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体的防卫机能 1.皮肤、粘膜及淋巴结的屏障作用 2.血管及血脑的屏障作用 3.体液中的杀菌因素 4.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5.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 6.透明质酸
1.皮肤、粘膜及淋巴结的屏障作用 2.血管及血脑的屏障作用 3.体液中的杀菌因素 4.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5.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 6.透明质酸 (一)有机体的防卫机能
(二) 促使外科感染发展的因素 1.致病微生物 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尤为重要。细菌的数量越多, 毒力越大,发生感染的机会亦越大。 2.局部条件 皮肤粘膜破损可使病菌入侵组织,局部组织缺 血缺氧或伤口存在异物、坏死组织、血肿和渗出 液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1.致病微生物 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尤为重要。细菌的数量越多, 毒力越大,发生感染的机会亦越大。 2.局部条件 皮肤粘膜破损可使病菌入侵组织,局部组织缺 血缺氧或伤口存在异物、坏死组织、血肿和渗出 液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二)促使外科感染发展的因素
三、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 外科感染发生后受致病菌毒力、局部和全身抵抗 力及治疗措施等影响,可有3种结局: 1.局限化、吸收或形成脓肿:毒力<抵抗力 2.转为慢性感染:毒力三抵抗力 3.感染扩散:毒力>抵抗力
三、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 外科感染发生后受致病菌毒力、局部和全身抵抗 力及治疗措施等影响,可有3种结局: 1.局限化、吸收或形成脓肿:毒力<抵抗力 2.转为慢性感染:毒力≡抵抗力 3. 感染扩散:毒力>抵抗力
四、外科感染诊断与防治 (一)外科感染诊断 1,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但这些 症状并不一定全部出现。 2,全身症状:轻重不一, 感染轻微的可能无全身症 状,感染较重的有全身症状,感染严重的甚至出现 败血症。 3,实验室检查:一般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加和核左 移,但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时,免疫功能低下者 白细胞计数增加不明显,甚至减少。 B超、X线检查和CT,检查等有助于诊断深部脓肿 或体腔内脓肿
四、外科感染诊断与防治 (一)外科感染诊断 1.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但这些 症状并不一定全部出现。 2.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感染轻微的可能无全身症 状,感染较重的有全身症状,感染严重的甚至出现 败血症。 3.实验室检查: 一般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加和核左 移,但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时,免疫功能低下者 白细胞计数增加不明显,甚至减少。 B超、X线检查和CT,检查等有助于诊断深部脓肿 或体腔内脓肿
(二)防治原则 (1)消除外源性因素、切断感染 (2)及早预防感染 (3)注意加强营养 (4)充分调动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 畜体免疫力
(二)防治原则 (1)消除外源性因素、切断感染 (2)及早预防感染 (3)注意加强营养 (4)充分调动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 畜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