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实每必 实验项目编 实验项目 时 实验内容提要 组 号 名称 开 Code 0441011301 掌握开发环境CCS的使用,软硬件 调试的基本方法。 性 开 习用标准c语言编制程序,连 0441011302 DSP程序 性 必开 情况的方 写一个以 学习用汇编语言编制程序,了解 设 0441011303 编语言为基础 C54汇编语言程序结果和一些简 选 的DSp程序 单的汀编再句用法。 性 通过实验熟悉VC5416的定时器及 设 0441011304 DSP的定时器 其控制方法:掌握VC5416的中断 必 计 1 结构和对中断的处理流程。 性 了解VC5416芯片的MPMC工作 设 0441011305 自启动 方式、自启动方式。掌握DSP扩展 选 的烧写过程,学习自启动程序 验学习使用5416ADSP的打 0441011306 围设备的 了 文光 二极管的控制编程方法。 0441011307 有限冲击响应 在VC5416中用窗函数法设计FIR 必 滤波器算法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性 掌握在VC5416中没计R数字 0441011308 无限冲击响应 滤波器算法 波器的原理和方法:熟悉R滤波 器特性。 性 掌握在VC5416中用窗函数法设计 设 0441011309 快速傅立叶变 FT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和方 必 3 计 换算法 开 去:熟悉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特性 性 热态使用VC5416利 0441011310 文通灯除合拉 CETEK-CTR上交迪的万法 熟 复杂控制程 性 (五)教学学时分配数 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讲授实验上机课外小计 DSP技术概述 3 2 2 DSP芯片结构介绍 12
3 实验项目编 号 实验项目 名 称 实验内容提要 学 时 分 配 实 验 类 型 每 组 人 数 必 开/ 选 开 0441011301 Code Composer Studio 入门 掌握开发环境 CCS 的使用,软硬件 调试的基本方法。 3 验 证 性 1 必 开 0441011302 编写一个以 c 语言为基础的 DSP 程序 学习用标准 c 语言编制程序,连接 命令文件,学会建立和改变 map 文 件,以及利用它观察 DSP 内存使用 情况的方法。 3 设 计 性 1 必 开 0441011303 编写一个以汇 编语言为基础 的 DSP 程序 学习用汇编语言编制程序,了解 C54x 汇编语言程序结果和一些简 单的汇编语句用法。 3 设 计 性 1 选 开 0441011304 DSP 的定时器 通过实验熟悉 VC5416 的定时器及 其控制方法;掌握 VC5416 的中断 结构和对中断的处理流程。 3 设 计 性 1 必 开 0441011305 自启动 了解 VC5416 芯片的 MP/MC 工作 方式、自启动方式。掌握 DSP 扩展 Flash 的烧写过程,学习自启动程序 的设计。 3 设 计 性 1 选 开 0441011306 发光二极管阵 列显示 通过实验学习使用 5416ADSP 的扩 展端口控制外围设备的方法,了解 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编程方法。 3 设 计 性 1 选 开 0441011307 有限冲击响应 滤波器算法 在 VC5416 中用窗函数法设计 F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3 设 计 性 1 必 开 0441011308 无限冲击响应 滤波器算法 掌握在 VC5416 中设计 IIR 数字滤 波器的原理和方法;熟悉 IIR 滤波 器特性。 3 设 计 性 1 必 开 0441011309 快速傅立叶变 换算法 掌握在 VC5416 中用窗函数法设计 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和方 法;熟悉 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特性。 3 设 计 性 1 必 开 0441011310 交通灯综合控 制 熟悉使用 VC5416 板控制 ICETEK-CTR 上交通灯的方法,熟 练运用定时器和终端的使用和编 程,学习复杂控制程序设计思路。 3 综 合 性 1 选 开 (五)教学学时分配数 章次 各章名称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 上机 课外 小计 1 DSP 技术概述 3 2 2 DSP 芯片结构介绍 9 3 12
3 DSP指令系统及特点 9 12 4 DSP软件开发过程 12 汇编语言编程举例 9 6 CCS集成开发环境 总计 36 18 54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DSP技术概述 基本内容:简单介绍DSP的含义、特点、现状和发展、DSP产品的分类和 应用领域。 重点:DSP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DSP的基本概念、产品分类及主要应用方向 第二章DSP芯片结构介绍 基本内容:TMS320C54xDSP芯片的硬件结构介绍,包括总线结构、存储器、 CPU以及外围设备等等。 重点:CPU各单元的功能和特点: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 难点: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 教学要求:学握TMS320C54x系列DSP的硬件整体结构,理解其总线结构、 中央处理器单元和存储空间结构,掌握常用片内外设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第三章DSP指令系统及特点 基本内容:重点了解TMS320C54x的七种寻址方式,指令集和特殊指令。 给出特殊指令使用范例,以及流水线的使用技巧。 重点:数据寻址方式:四类指令的使用方法。 难点:典型指令(特别是间接寻址指令)的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熟悉TMS320C54x系列DSP的数据寻址方式,掌握TMS320C54x 系列DSP的指令使用方法,为DSP芯片的软件编程和提高编写程序的运行效率 建立基础
4 3 DSP 指令系统及特点 9 3 12 4 DSP 软件开发过程 6 6 12 5 汇编语言编程举例 6 3 9 6 CCS 集成开发环境 3 3 6 总计 36 18 54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 DSP 技术概述 基本内容:简单介绍 DSP 的含义、特点、现状和发展、DSP 产品的分类和 应用领域。 重点:DSP 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 DSP 的基本概念、产品分类及主要应用方向。 第二章 DSP 芯片结构介绍 基本内容:TMS320C54x DSP 芯片的硬件结构介绍,包括总线结构、存储器、 CPU 以及外围设备等等。 重点:CPU 各单元的功能和特点;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 难点: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 教学要求:掌握 TMS320C54x 系列 DSP 的硬件整体结构,理解其总线结构、 中央处理器单元和存储空间结构,掌握常用片内外设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第三章 DSP 指令系统及特点 基本内容:重点了解 TMS320C54x 的七种寻址方式,指令集和特殊指令。 给出特殊指令使用范例,以及流水线的使用技巧。 重点:数据寻址方式;四类指令的使用方法。 难点:典型指令(特别是间接寻址指令)的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熟悉 TMS320C54x 系列 DSP 的数据寻址方式,掌握 TMS320C54x 系列 DSP 的指令使用方法,为 DSP 芯片的软件编程和提高编写程序的运行效率 建立基础
