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放大器 走振条件4>1 PAF =ntT U馈网络 P 高频电子线路 E >1 lF auFu< u-n 3 A,=1/F 2 1 U 3 起振稳幅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放大器 Au 反馈网络 Fu Uo Uf Ui 起振条件 i o u u Au = o f u u Fu = AF = 2nπ 放大器 Au 反馈网络 Fu Uo Uf Ui 1/Fu Au = 1/Fu O ui uo Au uo Au Fu > 1 AuFu < 1 Ui1 Uo1 Uf1 Ui2 Uo2 Uf2 Ui3 Uo3 Uf2 Ui4 Uo4 uf 起振uf 稳幅 AF 1 • •
当振荡建立起来之后,这个振荡电压会不 会无限增大呢?由于基本放大电路中三极管本身 的非线性或反馈支路自身输出与输入关系的非线 性,当振荡幅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AF>1 或 高频电子线路 电便会降低,使 自动转变成|AF|=1,振 荡电路就会稳定在某一振荡幅度 稳幅环节:(实现大振幅时A下降) 1.利用放大器非线性的内稳幅 2利用其他元器件非线性的外稳幅选频作用较差的振 荡器)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当振荡建立起来之后,这个振荡电压会不 会无限增大呢?由于基本放大电路中三极管本身 的非线性或反馈支路自身输出与输入关系的非线 性,当振荡幅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 或 便会降低,使 自动转变成 ,振 荡电路就会稳定在某一振荡幅度。 稳幅环节: (实现大振幅时Au 下降) 1.利用放大器非线性的内稳幅 2.利用其他元器件非线性的外稳幅(选频作用较差的振 荡器) 1 AF A F =1 AF
4.结论 ①正弦振荡器工作原理包括 起振条件:AF|>1,1=2(n=012…) 平衡条件:AF|=1,q1=2m(=012,) 高频电子线 其中=9+92=2m(m=02) 路②平衡时|AF|=1,起振时|AF|>1 则A。>A4、说明起振时A、最大,永远大于平衡时A、; (a。) (a)环路增益特性(T-V) (b)放大器电压增益特性(Au-V)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4 . 结论 起振条件: , 平衡条件: , 其中 ①正弦振荡器工作原理包括 ②平衡时 ,起振时 则Avo>Av说明起振时Avo最大,永远大于平衡时Av; 1 =1 AF AF 1 AF =1 AF
③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应设计在软激励状态(即放大 区略偏向截止方向); ④若从起振到稳幅是由晶体管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和自给反偏 高压电路共同作用的结果,则称为内稳幅; 繩若是外电路作用达到稳幅,则称为外稳幅 线⑤判断 判断振荡器是否可能振荡首先看电路供电是否正确; 二是看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判断振荡器是否能起振—在满足相位平衡的条件下,还 得判断是否满足振幅起振条件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③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应设计在软激励状态(即放大 区略偏向截止方向); ④ 若从起振到稳幅是由晶体管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和自给反偏 压电路共同作用的结果,则称为内稳幅; 判断振荡器是否可能振荡——首先看电路供电是否正确; 二是看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判断振荡器是否能起振——在满足相位平衡的条件下,还 得判断是否满足振幅起振条件 ⑤判断 若是外电路作用达到稳幅,则称为外稳幅 ● ●
S32c正波振荡器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高 二、三点式振荡器 路三、差动对管振荡器 四、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五、频率稳定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3-2 LC正弦波振荡器 一、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二、 三点式振荡器 三、差动对管振荡器 四、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五、频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