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课程标准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1.认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重点难点2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基础落实 预习新知夯实基础 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思维点拨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不是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工商业 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都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提高,促 使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人文主义随之兴起。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思想主张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亼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 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判断正误】 (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说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 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 (2)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因此,智者学派怀疑和否定神的存在。(×) 3.历史意义 (1)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问题思考
第 5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 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重点难点 1.认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2.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思维点拨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不是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工商业 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都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提高,促 使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人文主义随之兴起。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思想主张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 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判断正误 (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说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 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 √ ) (2)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因此,智者学派怀疑和否定神的存在。( × ) 3.历史意义 (1)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问题思考
材料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 则这个问题晦涩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一普罗泰格拉 思考普罗泰格拉与古希腊人崇拜、敬畏神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提示区别: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意义: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 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 “美德即知识”一一苏格拉底 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目的: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3.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来自于知识,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思维点拨】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提出重视道德,但他们的目的是不同的。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 希望恢复奴隶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重建城邦公 4.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 究“人”的学问 【深化理解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目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主张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 对人的看待 谛,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 万物的尺度”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 政治主张 主张民主政治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更关心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美德即 侧重点 主要关注的是人与法律的关系 知识 都重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材料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 一则这个问题晦涩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 思考 普罗泰格拉与古希腊人崇拜、敬畏神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提示 区别: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意义: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 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 现。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目的: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3.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来自于知识,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思维点拨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提出重视道德,但他们的目的是不同的。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 希望恢复奴隶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重建城邦公 德。 4.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 究“人”的学问。 深化理解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目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异 对人的看待 主张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 万物的尺度” 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 谛,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 度” 政治主张 主张民主政治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侧重点 主要关注的是人与法律的关系 更关心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美德即 知识” 同 都重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2)著作:《理想国》。 ①内容: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②评价: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纳总结】 东西方先哲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强调道德的作用。 (2)不同点: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如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古希腊思想家们则强 调“个体”的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知识结构 主政治的发展门西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的地位日益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相拉图[独立理性思考囵 学者对人的 亚里士多德人类是最高级的 核心素养 开放探究感悟创新 D时空观念 轴心时代东西方的思想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一一“轴心时代”。他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 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 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 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解读时间上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空间上,东西方出现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2)著作:《理想国》。 ①内容: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②评价: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归纳总结 东西方先哲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强调道德的作用。 (2)不同点: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如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古希腊思想家们则强 调“个体”的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轴心时代东西方的思想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说,在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 前 200 年,尤其是公元前 600 年至公元前 300 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 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 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 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解读 时间上在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空间上,东西方出现
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针对练(2018·滨州期末)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 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A.普罗泰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讲述到普罗泰格拉怀疑神灵,也意味着肯定人的价值,孔子对鬼神敏而远之的 态度,也体现出孔子重人事的主张,因此普罗泰格拉和孔子的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故C项正确 D史料实证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 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 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一普罗泰格拉 应用1材料一体现了普罗泰格拉对神灵怀疑和否定,为此,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 张 材料二“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一切美德都离 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是美德的本质……”“唯有理性最为可贵”“未受考验 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一苏格拉底的演讲 应用2材料二体现了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崇尚理性等主张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 事物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一—亚里士多德 应用根据材料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提示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是单靠感觉 历史解释 对智者学派思想的认识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 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解读材料肯定了古希腊思想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树立了人的权威,促进了人的自我
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针对练 (2018·滨州期末)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 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 A.普罗泰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讲述到普罗泰格拉怀疑神灵,也意味着肯定人的价值,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 态度,也体现出孔子重人事的主张,因此普罗泰格拉和孔子的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故 C 项正确。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 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 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应用 1 材料一体现了普罗泰格拉对神灵怀疑和否定,为此,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 张。 材料二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一切美德都离 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是美德的本质……”“唯有理性最为可贵”“未受考验 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的演讲 应用 2 材料二体现了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崇尚理性等主张。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 事物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亚里士多德 应用 根据材料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提示 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是单靠感觉。 对智者学派思想的认识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 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解读 材料肯定了古希腊思想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树立了人的权威,促进了人的自我
意识的觉醒。 针对练(2016·全国Ⅲ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 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 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我憎恨所有的神”反映了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故本题选择D项。古希腊 人崇拜神灵、宗教意识强烈,故A、B两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雅典人注重物质生活,C项排 达标检测一 检测评价达标过关 1.(2019·武汉高二调研)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立法确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但自然则要求人人平等,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别只因法律而存在,并不是源于自然。这表明智 者学派() A.强调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 B.反对雅典的法律制度与民主政治 C.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D.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核心价值 答案 解析材料内容“自然则要求人人平等,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别只因法律而存在,并不是源于 自然”说明智者学派强调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蕴含着自然法思想,故A项正确 2.普罗泰格拉是伯利克里的挚友,古代雅典最受人尊敬的“智者”。但其晚年时,著作《论 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其主要原因是()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提出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 C.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改革 D.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 答案 解析普罗泰格拉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杰出代表,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 毁,本人被逐出雅典是因为普罗泰格拉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与当时的统治相矛盾 3.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一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 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意识的觉醒。 针对练 (2016·全国Ⅲ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 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 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 D 解析 题干信息“我憎恨所有的神”反映了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故本题选择 D 项。古希腊 人崇拜神灵、宗教意识强烈,故 A、B 两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雅典人注重物质生活,C 项排 除。 1.(2019·武汉高二调研)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立法确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但自然则要求人人平等,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别只因法律而存在,并不是源于自然。这表明智 者学派( ) A.强调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 B.反对雅典的法律制度与民主政治 C.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D.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核心价值 答案 A 解析 材料内容“自然则要求人人平等,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别只因法律而存在,并不是源于 自然”说明智者学派强调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蕴含着自然法思想,故 A 项正确。 2.普罗泰格拉是伯利克里的挚友,古代雅典最受人尊敬的“智者”。但其晚年时,著作《论 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其主要原因是( )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提出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 C.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改革 D.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 答案 A 解析 普罗泰格拉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杰出代表,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 毁,本人被逐出雅典是因为普罗泰格拉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与当时的统治相矛盾。 3.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 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