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 分为130分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盈盈一水间, 。(《古诗十九首》)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 》)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之际,忽然传来国际市场行情转暖的消息,周经理情不自禁地昑诵起陆游《游 山西村》中的名句:“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杀(10) 中流(di 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多年积淀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C.小说家最好的住所是哪里?是人迹罕至的孤岛小木屋,还是众声喧哗的公寓? D.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在北京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专:独占 B.徧:通“遍”,遍及。 C.孚:信用 福:赐福,保佑。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不少打虎英雄形象,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 B.《西游记》中,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
1 江苏省无锡市 2017 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 分为 1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①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盈盈一水间, ▲ 。(《古诗十九首》) ③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④ ▲ ,乾坤日夜浮。( ▲ 《登岳阳楼》)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 ▲ 》) ⑥ ▲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之际,忽然传来国际市场行情转暖的消息,周经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陆游《游 山西村》中的名句:“ ▲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 分) 杀(lù) (jīn) 持 中流(dǐ) 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多年积淀..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C.小说家最好的住所是哪里?是人迹罕至 ....的孤岛小木屋,还是众声喧哗的公寓? D.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在北京萍水相逢 ....,共叙别后之情。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A. 专:独占。 B.徧:通“遍”,遍及。 C. 孚:信用。 D.福:赐福,保佑。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不少打虎英雄形象,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 B.《西游记》中,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
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 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汤姆索亚历险记》“‘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 威尔逊岛的生活,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 6.名著阅读题(3分) 宋江道了一个偌,携了晃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晃盖问道:“押司知何来的慌速?’’宋江 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 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 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 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晃公文,知县不移 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界,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死盖听罢,吃了 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 去也 上文节选自《水浒传》,选文能体现出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14分)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 民,将犯境,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 既出,又遣巡兵蹑其后,悉获之。知忠州,俗畜蛊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 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 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 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 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 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 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 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
2 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 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汤姆索亚历险记》“‘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 威尔逊岛的生活,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 6.名著阅读题(3 分) 宋江道了一个偌,携了晃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晃盖问道:“押司知何来的慌速?’’宋江 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 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 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 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晃公文,知县不移 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界,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死盖听罢,吃了 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 去也。” 上文节选自《水浒传》,选文能体现出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答: ▲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一)(14 分)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 民,将犯境,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 既.出,又遣巡兵蹑其后,悉获之。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 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 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③ 陂 ④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 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 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 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 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
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③召信臣:西汉水利名 臣,字翁卿。④陂(bei):池塘 7.下列句中的“以”与“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3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以激怒其众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他任平阳县令时,临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杀死居民。赵尚宽利用罪 犯们嚣张、麻痹的心态,果断出击,将罪犯全部杀死。 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到任后,提供药方,教人服用,并对养蛊的人彻底追查,改变了当地蓄 蛊杀人的恶俗。 C.治理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 况,受到了仁宗的的褒奖 D.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妥善处理了士卒与校尉之间的矛盾,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 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受到了惩罚。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且为害且:▲ ②尉既出 既 ③比三年比 ④以美之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译 ②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 译 (二)(4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3 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③召信臣:西汉水利名 臣,字翁卿。 ④陂(bēi):池塘。 7.下列句中的“以”与“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3 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以.激怒其众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他任平阳县令时,临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杀死居民。赵尚宽利用罪 犯们嚣张、麻痹的心态,果断出击,将罪犯全部杀死。 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到任后,提供药方,教人服用,并对养蛊的人彻底追查,改变了当地蓄 蛊杀人的恶俗。 C. 治理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 况,受到了仁宗的的褒奖。 D. 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妥善处理了士卒与校尉之间的矛盾,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 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受到了惩罚。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①且.为害 且: ▲ ②尉既.出 既: ▲ ③比.三年 比: ▲ ④以美.之 美: ▲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译: ▲ ②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 译: ▲ (二) (4 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 坎坷。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①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分) 答: ②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9分) 知止 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 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 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 止”之道的,可以说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 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 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 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 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 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 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4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 坎坷。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 分) ①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 分) 答: ▲ ②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 答: ▲ (三)(9 分) 知 止 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 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 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 止”之道的,可以说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 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 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 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 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 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 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 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 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 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 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 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12.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3.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4.本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四)(18分)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①在天气晴和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个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 事的时候,他们就总是对那个小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 ②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因此小岛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 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这一瞬 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 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梢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猖獗, 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而轻信的态度迎接它。每当风暴大作,海浪撞击着 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 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一个谜 ③“真有意思,在近处它像什么样呢?”两个孩子多次互相询问。他们竭力想探听小岛上的情况, 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 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④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决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 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孩子们的思想里片
5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 正在 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 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 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 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 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12.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 ▲ 13.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 14.本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 (四)(18 分)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①在天气晴和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个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 事的时候,他们就总是对那个小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 ②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因此小岛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 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这一瞬 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 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梢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猖獗, 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而轻信的态度 ........迎接它。每当风暴大作,海浪撞击着 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 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一个谜。 ③“真有意思,在近处它像什么样呢?”两个孩子多次互相询问。他们竭力想探听小岛上的情况, 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 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④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决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 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孩子们的思想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