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 12000 11100 10000 9400 7950 8000 5910 4000 2000 200.122001.22002.122003.122004122005.12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
11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9400 7950 5910 3370 11100 225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0.12 2001.12 2002.12 2003.12 2004.12 2005.12 万人
Internet的几个基本概念 1.包交换( Packet-switched) 通讯网络中信息传送的两种基本方式: 线路交换—通过硬件实现,用于电话等 数据交换—通过软件,以数据包的形式实 现,用于数据通讯。 包交换—将要传输的信息分为小片段,称为 包,然后传输,并在接收端重新装配,包上有地 址和次序的电子标签。 国
12 二、Internet 的几个基本概念 1. 包交换(Packet-switched) 通讯网络中信息传送的两种基本方式: 线路交换 —— 通过硬件实现,用于电话等; 数据交换 —— 通过软件,以数据包的形式实 现,用于数据通讯。 包交换 —— 将要传输的信息分为小片段,称为 包,然后传输,并在接收端重新装配,包上有地 址和次序的电子标签。 LAN1 LAN2 中继器或HUB LAN1 LAN2 网桥或交换机 LAN1 LAN2 路由器 LAN1 路由器 LAN2 路由器 WAN 本地 远程
2.网络协议( Protocol) 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 (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标准、约定 的正式描述。 协议的内容: ◇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格式; 令控制信息及应完成的操作和响应; 对事件实现的顺序的说明。 13
13 2. 网络协议(Protocol) 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 (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标准、约定 的正式描述。 协议的内容: ❖ 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格式; ❖ 控制信息及应完成的操作和响应; ❖ 对事件实现的顺序的说明。 网络连接的有关概念 互连(interconnection):强调物理连接 网络互连—— 用线路和互连设备连接采用各种不同低层 (网络层以下)协议的网络。 互联(internetworking):强调逻辑连接 网络互联—— 利用应用程序网关实现采用不同高层(传输层 以上)协议的网络之间的逻辑连接
2.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80年代初ISO提出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υ stem interconnect)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将 整个计算机网络分为7层,较低层通过层间接口向 较高层提供服务。在层间接口中定义了服务请求 的方式以及完成服务后返回的确认事项和动作。 OS模型并末确切地描述用于各层的具体服 务和协议,它仅告诉我们每一层应做什么
14 2. 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80年代初ISO提出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将 整个计算机网络分为7层,较低层通过层间接口向 较高层提供服务。在层间接口中定义了服务请求 的方式以及完成服务后返回的确认事项和动作。 OSI模型并末确切地描述用于各层的具体服 务和协议,它仅告诉我们每一层应做什么
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 表示层协议 表示层 会话层 会话层协议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 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 物理层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 OS参考模型 15
15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OSI体系结构将网络的不同功能划分为7层: OSI/RM国际标准的正式文本是ISO 7498 处理网络应用:FTP、HTTP、SMTP、 POP、Telnet; 数据表示:对数据进行语法和形式上的 解释; 主机间通信: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端到端的连接:主机—主机报文传送; 寻址和最短路径:节点间的传送,并进 行路由选择; 介质访问(接入):端—端的传送“帧”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二进制传输:传送数码0、1。 OSI 模 型 应用层 Application 表示层 Presentation 会话层 Session 传输层 Transport 网络层 Network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物理层 Phys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