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古诗文积累(12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2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2分) (2)潮平两岸,。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东风无力百花残。,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分) (4)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分) (5)公曰:“_,虽不能察,_。”(《曹刿论战》)(2分) (6)写两句古诗作为毕业赠言送给你的同学 。(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题。(10分) 漂一叶小舟,“缘溪行”,碧水丹山,幽幽桃源。走过锁泂桥,登上“一线天”, 你一定抚膺长叹:桃源奇崛,别有洞天! 桃源无“洞”,却有“一线天”。徐霞客独具hui眼,称其所见“一线天”,未 有“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武陵人”的“从口入”,只是“复行数十步” 可“一线天”邢岩缝石罅,一百二十米的幽深mian长,便决非“数十步”可 以“豁然开朗”了。昏暗里的摸索,窘迫里的惶恐……那种逼迫,那种危绝,那 种无助,从头顶压下,从脚底挤来!(A.偌B.若)大的天宇,仅余一线微蓝, 晃晃悠悠,若隐若现。多想抓住那一线希望啊!此时,唯有阳光,唯有蓝天,是 你唯一的渴盼 从“一线天”出来,你走出黑暗,仿佛新生……登临峰巅,俯(A.看B.瞰 一涧清流,尽览桃源风光。你拥抱太阳,你亲吻蓝天,心旷远,神怡然!不知你 是否记得陈源湛_(A.题B.提)刻于“桃源洞口”的那首诗?末句的武陵人 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我以为,用于此还是颇能写意的! (节选自老铁博客《走进永安·桃源洞天》,有改动) 2.请用正楷字将语段中画线的文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福建省三明市 2013 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一)古诗文积累(12 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2 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 述而》)(2 分) (2)潮平两岸,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 分) (3) ,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 分) (4)八百里分麾下炙,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分) (5)公曰:“ ,虽不能察, 。”(《曹刿论战》)(2 分) (6)写两句古诗作为毕业赠言送给你的同学: , 。(2 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2-5 题。(10 分) 漂一叶小舟,“缘溪行”,碧水丹山,幽幽桃源。走过锁洞桥,登上“一线天”, 你一定抚膺长叹:桃源奇崛,别有洞天![来源:学&科&网 Z&X&X&K] 桃源无“洞”,却有“一线天”。徐霞客独具 huì眼,称其所见“一线天”,未 有“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武陵人”的“从口入”,只是“复行数十步”。 可“一线天”邢岩缝石罅,一百二十米的幽深 mián 长 ,便决非“数十步”可 以“豁然开朗”了。昏暗里的摸索,窘迫里的惶恐……那种逼迫,那种危绝,那 种无助,从头顶压下,从脚底挤来! (A.偌 B.若)大的天宇,仅余一线微蓝, 晃晃悠悠,若隐若现。多想抓住那一线希望啊!此时,唯有阳光,唯有蓝天,是 你唯一的渴盼…… 从“一线天”出来,你走出黑暗,仿佛新生……登临峰巅,俯 (A.看 B.瞰) 一涧清流,尽览桃源风光。你拥抱太阳,你亲吻蓝天,心旷远,神怡然!不知你 是否记得陈源湛 (A.题 B.提)刻于“桃源洞口”的 那首诗?末句的 武陵人 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 我以为,用于此 还是颇能写意的! (节选自老铁博客《走进永安·桃源洞天》,有改动) 2.请用正楷字将语段中画线的文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 分)
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独具hui眼(2)幽深mian长 4.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文中横线处选填正确的汉字。(填字母即可)(3 分) (1)(A.偌B.若)大的天宇,仅余一线微蓝,晃晃悠悠,若隐若现。 “偌”有“这么或那么”的意思,“若”有“像”的意思。横线处应填_。 (2)登临峰巅,俯(A.看B.瞰)一涧清流,尽览桃源风光。 “看”有“用眼睛感受外界事物”的意思,“瞰”有“俯视或从高处向下看”的 意思。横线处应填_。 (3)不知你是否记得陈源湛(A.题B.提)刻于“桃源洞口”的那首诗? “题”有“写上”的意思,“提”有“指出或举出”的意思。横线处应填_。 5.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末句的武陵人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我以为,用于此还是颇能写意的! 综合性学习(10分) 近期,网友们把“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集体闯红灯现象称 之为“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引发了人们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 意识的讨论。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号召大家争做文明交通的倡 导者和实践者,校团委决定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 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6.活动一一一调查发现 下面两个图表是中国文明网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作的网络小调查。请各用一 句话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4分) 图(一)图(二) 图(一)主要信息:图(二)主要信息 7.活动二一一文明劝导
3.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1)独具 huì眼 (2)幽深 mián 长 4.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文中横线处选填正确的汉字。(填字母即可)(3 分) (1) (A.偌 B.若)大的天宇,仅余一线微蓝,晃晃悠悠,若隐若现。 “偌”有“这么或那么”的意思,“若”有“像”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 (2)登临峰巅,俯(A.看 B.瞰) 一涧清流,尽览桃源风光。 “看”有“用眼睛感受外界事物”的意思,“瞰”有“俯视或从高处向下看”的 意思。横线处应填 。 (3)不知你是否记得陈源湛 (A.题 B.提)刻于“桃源洞口”的那首诗? “题”有“写上”的意思,“提”有“指出或举出”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 5.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 分) 末句的 武陵人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 我以为,用于此 还是颇能写意的! 二、综合性学习(10 分) 近期,网友们把“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集体闯红灯现象称 之为“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引发了人们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 意识的讨论。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号召大家争做文明交通的倡 导者和实践者,校团委决定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 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6.活动一——调查发现 下面两个图表是中国文明网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作的网络小调查。请各用一 句话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4 分) 图(一) 图(二) 图(一)主要信息: 图(二)主要信息: 7.活动二——文明劝导
