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三中2006-2007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卷上 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憩息(qi) 粼粼(1ing)犀利(xi)皎洁(jiao) B、蜿蜒(wan)绮丽( 慷慨(kai) 恫吓(dong) C、纤维(xian)脉搏(mi)堕落(duo)孤僻(pi) D、腼腆(dian)瀚海(han)坟墓(m)洗涤(di)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 B、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 蔬菜) C、球迷们强烈抗议比赛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课。(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 D、沉溺网络、迷恋韩日漫画,已成为影响部分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杀手”。(心理 杀手:指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3、下列语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活动小组? B、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里,提到她女儿爱读《围城》、《洗澡》等书。 C、他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D、“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沉思地说,“将军家没有这样的狗。”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红叶的好时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家里在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6、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是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7、根据提示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 脉脉不得语
1 洱源三中 2006-2007 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 26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卷上! 一、语文积累(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憩.息(qì) 粼粼..(líng) 犀.利(xī) 皎.洁(jiāo) B、蜿.蜒(wǎn) 绮.丽(qí) 慷慨.(kǎi) 恫.吓(dòng) C、纤.维(xiān) 脉.搏(mài) 堕.落(duò) 孤僻.(pì) D、腼腆.(diǎn) 瀚.海(hàn) 坟墓.(mò) 洗涤.(d 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 ....。(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 B、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 蔬菜) C、球迷们强烈抗议比赛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课..。(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 D、沉溺网络、迷恋韩日漫画,已成为影响部分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杀手 ....”。(心理 杀手:指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3、下列语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活动小组? B、 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里,提到她女儿爱读《围城》、《洗澡》等书。 C、 他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D、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沉思地说,“将军家没有这样的狗。”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红叶的好时候。 B、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 12 时,____________________。 A.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 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 C. 犯罪嫌疑人家里在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6、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是: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7、根据提示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 ___________________。(《西江月》) (2)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4)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讴歌了小草顽强的品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杜甫《春望》中的 则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8、上课铃声响了,某位同学还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之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 座位上,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 乱窜,老师批语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教室里爆发出大声哄笑。 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4分) ①言外之意 ②你说的话 9、古代诗歌赏析(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泰,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颈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 泪。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4分)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 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 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 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 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 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 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 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 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一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 大夫礼 10.选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哪一件事?突出了他怎样的精神?(2分) 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臧亡匿死( )(2)妻子对哭( 2
2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讴 歌 了 小 草 顽 强 的 品 质 ; 韩 愈 《 早 春 呈 水 部 张 十 八 员 外 》 中 的 “ ,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杜甫《春望》中的 “ , ”则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二、语文综合运用(6 分) 8、上课铃声响了,某位同学还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之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 座位上,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 乱窜,老师批语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教室里爆发出大声哄笑。 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4 分) ①言外之意: ②你说的话: 9、古代诗歌赏析(2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泰,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颈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 泪。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13 题。(14 分)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 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 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 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 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 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 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 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 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一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 大夫礼。 10.选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哪一件事?突出了他怎样的精神?(2 分) 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臧.亡匿死( ) (2) 妻子..对哭( )
