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庐诗草自序 黄遵宪 祁阳二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刘宝
人境庐诗草自序 黄遵宪 祁阳二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刘宝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近代文艺理论及学术研究的 转型,培养和启发阅读文艺学论著的兴趣, 尝试用现代哲学眼光审视文学作品 结合《人境庐诗草自序》,感知并了 解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主张,把握处于文化 转型期的传统文化特点,形成开放而健康 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 一、了解中国近代文艺理论及学术研究的 转型,培养和启发阅读文艺学论著的兴趣, 尝试用现代哲学眼光审视文学作品。 ⚫ 二、结合《人境庐诗草自序》,感知并了 解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主张,把握处于文化 转型期的传统文化特点,形成开放而健康 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视野
文化背景 ●如果说王国维主要是从理论上、学 术上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剧烈动荡时 代的转型,作为戊戌变法前后诗歌 改良运动的先驱,黄遵宪则更多在 观念上、创作上反映了这一文化的 转型
文化背景 ⚫ 如果说王国维主要是从理论上、学 术上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剧烈动荡时 代的转型,作为戊戌变法前后诗歌 改良运动的先驱,黄遵宪则更多在 观念上、创作上反映了这一文化的 转型
黄遵宪(1848-1905) 曾任驻日、英使馆参赞及阳金山、新加坡总领事,是 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晚清“诗界革命” 的领袖。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人物,既是政治 家,也是诗人,如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 等。他们在诗歌领域内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在创作实践上则“堆积 满纸新名词为革命”,倡导“诗界革命”。但如同他 们所进行的变法维新运动一样,他们的诗歌以新典故 代替旧典故,仅有新名词而缺乏新的生活素材与诗歌 形象,仍然未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能独辟境界且 卓有成效者,首推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 ⚫ 曾任驻日、英使馆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是 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晚清“诗界革命” 的领袖。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人物,既是政治 家,也是诗人,如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 等。他们在诗歌领域内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在创作实践上则“堆积 满纸新名词为革命”,倡导“诗界革命”。但如同他 们所进行的变法维新运动一样,他们的诗歌以新典故 代替旧典故,仅有新名词而缺乏新的生活素材与诗歌 形象,仍然未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能独辟境界且 卓有成效者,首推黄遵宪
黄遵宪很早就有诗歌革新的意识。21岁时, 他就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文学主张。而多 年的外交官生涯更是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 能积极投身维新运动,并在诗歌中表现“古 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人境庐诗草 序》)。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称自己 的诗作为“新派诗”,表达了欲为群龙之首 领风气之先的想法。他潜心诗歌创作,结成 《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诗集。 《人境庐诗草自序》则对自己在诗歌方面的 追求作出了详尽的说明。其观点大体为最广 泛地汲取古代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打 破一切拘禁,而终“不失乎为我之诗
• 黄遵宪很早就有诗歌革新的意识。21岁时, 他就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文学主张。而多 年的外交官生涯更是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 能积极投身维新运动,并在诗歌中表现“古 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人境庐诗草 序》)。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称自己 的诗作为“新派诗”,表达了欲为群龙之首、 领风气之先的想法。他潜心诗歌创作,结成 《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诗集。 《人境庐诗草自序》则对自己在诗歌方面的 追求作出了详尽的说明。其观点大体为最广 泛地汲取古代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打 破一切拘禁,而终“不失乎为我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