周末,校团委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文明劝导活动。在 个红绿灯路口,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红灯时要过马路,面对这种情形,你将怎 样劝说这位母亲?(3分) 8.活动三一一宣传倡议 校团委准备出一期以“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为主题的宣传墙报,下列选项中最符 合本期墙报主题的一项是()(3分) A.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B.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C.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D.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阅读(5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 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 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 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 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 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 子”。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9.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周末,校团委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文明劝导活动。在 一个红绿灯路口,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红灯时要过马路,面对这种情形,你将怎 样劝说这位母亲?(3 分) 8.活动三——宣传倡议 校团委准备出一期以“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为主题的宣传墙报,下列选项中最符 合本期墙报主题的一项是( )(3 分) A.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B.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C.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D.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三、阅读(5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 王安石《伤仲永》) 【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 旁舍儿书, 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 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 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 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 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 泰者。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 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 子”。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9.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借旁近/与之B.余闻之/也久 C.时取/旁舍儿书D.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时板仲永环谒于邑人()(2)不能称前时之闻() (3)取而疾走()(4)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 (2)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译文: 12.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 乙文中陈际泰小时虽“家贫, 不能从师,又无书”,后来却能“”。(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2)方仲永与陈际泰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回答。(3分) 答 (二)名著阅读(8分) 13.根据名著内容填空。(4分) (1)《水浒传》中,粱山好汉秉承着忠义堂外杏黄旗上写着的“”的宗旨,嫉 恶如仇,劫富济贫,扶危济困,其中使用铁禅杖的_(填姓名或绰号)真让人佩 服。(2分) (2)《格列佛游记》中有关“你的同胞中,大多数都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 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的话语,是出自主人公游 历的_国的国王之口,该国国王是一个_的君主。(2分) 14.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4分) (1)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受制紧箍咒的过程。 (2)简述《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的故事,并写出其寓意
A.借旁近/与之 B.余闻之/也久 C.时取/旁舍儿书 D.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 分) (1)时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2)不能称前时之闻 ( ) (3)取而疾走 ( ) ( 4)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来源:Z§xx§k.Com]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 (2)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译文: 12.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5 分) (1)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 ”;乙文中陈际泰小时虽“家贫, 不能从师,又无书”,后来却能“ ”。(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2)方仲永与陈际泰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回答。(3 分) 答: (二)名著阅读(8 分) 13.根据名著内容填空。(4 分) (1)《水浒传》中,粱山好汉秉承着忠义堂外杏黄旗上写着的“ ”的宗旨,嫉 恶如仇,劫富济贫,扶危济困,其中使用铁禅杖的 (填姓名或绰号)真让人佩 服。(2 分) (2)《格列佛游记》中有关“你的同胞中,大多数都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 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的话语,是出自主人公游 历的 国的国王之口,该国国王是一个 的君主。(2 分) 14.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4 分) (1)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受制紧箍咒的过程。 (2)简述《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的故事,并写出其寓意