(3)莫不震栗( )(4)使宣叩头谢主( 12.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13.汉光武帝为什么称董宣为“强项令”?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依据来。(3分) 14.董宣以死进言得到了皇帝的敬重。有人认为他的做法过于极端,也有人说他是为了维护 国家法律的尊严,请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3分) (二)最初的鹰(咏物类记叙文)(14分) 至今仍很难忘却平生第一次见到鹰时,那种回肠荡气的感觉。在南方,天空基本上是为 燕子、麻雀等温柔的鸟类所占据。偶尔于季节更替之际,能遇上迁徙的雁阵,多多少少流露 几分阳刚之气。鹰是稀客 发生在上学路上,我抬头看见一只鸟,漫不经心地滑翔。可能正是其神态,而产是相貌 吸引了我一一虽然它的相貌与别的鸟也有所区别,譬如周身的羽毛显得粗糙,硬朗,仿佛每 根都被气流鼓满,带有金属的光泽的质感,使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翅膀,一动不动,似乎 属于多余的装饰,这不妨碍它比任何鸟飞得更高、更轻松。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 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它是借助什么飞翔起来的?通道仅仅是那股( 吗?我怀疑着。 旁边不断有行人抬起头来,谁还轻轻咂了一下嘴:“那是鹰。”这一个字眼,此刻比什么都能 打动我。我如痴如醉地仰望着它,头脑中一片空白,几乎以为在其周游的范围之外,不再有 天空。是的,不再有天空,除了那对翅膀,除了那对翅膀所划出的看不见、却扣人心弦的弧 线。鹰漫不经心,()一切的神态让我折服了,哪怕它一声不响,垂着眼睛走自己的路 我望着鹰,血一点点热起来 附近郊区小学的上课铃响了,我连忙收回视线跑过去。第一节课是在空白中度过的,心仿佛 依旧提在半空中。我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只只鸟,虽然画变了形,但我知道它是谁 下课我就跑到操场上,看见的只是天空,那些云,显得多么虚弱。 至今很难解释那只鹰如何闯进我童年生活的,像一只青筋毕露的手,代表一种精神的力 量,()地把门推开,我觉得一股野性的风扑面而来,每当想起鹰这个字眼的时候。多年 之后又在动物园里见过类似鹰的东西,我几乎认不出它来了。那就是鹰吗?作为鹰,必须以 天空作为陪衬:而不是牢笼。我固执地保留着它的第一印象。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 15、若将“傲视”“傲慢”“傲气”三词归位于文中括号内,依次填」 分) 16、摘录一个写“我”见到最初的鹰时感受的句子。(2分) 17、摘录文中的一处点题句。(2分) 18、文中写了“迁徙的雁阵”有何作用?(2分) 19、“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一句中“贴” 字为什么用得好?(3分) 20、“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1--15题.(16分)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 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 (挪
3 (3)莫不震栗..( ) (4)使宣叩头谢.主( ) 12.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13.汉光武帝为什么称董宣为“强项令”?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依据来。(3 分) 14.董宣以死进言得到了皇帝的敬重。有人认为他的做法过于极端,也有人说他是为了维护 国家法律的尊严,请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3 分) (二)最初的鹰(咏物类记叙文)(14 分) 至今仍很难忘却平生第一次见到鹰时,那种回肠荡气的感觉。在南方,天空基本上是为 燕子、麻雀等温柔的鸟类所占据。偶尔于季节更替之际,能遇上迁徙的雁阵,多多少少流露 几分阳刚之气。鹰是稀客。 发生在上学路上,我抬头看见一只鸟,漫不经心地滑翔。可能正是其神态,而产是相貌 吸引了我——虽然它的相貌与别的鸟也有所区别,譬如周身的羽毛显得粗糙,硬朗,仿佛每 一根都被气流鼓满,带有金属的光泽的质感,使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翅膀,一动不动,似乎 属于多余的装饰,这不妨碍它比任何鸟飞得更高、更轻松。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 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它是借助什么飞翔起来的?通道仅仅是那股( ) 吗?我怀疑着。 旁边不断有行人抬起头来,谁还轻轻咂了一下嘴:“那是鹰。”这一个字眼,此刻比什么都能 打动我。我如痴如醉地仰望着它,头脑中一片空白,几乎以为在其周游的范围之外,不再有 天空。是的,不再有天空,除了那对翅膀,除了那对翅膀所划出的看不见、却扣人心弦的弧 线。鹰漫不经心,( )一切的神态让我折服了,哪怕它一声不响,垂着眼睛走自己的路…… 我望着鹰,血一点点热起来。 附近郊区小学的上课铃响了,我连忙收回视线跑过去。第一节课是在空白中度过的,心仿佛 依旧提在半空中。我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只只鸟,虽然画变了形,但我知道它是谁, 一下课我就跑到操场上,看见的只是天空,那些云,显得多么虚弱。 至今很难解释那只鹰如何闯进我童年生活的,像一只青筋毕露的手,代表一种精神的力 量,( )地把门推开,我觉得一股野性的风扑面而来,每当想起鹰这个字眼的时候。多年 之后又在动物园里见过类似鹰的东西,我几乎认不出它来了。那就是鹰吗?作为鹰,必须以 天空作为陪衬;而不是牢笼。我固执地保留着它的第一印象。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 15、若将“傲视”“傲慢”“傲气”三词归位于文中括号内,依次填_____、_____、___。(3 分) 16、摘录一个写“我”见到最初的鹰时感受的句子。(2 分) 17、摘录文中的一处点题句。(2 分) 18、文中写了“迁徙的雁阵”有何作用?(2 分) 19、“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一句中“贴” 字为什么用得好?(3 分) 20、“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11---15 题.(16 分)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 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 (挪
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晩想不想吃肉?”我说:“想! 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 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 挖挖就又两元了。”我(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 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 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 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晩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妺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 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 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①D那年,我11岁 21、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分) 22、①②段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3分) 24、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3分) 25、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4分) 四、作文(50分) 26、(1).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 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②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③600字左右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 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4 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 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 内的土方,给工钱 20 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 挖挖就又两元了。”我(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 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 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 20 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 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 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 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⑾那年,我 11 岁。 21、 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 分) 22、 ①-②段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23、 “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3分) 24、 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3 分) 25、 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4 分) 四、作文(50 分) 26、⑴.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 “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②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③600 字左右。 (2). “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 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洱源三中2006-2007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7、根据提示填空。 (3) (4)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8、(4分) ①言外之意: ②你说的话: (2分) 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4分) 10.(2分 11.(4分) )臧( )(2)妻子( 3)震栗( )(4)谢( (2分)
5 洱源三中 2006-2007 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语文积累(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 , ___ , 二、语文综合运用(6 分) 8、(4 分) ①言外之意: ②你说的话: 9、( )(2 分)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13 题。(14 分) 10.(2 分) 。 11. (4 分) (1)臧. ( ) (2) 妻子.. ( ) (3)震栗..( ) (4)谢. ( ) 12.(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