我们看到了菌落。 纯培养是研究感染性疾病的基础—科赫 在纯培养基础上,细菌的一些生理生化特征 (如革兰染色、对氧气的需求、氧化酶、触 酶、动力、糖类发酵、糖类同化实验等)逐 渐成为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廣東省中臀院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NESE MEDKINE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统一的细菌鉴定、检索与分类框架 ■20世纪初,在美国细菌学家Bergey的推动下, 成立了一个组织委员会,以制定一个针对所有 已知细菌的分类计划,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如 革兰氏染色、形态、菌落外、以及生化反应 等,对所有的细菌进行鉴定。1923年,《伯杰 氏细菌学手册》第一版正式出版。 伯本铺菌数定手需 (第人) 自1923至1994年,《伯杰氏细菌学手册》共出 超器 版了9版,为细菌的分类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统一的细菌鉴定、检索与分类框架 20世纪初,在美国细菌学家Bergey的推动下, 成立了一个组织委员会,以制定一个针对所有 已知细菌的分类计划,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如 革兰氏染色、形态、菌落外、以及生化反应 等,对所有的细菌进行鉴定。 1923年,《伯杰 氏细菌学手册》第一版正式出版。 自1923至1994年,《伯杰氏细菌学手册》共出 版了9版,为细菌的分类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
廣東省中院 分子生物学技术带给细菌分类质的飞跃 生命系统发生树 细菌 古菌 真核生物 螺旋 丝状萄 鲨兰民 内变形虫民黏液菌动物菌 阳性菌 变形菌门 适盐菌属 植物 甲烷球菌属 蓝茵门 真束黄 纤毛虫 热变形菌 鞭毛虫 拟杆菌属 毛滴虫目 噬胞菌属 微孢子虫门 热袍曹属 双滴虫目 产水菌属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大量细菌新 种的发现和命名
分子生物学技术带给细菌分类质的飞跃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大量细菌新 种的发现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