答第()题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12分) ①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力压群雄高居榜首。何为“正能量”?“正 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动力。它给人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 断追求幸福生活,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能量”需要全社 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和一些带有正能量的人打交道, 能让你感觉“活着真好”。2012年,我们生活中出现了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 司机吴斌、最美护士万永平……他们个人的能量虽然微弱,但为社会创造了“微 观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使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真诚的爱意。 作为特殊群体的社会名人,知名度高,有着更强的创造正能量的能力。“高调 慈善企业家陈光标、影视巨星成龙,乐坛偶像李宇春、韩庚等,他们都积极参与 公益慈善事业,也使“粉丝”群体更多地关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创造 了正能量。可见,社会的美好离不开个人制造“微观正能量” ③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客观正能量”。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 靠车头带。”政府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者,是公众生活的组织者与服务者,政 府积极创造正能量,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改进工作 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具体措施,要求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给地方领导干 部、党员群众做出表率。郭嘉主席习近平出访轻车简从,开会不讲套话,带头 公布个人财产。正是中央政府、高级领导干部积极创造正能量,才使得“新作风” 快速吹进各个角落:简化了会议、接待、用餐,没有了彩旗、鲜花、标语……地 方政府朴素务实的新面貌,让民众感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正能量,赢得了群众的 广泛赞誉。 ④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而正能量的传 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不公等“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同时, 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 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遣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 人们的精神高地。 ⑤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不断前行。让我们共同 创造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第( )题: (三)现代文阅读(3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8 题。(12 分) ①2012 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力压群雄高居榜首。何为“正能量”?“正 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动力。它给人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 断追求幸福生活,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能量”需要全社 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和一些带有正能量的人打交道, 能让你感觉“活着真好”。2012 年,我们生活中出现了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 司机吴斌、最美护士万永平……他们个人的能量虽然微弱,但为社会创造了“微 观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使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真诚的爱意。 作为特殊群体的社会名人,知名度高,有着更强的创造正能 量的能力。“高调” 慈善企业家陈光标、影视巨星成龙,乐坛偶像李宇春、韩庚等,他们都积极参与 公益慈善事业,也使“粉丝”群体更多地关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创造 了正能量。可见,社会的美好离不开个人制造“微观正能量”。 ③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客观正能量”。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 靠车头带。”政府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者,是公众生活的组织者与服务者,政 府积极创造正能量,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改进工作 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具体措施,要求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给地方领导干 部、党员群众做出表率。郭嘉主席习 近平出访轻车简从,开会不讲套话,带头 公布个人财产。正是中央政府、高级领导干部积极创造正能量,才使得“新作风” 快速吹进各个角落:简化了会议、接待、用餐,没有了彩旗、鲜花、标语……地 方政府朴素务实的新面貌,让民众感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正能量,赢得了群众的 广泛赞誉。 ④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而正能量的传 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不公等“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同时, 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 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遣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 人们的精神高地。 ⑤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不断前行。让我们共同 创造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