第四章DSP软件开发过程 基本内容:DSP应用系统开发方法、TMS320C54x应用软件开发方法、COFH 的一般概念、段的概念、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方法、程序接入、链接器。 重点:COFF的一般概念,包括段的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DSP的软件开发过程,深刻理解COFF的一般概念,包括 段的概念。熟悉汇编器和汇编伪指令的使用,深刻理解汇编器对段的处理。熟悉 链接器的作用,掌握链接命令文件的编写。 第五章汇编语言编程举例 基本内容:TMS320C54x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和技巧,包括程序的控制与转移 堆栈的使用方法、重复操作、数据块传送等等。 重点:汇编语言基本指令应用,各种编程方法和技巧。 难点:汇编语言的编程技巧。 教学要求:掌握汇编语言的各种编程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CCS集成开发环境 基本内容:CCS的基本特征与安装设置、CCS集成环境的使用、GEL语言 的使用、简单DSP程序的调试实例、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并测试算法的调试实例。 重点:CCS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学握CCS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用CCS软件编辑、编译、 链接、软件仿真、硬件调试及实时跟踪DSP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七)课程有关说明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板书进行课堂讲解。穿插课堂提问与讨论,通过 与学生交流,即时获得效果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结合行业发对DSP技术 的需求,坚定学生学习信心,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提高学 生的实际对手能力。结合毕业设计项目,为有意进一步提高的同学创造设计环境 5
5 第四章 DSP 软件开发过程 基本内容:DSP 应用系统开发方法、TMS320C54x 应用软件开发方法、COFF 的一般概念、段的概念、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方法、程序接入、链接器。 重点:COFF 的一般概念,包括段的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 DSP 的软件开发过程,深刻理解 COFF 的一般概念,包括 段的概念。熟悉汇编器和汇编伪指令的使用,深刻理解汇编器对段的处理。熟悉 链接器的作用,掌握链接命令文件的编写。 第五章 汇编语言编程举例 基本内容:TMS320C54x 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和技巧,包括程序的控制与转移、 堆栈的使用方法、重复操作、数据块传送等等。 重点:汇编语言基本指令应用,各种编程方法和技巧。 难点:汇编语言的编程技巧。 教学要求:掌握汇编语言的各种编程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 CCS 集成开发环境 基本内容:CCS 的基本特征与安装设置、CCS 集成环境的使用、GEL 语言 的使用、简单 DSP 程序的调试实例、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并测试算法的调试实例。 重点:CCS 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 CCS 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用 CCS 软件编辑、编译、 链接、软件仿真、硬件调试及实时跟踪 DSP 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七)课程有关说明 无。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板书进行课堂讲解。穿插课堂提问与讨论,通过 与学生交流,即时获得效果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结合行业发对 DSP 技术 的需求,坚定学生学习信心,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提高学 生的实际对手能力。结合毕业设计项目,为有意进一步提高的同学创造设计环境
和创新氛围。上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以及用启发式、 讨论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 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在体会中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逐 渐深入掌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山陈金鹰:《DSP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戴明桢,周建江:《TMS320C54xDSP原理、结构与应用》,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B]张卫宁:《DSP原理与应用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 4申敏:《DSP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李刚:《TMS320F206DSP原理、结构与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02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TT公司网站:http:/nww.ti.com.cn/ 闻亭公司网站:http:/ww.vpdsp.com 合众达网站:http:/dsp.blueidea.com (十一)其他 本课程中的讨论课可以结合课堂讲授灵话安排,也可以以讨论题形式课下进 行。 本课程作业应纸质提交或网络提交。作业题参考答案仅供学生参考,严禁学 生作业照抄参考答案。 本课程暂无试题库。 本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制订:光电教研室 执笔人:郭建涛 2015年8月2日 审核人:涂友超 2015年8月3日 6
