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可视电话与多媒体会议 第5章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 51概述 52可视电话系统 521可视电话组成原理 522可视电话技术标准 53多媒体会议系统 531MCS的发展与应用 532MCS的技术标准 533MCS的组成原理 1.基础部件与关键技术 2.多媒体网络结构
第12讲:可视电话与多媒体会议 第 5 章 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 5.1 概述 5.2 可视电话系统 5.2.1 可视电话组成原理 5.2.2 可视电话技术标准 5.3 多媒体会议系统 5.3.1 MCS的发展与应用 5.3.2 MCS的技术标准 5.3.3 MCS的组成原理 1. 基础部件与关键技术 2. 多媒体网络结构
第5章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 51分布式多媒体应用概述 (1)研究内容:①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IV6,STⅡ,…) ②多媒体通信服务质量管理机制(QOS机制) ③多媒体会议系统(可视电话会议,视频会议) ④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CSCW ⑤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 (2)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分类 ①单点非实时交互式应用(例:多媒体电子邮件) ②多点非实时交互式应用(例:新闻发布,计算机会议) ③单点实时交互式应用(例:可视电话) ④多点实时交互式应用(例:电视会议,计算机会议)
第 5 章 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 5.1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概述 (1) 研究内容:①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IPV6,STⅡ,…) ② 多媒体通信服务质量管理机制(QOS机制) ③ 多媒体会议系统(可视电话会议,视频会议) ④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CSCW ⑤ 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 (2)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分类 ① 单点非实时交互式应用(例:多媒体电子邮件) ② 多点非实时交互式应用(例:新闻发布,计算机会议) ③ 单点实时交互式应用 (例:可视电话) ④ 多点实时交互式应用 (例:电视会议,计算机会议)
(3)实时性能要求 ①大存储容量 ②高I/0速率 ③高CPU处理速率 ④高网络传输速率和实时压缩/解压 ⑤多媒体数据流实时同步 (4)多媒体通信的实现途径 ①公用电话网+视频传输技术 ②计算机网络+视频传输技术 ③有线电视网+数据交换技术
(3)实时性能要求 ① 大存储容量 ② 高I/O速率 ③ 高CPU处理速率 ④ 高网络传输速率和实时压缩/解压 ⑤ 多媒体数据流实时同步 (4)多媒体通信的实现途径 ① 公用电话网 + 视频传输技术 ② 计算机网络 + 视频传输技术 ③ 有线电视网 + 数据交换技术
(5)分布式多媒体应用体系结构 多媒体应用层 多媒体表示层 媒体流管理层 多媒体传铪层 多媒体接口层 ①多媒体接口层:系统与各种媒体信息通信的I/O接口 ②多媒体传输层:基于协议的本地/远程数据传输服务 ③媒体流管理层:下层/本层/上层数据流的获取与提交; 单一媒体的压缩编码;流输入选择与分发 ④多媒体表示层:媒体流混合与时空同步;流间/流内同步 ⑤多媒体应用层:应用支持的接口配置依据
(5)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体系结构 ① 多媒体接口层:系统与各种媒体信息通信的I/O接口 ② 多媒体传输层:基于协议的本地/远程数据传输服务 ③ 媒体流管理层:下层/本层/上层数据流的获取与提交; 单一媒体的压缩编码;流输入选择与分发 ④ 多媒体表示层:媒体流混合与时空同步;流间/流内同步 ⑤ 多媒体应用层:应用支持的接口配置依据
52可视电话系统 电报 电话 可视电话 (1835,莫尔斯)(1876,贝尔)(1927,贝尔实验; 60年代,应用) 可视电话( Videophone): 通话双方图像信号可视化的音频/视频综合技术 5.2.1可视电话系统结构 可视电话分类: 话网电话:在模拟通信网(如PSTN)上,传输静态图像 电视电话:在模拟和数字网上,传输动态/准动态图像 发展方向:可视电话成为多媒体通信的终端; 成为视频会议的组成部分
5.2 可视电话系统 电报 电话 可视电话 (1835,莫尔斯) (1876,贝尔) (1927,贝尔实验; 60年代,应用) 可视电话(Videophone): 通话双方图像信号可视化的音频/视频综合技术 5.2.1 可视电话系统结构 可视电话分类: 话网电话:在模拟通信网(如PSTN)上,传输静态图像 电视电话:在模拟和数字网上,传输动态/准动态图像 发展方向:可视电话成为多媒体通信的终端; 成为视频会议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