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D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2.1概述 22原子结构 2.3元素周期表及其特性 24原子结合键 2.5结合能与材料性能 26原子排列方式 27晶体的显微组织 2020年9月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2 第二章 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2.1 概述 2.2 原子结构 2.3 元素周期表及其特性 2.4 原子结合键 2.5 结合能与材料性能 2.6 原子排列方式 2.7 晶体的显微组织 2020年9月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月
/OND 21概述「 ●新材料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研究步骤大致如下: 成分(组成)一制备一结构一性能一应用 ●也可以以用途为目的,依据材料的力学、物理、化 学等性能,选择材料化学成分,设计相应的微结构和制 备工艺,而材料的微结构是与化学成分与制备工艺密切 相关。 例如,单质碳元素(C)材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 但因制备工艺不同,可以获得四种不同微结构的同素异 构体材料:C。o(零维)、纳米碳管(一维)、石墨 烯(单层)或层状石墨(二维)、金刚石(三维),其 性能与用途则有很大的不同
3 ● 新材料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研究步骤大致如下: 成分(组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 ● 也可以以用途为目的,依据材料的力学、物理、化 学等性能,选择材料化学成分,设计相应的微结构和制 备工艺,而材料的微结构是与化学成分与制备工艺密切 相关。 例如,单质碳元素(C)材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 但因制备工艺不同,可以获得四种不同微结构的同素异 构体材料: C60 (零维) 、纳米碳管(一维)、 石墨 烯(单层)或层状石墨(二维)、金刚石(三维),其 性能与用途则有很大的不同。 2.1 概述
/OND 就聚合物材料而言,通用塑料聚乙烯(PE)和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但 因分子量、结晶度、取向度等微结构的不同,其强度差 异很大,这也是由制备工艺引起的。 因此,成分相同的材料,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形成 不同的微结构,材料性能差别很大。这个微结构通常是 指以下四个微结构: (1)原子结构 (2)原子键合 (3)原子排列 (4)显微组织
4 就聚合物材料而言,通用塑料聚乙烯(PE) 和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但 因分子量、结晶度、取向度等微结构的不同,其强度差 异很大, 这也是由制备工艺引起的。 因此,成分相同的材料,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形成 不同的微结构,材料性能差别很大。这个微结构通常是 指以下四个微结构: (1)原子结构 (2)原子键合 (3)原子排列 (4)显微组织
/OND 22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发现简史 400BC希腊 Democritus认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原子粒子所组成; 1808年英国J. Dalton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 1897年英国J.J. Thomson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布丁模型; 1905年德国A. Einstein提出微观粒子的光量子概念; 1909年美国R. Millikan测量电子的负电荷量,证明电子是粒子; 1911年新西兰E. Rutherford发现原子核,提出原子结构新模型; 1913年丹麦N.Bohr发现原子的多层电子壳层,即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所组成,提出合理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英国H. Moseley分析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建立原子序数; 1923年法国 L de broglie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波; 1925年德国W. Heisenberg提出微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理论; 1925年奥地利W. Pauli提出电子轨道排布的不相容理论; 1926年奥地利E. Schrodinger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力学方程; 1932年英国 J. Chadwick用a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5 400BC 希腊 Democritus认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原子粒子所组成; 1808年 英国J. Dalton 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 1897年 英国 J. J. Thomson 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布丁模型; 1905年 德国A. Einstein 提出微观粒子的光量子概念; 1909年 美国 R. Millikan 测量电子的负电荷量, 证明电子是粒子; 1911年 新西兰 E. Rutherford发现原子核,提出原子结构新模型; 1913年 丹麦 N. Bohr 发现原子的多层电子壳层,即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所组成,提出合理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 英国H. Moselev 分析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建立原子序数; 1923年 法国L. de Broglie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波; 1925年 德国 W. Heisenberg 提出微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理论; 1925年 奥地利 W. Pauli 提出电子轨道排布的不相容理论; 1926年 奥地利 E. Schrodinger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力学方程; 1932年 英国 J. Chadwick 用α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2.2 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发现简史
/OND 2.原子的电子结构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电子 结构模型见图2-1。 卓(核 (a)原子结构 图2-1Na原子的电子结构模型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电子 结构模型见图2-1。 图2-1 Na原子的电子结构模型 2. 原子的电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