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④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 春潮上涨,傍晚又下了一场急雨,流水 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愈加湍急,古渡口看不到人迹,只见一 10.选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 只小船,悠然自在地横在岸边。这两句 体句子进行赏析。 描绘了一幅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的景 答案:语言生动优美,饱含感情。结合 象,反映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具体句子赏析略。 12.选文《享受春雨》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 O表达应用 感受。请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 11.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 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你对 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 “夏雨”“秋雨”或“冬雨”的感受(50 雨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字左右)。 请你摘录两句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 答案:(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 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选一句简 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 要赏析。 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 答案:(示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 胜利的喜悦。 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1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4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掌握一些赏析诗歌的技巧。 3.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核心·思维激活 激活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悲哀凄惨地啼叫着。本诗首句通过描写这两 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种景物起笔, 种景物,渲染出在幕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 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思维激活 激活2说说《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诗人选取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在用 景语往往寄寓了诗人某方面的思想感情,分 词炼字上的精妙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 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我们一般可遵照 哲理。 这样的思路:①明景象,即找出诗中写到的 答案:作者十分讲究炼字,把“日”与 景物,明确景物的特点;②品意境,即展开 “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句首 联想,想象诗歌展现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 加以强调,用“生”和“入”两个动词使之 交融的意境;③悟情感,即根据诗人的身 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不仅写景逼 份、处境等想象诗人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 真,更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表现出具有普 情感。 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 答案:写“杨花”且“落尽”点明时 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景中寓 令。“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 情,思乡而不低沉,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 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情感基调。 舞力量,引发人们对未来美好的遐想,是千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古传诵的佳句。 素能·达标训练 O基础积累 B.竦峙(chi) 萧瑟(se)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C.子规(gu) 归雁(yan) A.碣石(jié) 澹澹(dan) D.枯藤(tng) 天涯(yá) 12
第一单元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走的道路,暗含路途奔波之意,与尾 (1)东临碣石(到达,登上) 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山岛竦峙(耸立) B.额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的平野开阔、 (3)星汉灿烂(银河)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阔景象,触 (4)次北固山下(停宿) 景生情,表达出壮志未酬的慨叹。 (5)枯藤老树昏鸦(黄昏) C.尾联承接上一联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而 3.按要求写出诗句。 来,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 (1)《观沧海》中交代观海地点的诗句是: 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全诗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既写出了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 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 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 山川的博大情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飘泊羁旅的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两岸宽阔,帆 思乡之情,而非“借波澜壮阔的景象” 有悬空态势的千古名句是:潮平两岸阔, 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风正一帆悬。 6.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句 夜未尽而旭日已将升起、旧年未逝而春 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已经显现,生发了时光匆匆流逝不可 4.文学常识填空。 待的感慨。 (1)《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是 醉花阴 曹模。 [宋]李清照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 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 (3)《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王湾,唐代 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 诗人。 西风,人比黄花瘦。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选自 天净沙·秋思 《全元散曲》。题目中的天净沙是曲牌名。 [元]马致远 0阅读理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次北固山下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唐]王湾 7.按文体分,《醉花阴》是词,《天净沙·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思》是散曲,它们都是以秋天的景物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背景,借绘景而抒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醉花阴》和《天净沙·秋思》有许多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同之处。抒怀的内容不同,前者是抒发 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怀人的情感,后者是抒发思乡的情感。 (B) 前者在景物中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细 A.首联点题,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将要行 腻动人,如“玉枕纱厨”“帘卷西风”, 13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道出了内心相思的凄苦之情;后者选取 C.李白的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谷的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描绘出一幅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 色彩浓、韵味足、意境深的秋景图。 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9.“人比黄花瘦”是千古流传的佳句,以花 0表达应用 比人,其中“瘦”字有什么作用? 1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亦有情, 答案:刻画出相思之苦对人的煎熬,极 本课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闻王昌 富创造性。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集美景、美情、美言 [唐]李白 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或登高望海,或对月怀友,或驾舟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帆,或悲秋思乡,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 淮上与友人别 绘了一幅幅图景。请你任选一首诗将它 [唐]郑谷 改写成一段优美的写景抒情语段。(200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字以内,请另附纸书写)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答案:(示例)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 10.这两首诗的领联和尾联都写离愁别绪, 赏那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辽阔浩荡, 但表现手法不同,李白的诗直抒胸臆, 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边。树木、百草丛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的诗则 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 借景抒情,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 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 之苦。 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大海中 11.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 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也是从这 项是(B) 浩瀚的大海中发出来的。这壮阔的景色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与朋友分别 令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 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内心的志向吧。 B.两首诗都通过描绘景物,极力渲染 思乡之情。 14
第一单元山 单元整合提升 基础归纳 0熟记字音 繁花:繁茂的花;各种各样的花。 酝酿(yùn niang) 应和(ying)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黄晕(yùn) 抖擞(su) 贮蓄:储存,积聚。 朗润(rùn) 蓑(su0) 澄清:文中指水清亮。 箜() 嘹亮(ido) 镶:把物体嵌人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 宛转(wǎn) 撑起(cheng) 物体的边缘。 嫩叶(nen) 济南() 响晴:晴朗无云。 水藻(zǎo) 贮蓄(zhùxù) 安适:安静而舒适。 澄清(chéng) 毯(tǎn)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髻() 镶(xiang)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看护(kan) 伦敦(din) 秀气:①清秀。②(言谈、举止)文 绿茵茵(yin) 粗犷(guang)》 雅。③(器物)小巧灵便 静谧(mi) 高邈(miǎo)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莅临() 干涩(s)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碣石(jié) 澹澹(dan)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 竦峙(sǒng zhi) 萧瑟(se) 于书面。莅,到。 枯藤(téng)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0牢记词语 粗犷:①粗野;粗鲁。②粗豪;豪放。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 “婉转”。 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 端庄:端正庄重。 润、润泽。 0文体知识 抖数:振作。 乐府诗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 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 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 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 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 越浓。 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 15