6 和创新氛围。上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以及用启发式、 讨论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 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在体会中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逐 渐深入掌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陈金鹰:《DSP 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戴明桢,周建江:《TMS320C54x DSP 原理、结构与应用》,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3] 张卫宁:《DSP 原理与应用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 [4] 申敏:《DSP 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5] 李刚:《TMS320F206 DSP 原理、结构与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02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TI 公司网站:http://www.ti.com.cn/ 闻亭公司网站:http://www.vpdsp.com 合众达网站:http://dsp.blueidea.com/ (十一)其他 本课程中的讨论课可以结合课堂讲授灵活安排,也可以以讨论题形式课下进 行。 本课程作业应纸质提交或网络提交。作业题参考答案仅供学生参考,严禁学 生作业照抄参考答案。 本课程暂无试题库。 本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制 订:光电教研室 执笔人:郭建涛 2015 年 8 月 2 日 审核人:涂友超 2015 年 8 月 3 日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211283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 适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总学时数:48-54 学分:3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电类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现代电 子设计技术技能知识。EDA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电子技术教学中必不 可少的内容,随着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工程设计逐步实现了自 动化,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简称EDA)。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中小规模可编辑逻辑器件的开发能力,初步建立硬件电路 思维,并掌握基础的Verilog语法。 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采取 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必要的理论知 识讲授、大量的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和实践能力,掌握 EDA开发的整个流程和基本技巧。课程采用演示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边讲边练 的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并掌握EDA开发产品的流程和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现代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流程,了解 CPLD和FPGA等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硬件结构、原理和特性;熟悉和掌握EDA >
7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EDA 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211283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 适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总学时数:48-54 学 分:3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电类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现代电 子设计技术技能知识。EDA 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电子技术教学中必不 可少的内容,随着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工程设计逐步实现了自 动化,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简称 EDA)。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中小规模可编辑逻辑器件的开发能力,初步建立硬件电路 思维,并掌握基础的 Verilog 语法。 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采取 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必要的理论知 识讲授、大量的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和实践能力,掌握 EDA 开发的整个流程和基本技巧。课程采用演示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边讲边练 的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并掌握 EDA 开发产品的流程和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现代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流程,了解 CPLD 和 FPGA 等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硬件结构、原理和特性;熟悉和掌握 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