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5、本着“可持续、减少废弃工程”的理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并注重采用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重视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体现环保经济理念,以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 6、以节约投资为原则,合理编制投资估算。 15研究过程 2018年12月,受上海市江川路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的委托,我院第一时间组 织相关专业力量,成立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大修工程项目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 计划,组织有关设计人员通过对沧源路老路现场踏勘、病害调査;沧源路现状交通量的调査 沧源路技术标准的确定;工程规模及工程范围的确定:工程范围内弯沉测试、样泂开挖及道 路纵、横断面测量等,最终确定本次大修方案,主要工作如下, 2018年12月,组织各专业核心力量,对本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踏勘,对道路的使用状况、 病害类型及分布、沿线建筑与用地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2018年12月,项目组去相关部门收集了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竣工图资料,并协 助测量、检测单位进行相关工作。 2019年1月,上海靖安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提交了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路面状况 指数PCI计算表、弯沉成果表、路基路面结构层调査成果表、平整度成果表等) 2019年1月,项目组对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进行了早髙峰时段的交通流量调查 2019年1月,根据测量单位、检测单位以及通过现场踏勘,走访相关单位获得的资料进 行分析,通过讨论,方案优化,最终形成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 16主要研究结论 16.1建设必要性及可实施性 1、建设必要性分析 1)本工程是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升道路服务水平,提髙行驶舒适度及安全性的需要 2)改善路况、路容,提髙路用性能,保障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需要 3)提升区域整体市容市貌,提升道路整体景观的需要。 上海建設計院有限公司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4 5、本着“可持续、减少废弃工程”的理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并注重采用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重视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体现环保经济理念,以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 6、以节约投资为原则,合理编制投资估算。 1.5 研究过程 2018 年 12 月,受上海市江川路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的委托,我院第一时间组 织相关专业力量,成立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大修工程项目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 计划,组织有关设计人员通过对沧源路老路现场踏勘、病害调查;沧源路现状交通量的调查; 沧源路技术标准的确定;工程规模及工程范围的确定;工程范围内弯沉测试、样洞开挖及道 路纵、横断面测量等,最终确定本次大修方案,主要工作如下。 2018 年 12 月,组织各专业核心力量,对本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踏勘,对道路的使用状况、 病害类型及分布、沿线建筑与用地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2018 年 12 月,项目组去相关部门收集了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竣工图资料,并协 助测量、检测单位进行相关工作。 2019 年 1 月,上海靖安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提交了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路面状况 指数 PCI 计算表、弯沉成果表、路基路面结构层调查成果表、平整度成果表等)。 2019 年 1 月,项目组对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进行了早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调查。 2019 年 1 月,根据测量单位、检测单位以及通过现场踏勘,走访相关单位获得的资料进 行分析,通过讨论,方案优化,最终形成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 1.6 主要研究结论 1.6.1 建设必要性及可实施性 1、建设必要性分析 1)本工程是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升道路服务水平,提高行驶舒适度及安全性的需要; 2)改善路况、路容,提高路用性能,保障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需要; 3)提升区域整体市容市貌,提升道路整体景观的需要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4)完善周边配套设施,保障市民顺利出行的需要。 