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牙鼓琴 A.一种打击乐器B.发动振奋C.弹 (2)终身不复鼓琴 A.重复B.恢复C (3)汤汤乎若流水 A.热水开水B.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C.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1)伯牙鼓琴:伯牙弹琴。鼓弹 (2)终身不复鼓琴:伯牙终生不再弹琴。复:再。 3)汤汤乎若流水:就像那汪洋的流水。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故答案为:(1)C:(2)C;(3)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15.(2分)2019六下黔东南期末)以下词语中,有一个词语的亡”字,意 思与其它几个不同,它是()。 A.生死存亡B.亡羊补牢C.家破人亡D.自取灭亡 【考点】字义 【答案】B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 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A:生死存亡(死)B:亡羊补牢(丢失)C:家破人亡(死)D:自取灭 亡(死)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 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16.(6分)给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A.能达到一定的重量或长度标准B.脚词C.值得
(1) 伯牙鼓琴 A . 一种打击乐器 B . 发动;振奋 C . 弹 (2) 终身不复鼓琴 A . 重复 B . 恢复 C . 再 (3) 汤汤乎若流水 A . 热水,开水 B .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C .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1)伯牙鼓琴:伯牙弹琴。鼓弹。 (2)终身不复鼓琴:伯牙终生不再弹琴。复:再。 (3)汤汤乎若流水:就像那汪洋的流水。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故答案为:(1)C;(2)C;(3)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15. (2 分) (2019 六下·黔东南期末) 以下词语中,有一个词语的"亡”字,意 思与其它几个不同,它是( )。 A . 生死存亡 B . 亡羊补牢 C . 家破人亡 D . 自取灭亡 【考点】字义 【答案】B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 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A:生死存亡(死)B:亡羊补牢(丢失)C:家破人亡(死)D:自取灭 亡(死)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 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16. (6 分) 给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A . 能达到一定的重量或长度标准 B . 脚词 C . 值得
(2)伯牙破琴绝弦。( A.断B.尽,穷尽C.极,极端的D.一定的,肯定的 (3)今乃掉尾而斗。( A.减损,消失B.摇摆C.遗失,遗漏D.落下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觉得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值得我 为他弹琴了。足:值得。 (2)伯牙破琴绝弦:俞伯牙摔破琴。绝:断, 3)今乃掉尾而斗:现在你这幅画却画他们翅起尾巴相斗。掉:摇摆。 故答案为:(1)C(2)A(3)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17.(8分)给下面句子中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解释。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A.心志;情志B.志气;志向 (2)善哉乎鼓琴。() A.是的 好啊 (3)尾搐入两股间。() A.大腿 B.脚 (4)谬矣。() A.谬论 B.错误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 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 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故答案为:(1)A(2)B(3)A(4)B
(2) 伯牙破琴绝弦。( ) A . 断 B . 尽,穷尽 C . 极,极端的 D . 一定的,肯定的 (3) 今乃掉尾而斗。( ) A . 减损,消失 B . 摇摆 C . 遗失,遗漏 D . 落下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觉得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值得我 为他弹琴了。足:值得。 (2)伯牙破琴绝弦:俞伯牙摔破琴。绝:断。 (3)今乃掉尾而斗:现在你这幅画却画他们翅起尾巴相斗。掉:摇摆。 故答案为:(1)C(2)A(3)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17. (8 分) 给下面句子中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解释。 (1)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A . 心志;情志 B . 志气;志向 (2) 善哉乎鼓琴。( ) A . 是的 B . 好啊 (3) 尾搐入两股间。( ) A . 大腿 B . 脚 (4) 谬矣。( ) A . 谬论 B . 错误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 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 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故答案为:(1)A(2)B(3)A(4)B
【点评】此题考査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 百遍,其义自现。 8.(2分)下列古诗文中划线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离) C.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开始)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 考点】字义 【答案】C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上下句,正确理 解词义。C: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意思是像这样(试了)十来个字, 才决定用绿”。始:才。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诗句、课后注释或查字 典理解词义。 19.(2分)“博物院”的“博”,与()中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 A.博古通今B.博学多才C.博闻强记D.地大物博 【考点】字义 【答案】D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题干“博物院”的“博”意 思是多,广,大 A:博古通今(广博,知道得多)B:博学多才(广博,知道得多)C:博 闻强记(广博,知道得多)D:地大物博(多,广,大)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 百遍,其义自现。 