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咻:喧哗打扰。②庄岳之间:指齐国国都临淄著名的闹市和居民区 (1)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3分) 译文 (2)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3分) 译文: (3)王谁与为不善?(2分) 译文: (4).用斜线(/)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基多攸其多竹鸡其状如鸡小有文采薏嘎(选自刘 基《活水源记》) 断句: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1-14题。(12分)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①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 浩荡、干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ρ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 破帽③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④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①湛湛:形容天色阴暗。②牛山:在山东临淄南。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俯视 国都临淄喟然流泪道:“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表示对生命流逝的感叹。③破帽:东 晋孟嘉于重阳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人们认为他意度从容,潇洒自在。④孤负:即辜 11、九日重阳古人有登高习俗,词中却说“赖有高楼百尺”。诗人不登山而登楼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2、对“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白发书生老境凄凉,神州落泪,此泪不是牛山之泪。 B、白发书生为凄凉神州落泪,但不为个人生死而流泪。 C、白发书生为凄凉神州落泪,但不能面向牛山而落泪。 D、白发书生老境凄凉,神州落泪,但不为个人而落泪 13、诗人写自己颇思作为,却梦幻破灭的句子是 (2分) 14、词的末尾两句写得奇特,重阳已是中秋时节,鸿雁应是南飞,而词中却写道:“鸿北 日西匿。”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诗人这样写的寓意。(2分)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4分)
6 注:①咻:喧哗打扰。②庄岳之间:指齐国国都临淄著名的闹市和居民区。 (1)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3 分) 译文: (2)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3 分) 译文: (3)王谁与为不善?(2 分) 译文: (4).用斜线(/)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选自刘 基《活水源记》) 断句:其 草 多 竹 其 鸟 多 竹 鸡 其 状 如 鸡 而 小 有 文 采 善 鸣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11—14 题。(12 分) 贺新郞·九日 刘克庄 湛湛①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 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②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 破帽③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④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①湛湛:形容天色阴暗。 ②牛山:在山东临淄南。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俯视 国都临淄喟然流泪道:“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表示对生命流逝的感叹。 ③破帽:东 晋孟嘉于重阳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人们认为他意度从容,潇洒自在。 ④孤负:即辜 负。 11、九日重阳古人有登高习俗,词中却说“赖有高楼百尺”。诗人不登山而登楼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2 分) 12、对“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白发书生老境凄凉,神州落泪,此泪不是牛山之泪。 B、白发书生为凄凉神州落泪,但不为个人生死而流泪。 C、白发书生为凄凉神州落泪,但不能面向牛山而落泪。 D、白发书生老境凄凉,神州落泪,但不为个人而落泪。 13、诗人写自己颇思作为,却梦幻破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4、词的末尾两句写得奇特,重阳已是中秋时节,鸿雁应是南飞,而词中却写道:“鸿北 去,日西匿。”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诗人这样写的寓意。(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8分,1和2任选一题,第3题必须写 (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将进酒》)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秦观《鹊桥仙》)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的苍凉,也有过孟浩 然 。”的豪情。有过范仲淹 感慨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轩 江堤 建筑是很有趣的。12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600多根石柱的庙堂 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10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 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 我不知道在西方建筑语汇中关于轩应该如何定义,中式建筑中的轩,古书上有多种解 释。这里所指的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读《红楼梦》:“遥望东南,建几 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 通过建筑语言象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貌。 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打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 精美绝伦。廊柱漫不经心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重叠的飞檐,即 便在清淡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成排的门窗,雕镂
7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8 分,1 和 2 任选一题,第 3 题必须写) (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鹊桥仙》) 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屈原列传》) ( 3 )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 。”的苍凉,也有过孟浩 然“ , 。”的豪情。有过范仲淹“ , 。”的 感慨。 四、(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轩 江 堤 建筑是很有趣的。12 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 600 多根石柱的庙堂 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 10 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 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 我不知道在西方建筑语汇中关于轩应该如何定义,中式建筑中的轩,古书上有多种解 释。这里所指的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读《红楼梦》:“遥望东南,建几 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 通过建筑语言象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貌。 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打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 精美绝伦。廊柱漫不经心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重叠的飞檐,即 便在清淡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成排的门窗,雕镂
得如同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风景一年四季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轩前轩后的古树, 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內轩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 亮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跨越了两个干年,设若做一种文物发掘,它的建筑堆积 层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高贵悠远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一定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内 心漫步,其历史的气韵,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品赏。 百泉轩建筑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 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约,裙板不作多余的装饰,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而不是建筑融入环境,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 都有自然在歌唱。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一样飘忽,万干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干 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间断。对于岳蔍山来说,溪流就像一条用来栓宠物的 链子,时时刻刻将这轩栓着,它知道这“宠物”跑不到哪里去,随便将链子在树木竹石间 绕两绕,然后四处望望,到后面闲卧去了。 人、建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融合状态。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文化人固守在这种融 合里,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之间,为一些学理而穷其心力,体验文化中流泉聒噪、 藤葛依依、书巷深寂的情调。灰墙青瓦、红柱花窗在碧泉沼池中清丽得不留一点余地。那 时候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溪泉一定是看得很透彻。文化人从经过修茸的书窗下抬起头来, 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流泉清自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 书声。”(张栻《石濑》)流水知这读书人的用意,叼着一瓣的书声就到园中转悠去了。至
8 得如同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风景一年四季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轩前轩后的古树, 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内轩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 亮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设若做一种文物发掘,它的建筑堆积 层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高贵悠远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一定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内 心漫步,其历史的气韵,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品赏。 百泉轩建筑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 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约,裙板不作多余的装饰,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而不是建筑融入环境,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 都有自然在歌唱。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一样飘忽,万千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千 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间断。对于岳麓山来说,溪流就像一条用来栓宠物的 链子,时时刻刻将这轩栓着,它知道这“宠物”跑不到哪里去,随便将链子在树木竹石间 绕两绕,然后四处望望,到后面闲卧去了。 人、建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融合状态。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文化人固守在这种融 合里,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之间,为一些学理而穷其心力,体验文化中流泉聒噪、 藤葛依依、书巷深寂的情调。灰墙青瓦、红柱花窗在碧泉沼池中清丽得不留一点余地。那 时候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溪泉一定是看得很透彻。文化人从经过修茸的书窗下抬起头来, 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流泉清自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 书声。”(张栻《石濑》)流水知这读书人的用意,叼着一瓣的书声就到园中转悠去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