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药开裂方式(自学) 纵裂(大多数植物)、孔裂(马铃薯、玉米、龙葵)、瓣裂(樟、 小檗、淫羊藿)、横裂 (木槿、蜀葵) 花药着生方式(自学) 全着药:全部花药着生在花丝上(莲、油桐、紫玉兰) 基着药:基部着生在花丝上(樟、茄、小檗、莎草、唐菖蒲) 背着药:背部着生在花丝上(杜鹃、马鞭草) 丁字着药:背部中央一足着生在花丝顶端,二者成丁字形(禾本科、 百合、石蒜) 个字着药:花药上部连合,着生在花丝上,下部分离(泡桐、地黄) 广歧着药:药室完全分离,几成一直线着生在花丝顶上(益母草、 薄荷) 11
纵裂(大多数植物)、孔裂(马铃薯、玉米、龙葵)、瓣裂(樟、 小檗、淫羊藿)、横裂(木槿、蜀葵) 全着药:全部花药着生在花丝上(莲、油桐、紫玉兰) 基着药:基部着生在花丝上(樟、茄、小檗、莎草、唐菖蒲) 背着药:背部着生在花丝上(杜鹃、马鞭草) 丁字着药:背部中央一足着生在花丝顶端,二者成丁字形(禾本科、 百合、石蒜) 个字着药:花药上部连合,着生在花丝上,下部分离(泡桐、地黄) 广歧着药:药室完全分离,几成一直线着生在花丝顶上(益母草、 薄荷)
2、雄蕊类型 二强雄蕊 —4枚,2长2短(唇形科、玄参科) 四强雄蕊 6枚,4枚较长(十字花科) 单体雄蕊一 多枚,花丝连合成1束呈圆筒状,花药分离(锦葵科) 二体雄蕊一 花丝连合成2束,①(3)+(3)Corydalis②蝶形花 亚科(9)+1 多体雄蕊 花丝连合成数束,①金丝桃科,5束,②酸橙 聚药雄蕊一 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菊科) 12
——4枚,2长2短(唇形科、玄参科) ——6枚,4枚较长(十字花科)
(三)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 1、组成: 子房一 膨大部分,着生花托上。 花柱 子房顶部,与柱头相连,粗细长短不一。玉米长,莲短, 罂粟无、基生柱(唇形科)、合蕊柱(兰科) 柱头一 花柱顶端,圆盘状,羽毛状,具乳头状突起,不光滑, 并分泌粘液,有利于花粉固着与萌发。 13
(三) :位于花的中央 1、组成: ——膨大部分,着生花托上。 ——子房顶部,与柱头相连,粗细长短不一。玉米长,莲短, 罂粟无、基生柱(唇形科)、合蕊柱(兰科) ——花柱顶端,圆盘状,羽毛状,具乳头状突起,不光滑, 并分泌粘液,有利于花粉固着与萌发
2、类型:雌蕊是由心皮构成的,心皮是为适 应生殖的变态叶。边缘相当于叶缘,卷合时 的合缝线称腹缝线,背部相当于中脉部分称 背缝线,胚珠常着生在腹缝线上。 14
①单雌蕊一1个心皮构成的雌蕊(杏、桃、黄芪) ②离生心皮雌蕊一 1朵花中多数离生心皮构成的雌蕊。(毛 茛、木兰、耧斗菜、八角、五味子) ③复雌蕊(合生心皮雌蕊) A.由2个以上心皮彼此联合构成雌蕊称2心皮,如桑、连翘、 龙胆; B.3心皮—百合、石斛; C.4心皮一卫矛; D.5个以上心皮一马兜铃、虞美人、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