18. (2 分) 下列古诗文中划线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B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离) C .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开始) D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 【考点】字义 【答案】C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上下句,正确理 解词义。C: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意思是像这样(试了)十来个字, 才决定用“绿”。始:才。A、B、D 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诗句、课后注释或查字 典理解词义。 19. (2 分) “博物院”的“博”,与( )中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 A . 博古通今 B . 博学多才 C . 博闻强记 D . 地大物博 【考点】字义 【答案】D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题干“博物院”的“博”意 思是多,广,大。 A:博古通今(广博,知道得多)B:博学多才(广博,知道得多)C:博 闻强记(广博,知道得多)D:地大物博(多,广,大)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20.(6分)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万象更新() A.形状,样子。B.一种哺乳动物。 (2)悬灯结彩( A.挂。B.无着落;没结果。 (3)日夜不绝() A.穷尽。B.断。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1)万象更新:万象:宇亩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 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2)悬灯结彩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 庆的景象 (3)日夜不绝;绝:断;尽;极,极端的;独特的意思是白天黑夜不间断,也 就是永不停息的意思 故答案为:(1)A(2)A(3)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1.(2分)(2020六下)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走马观花(奔跑)B.不以为然正确)C.赴汤蹈火(热水)D.过犹不及(及格) 【考点】字义 【答案】D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A、B、C正确;D:过犹
20. (6 分)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1) 万象更新( ) A . 形状,样子。 B . 一种哺乳动物。 (2) 悬灯结彩( ) A . 挂。 B . 无着落;没结果。 (3) 日夜不绝( ) A . 穷尽。 B . 断。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1)万象更新:万象:宇亩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 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2)悬灯结彩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 庆的景象。 (3)日夜不绝;绝:断;尽;极,极端的;独特的意思是白天黑夜不间断,也 就是永不停息的意思。 故答案为:(1)A(2)A(3)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1. (2 分) (2020 六下·) 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走马观花(奔跑) B . 不以为然(正确) C . 赴汤蹈火(热水) D . 过犹不及(及格) 【考点】字义 【答案】D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A、B、C正确;D:过犹
不及过:过分;犹:像;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 都是不合适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2.(2分)下面词语中的“当”与“势不可当”的“当”意思相同的是()。 A.门当户对B.安步当车C.理当如此D.螳臂当车 【考点】字义 【答案】D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势不可当”的“当”意思是 抵挡。 A:门当户对(相当)B:安步当车(代替)C:理当如此(当为、当做) D:罐臂当车(抵挡)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3.(2分)下列成语中“然”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大义凛然B.不以为然C.怡然自得D.淡然处之 【考点】字义 【答案】B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 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A、C、D用于词尾,表示状态B:对,是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査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 基础上仔细揣摩。 24.(2分)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理解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化险为夷(平安)匪夷(破坏)所思 B.喻(开导)之于理家喻(比喻)户晓 C.深思熟(细致)虑熟(熟练)能生巧 D.望而却(后退)步盛情难却(扔掉)
不及过:过分;犹:像;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 都是不合适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2. (2 分) 下面词语中的“当”与“势不可当”的“当”意思相同的是( )。 A . 门当户对 B . 安步当车 C . 理当如此 D . 螳臂当车 【考点】字义 【答案】D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势不可当”的“当”意思是 抵挡。 A:门当户对(相当)B:安步当车(代替)C:理当如此(当为、当做) D:罐臂当车(抵挡)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3. (2 分) 下列成语中“然”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大义凛然 B . 不以为然 C . 怡然自得 D . 淡然处之 【考点】字义 【答案】B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 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A、C、D用于词尾,表示状态B:对,是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 基础上仔细揣摩。 24. (2 分)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理解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化险为夷(平安) 匪夷(破坏)所思 B . 喻(开导)之于理 家喻(比喻)户晓 C . 深思熟(细致)虑 熟(熟练)能生巧 D . 望而却(后退)步 盛情难却(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