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Interne基础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 nternet的 发展历史,掌握TCPP协议、|P地址 与域名。 教学重点:TCPP协议、卩地址与域 名 教学难点:OS参考模型
1 第二章 Internet基础 ❖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Internet的 发展历史,掌握TCP/IP协议、IP地址 与域名。 ❖ 教学重点:TCP/IP协议、IP地址与域 名 ❖ 教学难点:OSI参考模型
因特网( Internet),也称之为 “国际互联网”,是全球性的、最 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同时 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宝库, 是信息技术(T)飞速发展的重要 推进器。从设计者的角度,因特 网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种规 模的计算机网络,借助网络互联设 备,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全球性的互 联网络
2 因特网(Internet),也称之为 “国际互联网”,是全球性的、最 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同时 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宝库, 是信息技术(IT)飞速发展的重要 推进器。 从设计者的角度,因特 网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种规 模的计算机网络,借助网络互联设 备,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全球性的互 联网络
terne的发展 1. Internet起源 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 ARPAnet诞生,将分 别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的四台计算机连到一起。 ARPA网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 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通常人们认为它 是 nternet的起源。 1983年, Vincent cert(斯坦福大学)、 Robert Kahn (ARPA)合作研制成功TCP/P协议( Transmission ontrol protocollnternet protocol)。此后ARPA网全部 采用TCPP协议
3 一、Internet的发展 1. Internet起源 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ARPAnet 诞生,将分 别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的四台计算机连到一起。 ARPA网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 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通常人们认为它 是Internet的起源。 1983年, Vincent Cert(斯坦福大学)、Robert Kahn (ARPA)合作研制成功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此后ARPA网全部 采用TCP/IP协议
interner的发 1984年,ARPA分为 MILnet(军用)和新 ARPAnet(民用)两部分,美国政府指定由国 家科学基金会(NSF)管理后者; 1985年,NSF资助建立了由六个超级计算 机相连组成的计算机科学网( NSFnet)成为 Internet的主干网
4 一、Internet的发展 1984年,ARPA分为MILnet(军用)和新 ARPAnet(民用)两部分,美国政府指定由国 家科学基金会(NSF)管理后者; 1985年,NSF 资助建立了由六个超级计算 机相连组成的计算机科学网(NSFnet)成为 Internet的主干网
2.由学术走向商业 NSFnet主干线仅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及教育机 构把它用于公开的科研及教育目的,以及美国企业 的研究部门把它用于公开的学术交流。任何其他使 用均不允许。 NSF《 Internet使用指南》 1991年以前,纯学术性的网络。 1989年,NSF允许私营Emi服务商与 Internet有限 连接。 1991年,三家私营公司组成了“商用mern协会 (CommYING rical Internet Exchange Association ), T 用户可利用其经营的 Internet子网从事商业活动
5 2. 由学术走向商业 NSFnet主干线仅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及教育机 构把它用于公开的科研及教育目的,以及美国企业 的研究部门把它用于公开的学术交流。任何其他使 用均不允许。 NSF《Internet 使用指南》 1991年以前,纯学术性的网络。 1989年,NSF允许私营Email服务商与Internet有限 连接。 1991年,三家私营公司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 ” (CommYING rical Internet Exchange Association ),宣布 用户可利用其经营的Internet子网从事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