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9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80701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二、专业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办于1994年,是我校最早设置的工科专 业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该专业已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 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环境优良的省级电子信息类专业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目前 该专业建设有国家级南湖创星众创空间、河南省微电能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徽 波毫米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电工电子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和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有河南省微波通信与智能测控创新型科技团队,在信号与信 息处理、电子电路设计等领域建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有 影响的研究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式、多规格的工程应用 人才培养体系,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子信息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 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 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相关工 程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达到以下 培养目标。 目标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爱 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 目标2: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 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电子信息领 域相关问题分析能力。 目标3: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应用需求,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可以主持或参 与相关系统的设计、研发、运行与维护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9 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80701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二、专业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办于 1994 年,是我校最早设置的工科专 业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该专业已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 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环境优良的省级电子信息类专业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目前, 该专业建设有国家级南湖创星众创空间、河南省微电能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微 波毫米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电工电子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和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有河南省微波通信与智能测控创新型科技团队,在信号与信 息处理、电子电路设计等领域建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有 影响的研究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式、多规格的工程应用 人才培养体系,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子信息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 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 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相关工 程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 5 年左右能达到以下 培养目标。 目标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爱 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 目标 2: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 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电子信息领 域相关问题分析能力。 目标 3: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应用需求,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可以主持或参 与相关系统的设计、研发、运行与维护
目标4:理解所设计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产品 设计的重要约束条件。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自 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莫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目标5: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学术 交流能力,能够独立撰写本专业科技论文。 四、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城解决工程开发与设计复杂问题所需要的 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专业知识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 表达自动控制、信号处理、无线通信等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 研究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电子系统、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单元以及电子工艺流 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到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过程实施、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并通过信息综合 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 的加工工艺,合理使用相关电子测试仪器设备,恰当选择与使用各种仿真软件, 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其局限性并子以适当开 发以提高效能。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电子信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 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并在工程实践中予以考虑。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 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理 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
目标 4:理解所设计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产品 设计的重要约束条件。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自 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目标 5: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学术 交流能力,能够独立撰写本专业科技论文。 四、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解决工程开发与设计复杂问题所需要的 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专业知识。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 表达自动控制、信号处理、无线通信等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 研究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电子系统、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单元以及电子工艺流 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到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过程实施、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并通过信息综合 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 的加工工艺,合理使用相关电子测试仪器设备,恰当选择与使用各种仿真软件, 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其局限性并予以适当开 发以提高效能。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电子信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 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并在工程实践中予以考虑。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 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理 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
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诚实公正,诚信守则,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学科成员有效沟通, 合作共事;能够独立或者与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 成员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 有效沟通和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 清晰表达或应答,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 点,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 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 问题,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能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困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培养目标4培养目标5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祈 3.设计/开发解决方第 4研完 5.现代工其使用 6工性与社会影南 7.环境和可持接发展 8积业规施 9.个人与团队 10.沟遥 11.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 五、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 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
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诚实公正,诚信守则,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学科成员有效沟通, 合作共事;能够独立或者与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 成员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 有效沟通和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 清晰表达或应答,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 点,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 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 问题,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能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图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 3 培养目标 4 培养目标 5 1. 工程知识 √ 2. 问题分析 √ √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4.研究 √ √ 5.现代工具使用 √ 6.工程与社会影响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8.职业规范 √ √ 9. 个人与团队 √ 10.沟通 √ √ 11.项目管理 √ 12. 终身学习 √ √ 五、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 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 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实践活动。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基于4年学制制订教学计划。在校学习年限3-8年,捉前或 推迟毕业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毕业最低学分与授予学位类别 毕业学分:179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表 课在站构(学分)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37 20.7% 必修闲 (115举分】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313 17.6% 专业础平台保程 46.5 26.0% 限制性选终课 专业拓展平台课程 3620.1% 任意性选修课 15.6% 分 合计 100%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表 名琳 学分 深内学时或同数 安排学期 备注 实验课 19 46学时 第一一六学别 课程实践 6 140学时 第一一四学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课 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等 21 18周 第一七学期 6周 课设计 第三、四学期 8周(课外学时) 毕业设计 12周 第入学期 军事技能训练 2周 第一学期 “第二深堂”活动 弟一八学别 由校因委认定 实践教学合计64学分,占总学分的35.8%」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 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实践活动。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 4 年,基于 4 年学制制订教学计划。在校学习年限 3-8 年,提前或 推迟毕业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毕业最低学分与授予学位类别 毕业学分:179 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表 课程结构(学分) 学分 占总学分 的比例% 备注 必修课 (115 学分)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37 20.7%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31.5 17.6%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46.5 26.0% 选修课(64 学分) 限制性选修课 专业拓展平台课程 36 20.1% 任意性选修课 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包括全校 公共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 28 15.6% 含跨专业修读 8 学分, 其中文理交叉选≥4 学 分。 合计 179 100%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表 名 称 学分 课内学时或周数 安排学期 备注 实验课 19 464 学时 第一~六学期 课程实践 6 140 学时 第一~四学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课 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等 21 18 周 第一~七学期 6 周 课程设计 2 第三、四学期 8 周(课外学时) 毕业设计 10 12 周 第八学期 军事技能训练 1 2 周 第一学期 “第二课堂”活动 5 第一~八学期 由校团委认定 实践教学合计 64 学分,占总学分的 35.8%
十、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总表 内总学时 课程名称 合计 思城道染修养与法建其始 51030213 Cultivation of Ethic Thought Fun s of Law S103022 endium of Chinese 5103023 和中国特色祛会主叉 51030255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72 36 Thought and Socialist System witl 与政家 51030172 64 64 1-8 5303025 College English I (A) 3 2 53030263 大学英语Ⅱ(A) 36 1403001 cciation 36 美求慕雪 必修课 17030011 36 Art Appre 5603003 College Con er Foundation 2 26 26 59030211 大学体有 32 59030221 College P.E.II 36 大学体有田 59030231 College PE.Ⅲ 1 59030241CoPEV 6909025 军事理论 61030011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周 大季生心理健康教有 6903005 th Education for 67930001 学生 6702003 Guidance for e Students 168
十、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总表 课程结构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课内总学时 课 外 学 时 周 学 时 建议修读 合计 学期 讲 授 实验 必 修 课 通识 教育 平台 课程 510302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ultivation of Ethic Thought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3 32 32 32 2 1 510302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3 54 54 3 2 5103023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3 54 54 3 3 5103025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5 72 72 36 4 4 51030172 形势与政策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Policies 2 64 64 1-8 53030253 大学英语Ⅰ(A) College English Ⅰ(A) 3 32 32 32 3 1 53030263 大学英语Ⅱ(A) College English Ⅱ(A) 3 36 36 36 3 2 14030011 音乐鉴赏 Music Appreciation 1 36 36 2 3/4 17030011 美术鉴赏 Art Appreciation 1 36 36 2 3/4 56030032 大学计算机基础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2 26 26 12 2 1 59030211 大学体育Ⅰ College P.E.Ⅰ 1 32 32 2 1 59030221 大学体育Ⅱ College P.E.Ⅱ 1 36 36 2 2 59030231 大学体育Ⅲ College P.E.Ⅲ 1 36 36 2 3 59030241 大学体育Ⅳ College P.E.Ⅳ 1 36 36 2 4 69090025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1 32 32 2 1 61030011 军事技能训练 Military Skills Training 1 2 周 1 6903005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2 32 32 2 1 67930001 创业基础 Entrepreneurial Foundation 2 36 36 2 4 6703003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1 18 18 20 1 6 小计 37 700 700 0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