2、可行性分析 I)本工程实施范围为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不涉及征用土地和拆迁房屋,因此 本工程在实施范围上是可行的。 )本工程的主要推荐方案是对原路面结构翻挖新建,铺筑水稳基层及沥青面层;对附属 设施以及出入口进行整修。采用的是成熟的施工工艺,需要的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均可由上 海本地提供,因此本工程在工程方案上是可行的。 3)本工程沧源路全线为双向两块两慢一块板的断面形式,可采用半幅道路施工,交通组 织方案上是可行的。 16.2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2、设计速度:30Km/h 3、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4、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0年 车道宽度 表1-1车道宽度 车型及行车状态 车道宽度(m) 机动车道宽度 交叉口进口道宽度 3.00m 交叉口出口道宽度 3.25m 7)道路建筑限界净高:机动车道≥4.5m,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5m。 16.3道路现状评价 道路现状交通情况 根据对沿线交通组成、高峰小时交通量的调査,计算出一条机动车道的累计轴载,确定 本项目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 道路现状路面结构 沧源路为城市支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组成为10cm沥青混凝土+28cm三渣。 根据路面弯沉检测,道路(江川东路~东川路)全线强度“不足”。 上海建設計院有限公司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4)完善周边配套设施,保障市民顺利出行的需要。 2、可行性分析 1) 本工程实施范围为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不涉及征用土地和拆迁房屋,因此 本工程在实施范围上是可行的。 2) 本工程的主要推荐方案是对原路面结构翻挖新建,铺筑水稳基层及沥青面层;对附属 设施以及出入口进行整修。采用的是成熟的施工工艺,需要的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均可由上 海本地提供,因此本工程在工程方案上是可行的。 3) 本工程沧源路全线为双向两块两慢一块板的断面形式,可采用半幅道路施工,交通组 织方案上是可行的。 1.6.2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2、设计速度:30Km/h 3、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4、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0 年 5、车道宽度 表 1-1 车道宽度 序号 车型及行车状态 车道宽度(m) 1 机动车道宽度 3.75m 2 交叉口进口道宽度 3.00m 3 交叉口出口道宽度 3.25m 7)道路建筑限界净高:机动车道≥4.5m,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5m。 1.6.3 道路现状评价 1、道路现状交通情况 根据对沿线交通组成、高峰小时交通量的调查,计算出一条机动车道的累计轴载,确定 本项目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 2、道路现状路面结构 沧源路为城市支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组成为 10cm 沥青混凝土+28cm 三渣。 根据路面弯沉检测,道路(江川东路~东川路)全线强度“不足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3、路况检测评价 沧源路路面状况指数(pCl)平均值为5,18,根据《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DG/π8-92-2013)沥青路面损坏评价标准,沧源路路面损坏评价等级为D级,路况差。 4、路面舒适度评价 沧源路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α)平均值为3.38,根据《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DG/T08-92-2013)沥青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沧源路路面行驶质量评价等级40%为C D级,路面舒适度一般。 16.4工程总体方案 1、道路工程 1)平面 本次大修工程维持现状道路平面线形,拟合老路现状中心线作为设计道路中心线,路线 北起东川路K0+000(包含南半幅交叉口),南至江川东路K0+821.089(不包含交叉口) 沿线依次与东川路、德宏路、江川东路等3条道路相交,道路全长821.089m。道路为一条直 线。平面采用上海城市坐标系统。 2)纵断面 本工程采用吴淞高程系统。 由于本工程为城市道路,沿线多为居民住宅,商业用地,存在多处出入口、沿街开放式 商铺,不具备抬升条件,设计标高抬髙约0-4cm的基础上尽量拟合道路原标高,纵断面设计 考虑以下因素 (1)尽量符合30km/h设计速度下线形技术标准 (2)根据路面维修方案控制设计标髙,尽量减少调平工程量 (3)与周边居民出入口(约13处)标高合理衔接; (4)工程范围处与现状道路等接顺 (5)沿线存在大片开放式广场,需要控制设计标高。 3)标准横断面 本次大修工程,横断面均维持现状不变,道路实施断面具体布置为: 30-100m(人行道)+140mm(车行道)+30-140m(人行道)=现状路幅宽度 上海建設計院有限公司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3、路况检测评价 沧源路路面状况指数(PCI)平均值为 55.18,根据《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DG/TJ08-92-2013)沥青路面损坏评价标准,沧源路路面损坏评价等级为 D 级,路况差。 4、路面舒适度评价 沧源路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平均值为 3.38,根据《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DG/TJ08-92-2013)沥青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沧源路路面行驶质量评价等级 40%为 C、 D 级,路面舒适度一般。 