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泗水县教育局翟胜民 总分 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给下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 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quan()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式。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 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 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y()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 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quan()骨 薄()鄙yi() 嗤()笑 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 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1)签署 (2)纹丝不动 (3)千头万序 (4)谈笑风生 (5)决择 (6)走投无路 (7)一筹莫展 (8)蜂蛹而上 (9)冷峻 (10)百年沧桑 (11)鞭辟入里 (12)世外桃园 收正 3.按要求填空。(6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 表》中的“ 意思一致。 (2)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中表明全词感情上大转折的句子是 (3)《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 (4)《武陵春》一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句子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 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句子是 (6)表达人生感慨的古诗词名句很多,例如 4.综合实践。(2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
泗水县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泗水县教育局 翟胜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 给下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 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quán ( )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 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式。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 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 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 yí( )的神色,仿佛嗤( )笑法国人不知 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quán( )骨 薄( ) 鄙 yí( ) 嗤( )笑 2.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 字格里。(4 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1)签署 (2)纹丝不动 (3)千头万序 (4)谈笑风生 (5)决择 (6)走投无路 (7)一筹莫展 (8)蜂蛹而上 (9)冷峻 (10)百年沧桑 (11)鞭辟入里 (12)世外桃园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6 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 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一致。 (2) 温庭 筠的 《望 江南 》一 词中 表明 全词 感情 上大 转折 的句 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家傲·秋思 》一词中突出塞下 秋景与中原的不 同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陵春》一词 中叙述词人哀伤的 原因和哀伤的程 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 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达人生感慨的古诗词名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合实践。(2 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
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是智慧的化身;范仲 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一代又一代后人传诵。了 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使你找到前 进的动力。 班里准备以“我与英雄争锋”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为营造活 动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0字以内) 5.修改病句。(2分) (1)探月工程是千干万万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充分表现出 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攻关奉献的精神风貌。 (2)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6.对于文明来说,弗朗西斯·培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少有千千万万的 中国人听说过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 ”。(2分) 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 7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 ,下阙抒发了作者希望为国杀 敌的 。(2分) 8请你谈谈对“持节云中,何日遺冯唐”依据的理解。(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
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是智慧的化身;范仲 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一代又一代后人传诵。了 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使你找到前 进的动力。 班里准备以“我与英雄争锋”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为营造活 动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0 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2 分) (1)探月工程是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充分表现出 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攻关奉献的精神风貌。 (2)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6.对于文明来说,弗朗西斯·培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少有千千万万的 中国人听说过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古诗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7——13 题。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 7.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_____________,下阙抒发了作者希望为国杀 敌的________________。(2 分) 8.请你谈谈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依据的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
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 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干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 土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 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土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 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3分) (1)而君逆寡人者 逆: (2)若士必怒 (3)长跪而谢之曰谢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l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 有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含有“潜台词”,听者只有仔细揣摩,才能灵活 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 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 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 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 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3 分) (1)而君逆.寡人者 逆:__________ (2)若士.必怒 士:____________ (3)长跪而谢.之曰 谢: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 有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 分) 1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含有“潜台词”,听者只有仔细揣摩,才能灵活 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 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1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 的主要事迹。(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24题。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 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 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种“信″,那也只 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 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 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 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 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 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 的主要事迹。(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4——24 题。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 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 “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 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 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 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 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 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 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 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 诬蔑 14阅读第①②两段,说说作者摆出了论敌的什么论据和论点。(3分) (1)论敌的论据是 (2)论敌的论点是 15.在文章第③④⑤段,作者层层深入,直接批驳论敌的论点和论据,并分 析推倒论敌的论证,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即:失掉的是 ,发展 着的是 。(2分) 16.作者在第⑥段提出了一个与敌针锋相对的什么论点?(3分) 17.我国古代“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指的是哪 些人,请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2分) 8.文章既有辛辣的嘲讽,又有热烈的赞颂。请你找出文中一个例子加以剖 析。(2分) (二)送给未婚妻的小船 三连一直有写“三连日志”的习惯,但进入二0一高地以后,日志其实已成 为死亡日志。 六天来,三连经过了七场恶战,有六十八名战友永远长眠在坑道外面的焦土 下,十二名战友受重伤躺在坑道里,连长已经阵亡。加上副连长在内,还有战斗 力的只有七个人了 每一天的战争经过,每一场战争中死亡的战友姓名、壮举,还有每位牺牲 的战友的遗物,包括“党费”和临终留言等,全部写进了“三连日志"。日志工 作属于坑道后勤事务,负责后勤事务的,是今年才二十岁的黄小郎。副连长和牺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 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 诬蔑。 14.阅读第①②两段,说说作者摆出了论敌的什么论据和论点。(3 分) (1)论敌的论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敌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文章第③④⑤段,作者层层深入,直接批驳论敌的论点和论据,并分 析推倒论敌的论证,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即:失掉的是_____________,发展 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6.作者在第⑥段提出了一个与敌针锋相对的什么论点?(3 分) 17.我国古代“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指的是哪 些人,请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2 分) 18.文章既有辛辣的嘲讽,又有热烈的赞颂。请你找出文中一个例子加以剖 析。(2 分) (二)送给未婚妻的小船 菡 淤 三连一直有写“三连日志”的习惯,但进入二 0 一高地以后,日志其实已成 为死亡日志。 六天来,三连经过了七场恶战,有六十八名战友永远长眠在坑道外面的焦土 下,十二名战友受重伤躺在坑道里,连长已经阵亡。加上副连长在内,还有战斗 力的只有七个人了。 每一天的战争经过,每一场战争中死亡的战友姓名、壮举,还有每一位牺牲 的战友的遗物,包括“党费”和临终留言等,全部写进了“三连日志”。日志工 作属于坑道后勤事务,负责后勤事务的,是今年才二十岁的黄小郎。副连长和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