1.6.4 工程总体方案 1、道路工程 1)平面 本次大修工程维持现状道路平面线形,拟合老路现状中心线作为设计道路中心线,路线 北起东川路 K0+000(包含南半幅交叉口),南至江川东路 K0+821.089(不包含交叉口), 沿线依次与东川路、德宏路、江川东路等 3 条道路相交,道路全长 821.089m。道路为一条直 线。平面采用上海城市坐标系统。 2)纵断面 本工程采用吴淞高程系统。 由于本工程为城市道路,沿线多为居民住宅,商业用地,存在多处出入口、沿街开放式 商铺,不具备抬升条件,设计标高抬高约 0~4cm 的基础上尽量拟合道路原标高,纵断面设计 考虑以下因素: (1)尽量符合 30km/h 设计速度下线形技术标准; (2)根据路面维修方案控制设计标高,尽量减少调平工程量; (3)与周边居民出入口(约 13 处)标高合理衔接; (4)工程范围处与现状道路等接顺。 (5)沿线存在大片开放式广场,需要控制设计标高。 3)标准横断面 本次大修工程,横断面均维持现状不变,道路实施断面具体布置为: 3.0-10.0m(人行道)+14.0mm(车行道)+3.0-14.0m(人行道)=现状路幅宽度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3-10m 14m 3-14m 人行道 车行道 人行道 东 道路设计中心线 现状建筑」 现状建筑 沧源路标准横断面图 4)交叉口设计 本次大修工程交叉口设计与现状保持不变。 全线共有3个平交口:沧源路/江川东路,沧源路/德宏路,沧源路/东川路。 5)路面结构大修方案 表1-2现状沧源路路面性能指标调查结果汇总表 序 车道位 PCI PCI RQI RQI 起止桩号 号 指数评价指数评价 弯沉代表值(0.0m)结构强度评价 置 左2 不足 2.15D 不足 右1 2.40C 105 不足 右2 3.05B 86 不足 5 左2 3.39B 105 不足 60-5081 2.18D 106 不足 7德宏路江川东路右1 1.93D 111 不足 8 右2 3.41B 124 不足 针对上述各类检测指标,相应的路面处理措施分析如下: 上海建設計院有限公司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沧源路标准横断面图 4)交叉口设计 本次大修工程交叉口设计与现状保持不变。 全线共有 3 个平交口:沧源路/江川东路,沧源路/德宏路,沧源路/东川路。 5)路面结构大修方案 表 1-2 现状沧源路路面性能指标调查结果汇总表 序 号 起止桩号 车道位 置 PCI 指数 PCI 评价 RQI 指数 RQI 评价 弯沉代表值(0.01mm) 结构强度评价 1 左 2 3.18 B 98 不足 2 左 1 2.15 D 83 不足 3 右 1 2.40 C 105 不足 4 右 2 3.05 B 86 不足 5 0+540~0+828.881 德宏路~江川东路 左 2 55.61 D 3.39 B 105 不足 6 左 1 2.18 D 106 不足 7 右 1 1.93 D 111 不足 8 右 2 3.41 B 124 不足 针对上述各类检测指标,相应的路面处理措施分析如下: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本项目采用大修的养护措施,原道路基层结构为三渣实测,实测弯沉非常差,芯样破 碎不成板体,面层较薄,缺失垫层,因此针对原道路全线进行翻挖新建处理。拟定本次大修 路面上面层推荐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4cmAC-13C(SBS改性),下面层推荐采用中粒式沥 青混合料AC20C。 由于原道路基层结构实测为三渣,实测弯沉非常差,芯样破碎不成板体,面层较薄, 因此针对原道路全线进行翻挖新建处理: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C(SBS改性)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掺3.5‰抗车辙剂) 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40cm水泥稳定碎石 15cm级配碎石 针对交叉口处为了不影响相交道路交通,对于交叉口局部翻挖新建基层结构采用沥青 碎石,结构如下: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掺3.5‰抗车辙剂 30cm黑色沥育碎石基层ATB-30 +既有路面结构 2、人行道维修方案 本工程人行道铺装已老化,本次设计更换人行道面砖,结构如下所示 6cm同质砖 3cmM10水泥砂浆 5cmC20衬补 +既有人行道基层 3、附属工程 沧源路侧平石、路缘石、雨水口、窨井、无障碍设施、出入口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上海建設計院有限公司
沧源路(江川东路-东川路)道路大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1、本项目采用大修的养护措施,原道路基层结构为三渣实测,实测弯沉非常差,芯样破 碎不成板体,面层较薄,缺失垫层,因此针对原道路全线进行翻挖新建处理。拟定本次大修 路面上面层推荐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4cmAC-13C(SBS 改性),下面层推荐采用中粒式沥 青混合料 AC-20C。 由于原道路基层结构实测为三渣,实测弯沉非常差,芯样破碎不成板体,面层较薄, 因此针对原道路全线进行翻挖新建处理: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SBS 改性)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掺 3.5‰抗车辙剂) 0.6cm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40cm 水泥稳定碎石 15cm 级配碎石 针对交叉口处为了不影响相交道路交通,对于交叉口局部翻挖新建基层结构采用沥青 碎石,结构如下: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SBS 改性)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掺 3.5‰抗车辙剂) 30cm 黑色沥青碎石基层 ATB-30 +既有路面结构 2、人行道维修方案 本工程人行道铺装已老化,本次设计更换人行道面砖,结构如下所示: 6cm 同质砖 3cm M10 水泥砂浆 5cm C20 衬补 +既有人行道基层 3、附属工程 沧源路侧平石、路缘石、雨水口、窨井、无障碍设施、出入口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